小二是个什么德行,韩家二老可没少听闺女提起,看着碗里的蛋花和浓浓的面汤,不由得人就想到了家里的两个儿子。
韩大爷沉沉的叹一口气,这小气鬼咋就不是他儿子呢。
“吃吧,不吃的话饭就凉了。”韩大爷见老伴端着碗不动,猜着她可能也想到了那两个闹心的儿媳妇,然后端起碗,边吃边问:“小二,你大嫂说你要弄什么土坯,咋弄,我给你搭把手。”
现在是翻地的时候,小二咋能让他搭把手,连连摇头:“我自己可行。”
“你这孩子,明儿要是下雨了,还可行吗?”韩大爷嗔怒道。
小二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只能拿眼看大嫂,这是她爹娘。
王韩氏是想让他爹来搭把手,可也要分啥时候:“爹,等你家里的地整好了再说吧。”
韩大爷吃小二的两碗饭吃的心里特别暖和,就高声道:“我来都来了,还改天干啥,整地哪就差这半天功夫。”随后放下碗,指着闺女说:“刷锅洗碗去,他叔你跟我来!”
王韩氏见他爹急急的走在前头,就对小二点点头,小二只能跟上去。
“他叔,是先和泥还好想先把麦秸秆子放到泥土里?”没等小二走到泥堆跟前,韩大爷拿起铁锨就问。
小二道:“麦秸和土搅在一起,我去挑水。”
麦秸垛就在墙边上,韩大爷按照小二的交代干起活来也快,等太阳快要下山了,小二看着扑满后院的土坯,很是诚心谢道:”大爷,要不是你给我搭把手,我可能得干好几天呢。”
“这些就够了?”韩大爷问。
小二说:“可能还差一点,明儿半天我就能弄好。”说着便招呼韩大爷回前院:“大爷,天不早了,你和大娘早点回吧。”
韩大娘一听这话:“他叔来了,快劝劝你嫂子!”
“咋了?”小二疑惑。
“这不我给小妞妞带点稻米么,你嫂子非要我拿回去,哪有这样的理啊。”韩大娘埋怨的看闺女一眼道。
小二点头:“大嫂,把米倒下吧。你下午不是跟大娘一块去挖野菜来么,把野菜都给大娘带上,他们家里人多。”
王韩氏知道娘家不差这点米,可不让她娘把米带回去的话,两个嫂子回头再和爹娘生气....
听到小二的话,王韩氏也不和娘拉扯了,把菜筐子里的野菜都倒步袋子里,然后又说:“娘,村子里人要是看到了,你就说你背的野菜,但是,是啥菜可不能让他们看清。”
“我知道。”韩大娘瞪眼,当她是傻子啊,王家村的人都知道地头上的野菜可以的话,把野菜挖完了,赶明儿她闺女一家人吃啥去。
“大娘,有的野草和这野菜长的有点像,你回头挖野菜的时候可要看着点。”小二忙提醒道。
“他叔,你放心好了,咱们不会乱吃东西的。”韩大娘说。
韩大爷道:“你的意思是妞妞他叔乱吃东西了?”
“这不是话赶话赶的么。”韩大娘笑了笑,然后就和老伴走了。
不过,他们还没走出王家村,韩家老两口来看闺女,走的时候背一袋子野草的事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计算县太爷
王赵氏听到孙子说韩家两口子走的时候背着一袋子“野草”,撇撇嘴:“小二那鬼崽子这下子小气出名了。”
“对!奶奶,你可不知道今儿有多少人都在笑话小二。”王来福比划着手指说。
王赵氏一听这话:“你以后见着小二绕道走,要是叫他的抠门染上,等以后你儿子连媳妇都讨不到。”
王来福点点头,难怪小二十八岁了还没找媳妇,原来是这样啊。
当然不是!王小二的爹娘去了,他一直在守孝啊!要不是一年的孝期过去了,王韩氏也不敢让邻居帮小二相看姑娘。
王来福注定想不到这一点:“奶奶,你放心,我会离小二远远的。”
这样正合小二的心意。
小二要是知道王赵氏这样说,绝对会喜天普庆,奔走相告。
话说回来,送走韩家两老小二就顺手把门关上,然后煮点咸面汤和大嫂侄女随便吃吃,烧点热水洗漱好之后就准备回屋睡觉。
“小二,你等一下。”王大搜抱着闺女忙说。
“啥事?”小二回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