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在古代_分节阅读_7_种田在古代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种田在古代_分节阅读_7(1 / 2)

“她要是吃的多,我家可养不起。”小二混不吝的说:“不能干活的话我们家也不要!”

“啊?”郑冯氏傻眼的看向王韩氏:“这个....吃的少干的多....能生养?小二,你这是找婆娘.....”不是找牲口啊!

小二见她面带迟疑,心中暗乐。脸上却因为有人给他说亲而高兴的傻笑:“对,婶子,我就这么点要求哈。如果你觉着那姑娘跟我合适的话,麻烦你回头帮我说说,要是成了,我给你买一块大肥肉!”然后扭脸对大嫂说:“大嫂,我得去后院看看了?”

王韩氏知道他去看什么,小二又交代过她土坯的事现在还不能往外说,于是就点点头。

等他一走远,郑冯氏一把拉住王韩氏,动作快的差的吓到王韩氏怀里的妞妞。接着就听她低声道:“他嫂子,小二这亲事我可没法去说。”

王韩氏苦笑着:“回头我再劝劝他,就是养一头牛,想要牛干活也得先让牛吃饱啊。”

“谁说不是呢。”郑冯氏摇头:“你们家小二搁在咱们王家村的后生里,过日子绝对是这个!”说着伸出大拇指。

一看她这手势,王韩氏连苦笑都笑不出来了。“婶子,快别说了。”说着指了指天。

郑冯氏一抬头,连连拍大腿。“咋这么快就晌午了!”说着就弯腰把地上的野菜捡到竹篓里,背起竹篓就说:“你大叔该从地里回来了,我得回家做饭去!”

“等等!”王韩氏忙拉住她:“婶子,野菜....”

“放心,我懂!”郑冯氏给她一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眼神,满眼笑意的走了。

当然,郑冯氏背着一篓子“草”回到家,自然是惹来一家人叽叽喳喳的询问。但郑家家外是郑大牛说了算,家里面是郑冯氏的天下,她一句,你们爱吃不吃,想吃啥自己做去!郑家一众老少不敢吭声了。

唯有郑大牛看了看碗里的菜,如有所思的看自家婆娘一眼。

而他们隔壁的王家可就没郑家这么热闹了。王韩氏送走邻居就去后院找小二,见他围着土坯转悠,便咳了一声。

“大嫂,有事?”没有外人在场,小二也不装傻了。

“你是不是还不想娶媳妇?”王韩氏直接问。

小二点头:“咋家现在啥样子你也看到了。小山要跟大哥一块去外做活我就一万个不同意,谁能想到那混小子敢偷偷跟来去,看我回头不揍死他!”

“别岔开话,给嫂子说说你到底咋想的。加上你大哥这次挣的钱,咱家应该能出得起你说亲的礼钱了吧?”钱不在自己手里,王韩氏要给小二说亲,还真得小二心甘情愿。

不然,等她给人家姑娘那头说好了,小二这边不愿意掏钱下定,那时候他们家可真就成了王家村的笑话了。

小二道:“大嫂,我今儿到镇上去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卖牛的.....”

“你咋又提这事?”王韩氏只觉得眼前一黑。

去年秋收的时候,小二看人家养牛的家里见的粮食多,就闹着要买牛,开他个一二十亩荒地。

那时候妞妞刚会走,小山有点小,他们家满打满算就三个劳动力,家里的钱又有点紧张,大郎就没准小二买牛。

谁能想到,这都过去半年了,他心里还惦记着买牛。

王韩氏抱着妞妞的手紧了紧,才说:“小二,你可知道,咱家要是买了牛,这一两年可都没有钱给你说亲了?”

“那就一两年后呗。”小二浑不在意:“王来福娶妻的时候都快到二十一岁了,我不比他晚不就好了!”

俗话说,不吃粮食争口气。

别看王家两老只疼大伯和二伯家的孩子,王韩氏从不羡慕。但家里要是有头牛,小二未来的亲家一定会比现在找的好,娶妻的时间又不比王来福晚:“小二,等你二十岁的时候,咱家真能像你原先说的那样,挣好些钱?”

“大嫂,你看村长家不就晓道了。他家干活的人和咱家一样多,不就比咱家多一头牛么,他家小子就能到镇上识字,咱家为啥就不成。”

小二没容嫂子细想,因为村长家的条件本来就比王家好很多,就低声接着说:“还有,我跟你说一件事啊,不过你不能说出去。”

王韩氏见他一脸神秘,忙问:“啥事?”

小二刚要开口,一看侄女的一双大眼扑闪扑闪的眨呀眨:“你先把妞妞搁堂屋里去。”

王韩氏被他这一说,也想到自家闺女现在最爱学话。“你等一会儿。”说着就开始哄孩子睡觉。

正琢磨着待会儿怎么忽悠他大嫂,就听到前院的大门又被人拍的“啪啪”响。

小二下意识的跑去开门,赶到前院,大嫂已经把门打开了。看到来人不是王赵氏,小二心里松了一口气。

没等他这口气缓上来,猛然觉得正往院子里走的老大爷有些眼熟:“姥爷?”

“你还知道我是你姥爷?”段老汉说着话就去脱鞋。王韩氏看到了就想问,姥爷,你的鞋咋了?话才到嘴边,就听到“嗖”的一声,小二脑门上挨了一击。

躲过王赵氏近在咫尺的拐杖,居然没能躲过突然飞来的草鞋,小二使劲眨眨眼:“姥爷,你干么啊?”弯腰捡起脚边的鞋,“大冷的天,赶紧穿上。”说着就狗腿的蹲下去给老人穿鞋。

段老汉一见他这样,恼怒的又往小二头上拍一巴掌:“你这个鬼崽子,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去给我说一声,你姥爷我还没死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