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在古代_分节阅读_8_种田在古代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种田在古代_分节阅读_8(2 / 2)

期间小二也没闲着,把面瓢里白面和高粱面搅成面疙瘩,等锅一开,把大饼拾到馍筐里,就把面疙瘩慢慢弄到锅里,最后再放菜和盐。

段老汉一直在忧伤小二的抠门,也没注意他咋做的饭,等吃饭的时候看到碗里白的面疙瘩,黄的油渣和青色的野菜,煞是好看的样子:“这是你做的?”

小二眼睛一闭一睁,“您说呢?”

“这就是你爹说的野菜?”段老汉看向外孙媳妇问。

王韩氏见姥爷没有不高兴,松了一口气:“姥爷,这饭可好吃了,你快尝尝。”说着话同时也对小叔子的小气感到无奈。

好在段老汉第一次吃到如此改味的面汤,吃的还算高兴,也没再计较肉不肉的事。饭后就问:“小二,啥时候把这灶房拆掉?”

小二说:“过两天,等土坯干了再拆。”

段老汉点头:“那成,回头让你两个舅舅过来给你搭把手,咱们争取一天把房梁架上。对了,房梁呢?”

小二道:“我回头就到山脚下砍两块木头,送到村里的木匠家去,让他给整整。”

“还有制犁的木头。”段老汉忙说。

“姥爷,小二,你们说啥犁?”王韩氏在一旁听的稀里糊涂的。

段老汉问:“你不晓得?”

王韩氏一脸迷糊的摇头。段老汉瞪小二一眼,撵他去到段家寨给儿子说一声自己住王家村的事,然后就给外孙媳妇说,小二咋咋的小心眼,咋咋的偷学镇上的木匠制犁架的事。

等她听见姥爷说:“我觉着小二想着用犁子再犁一遍地,估计他就是冲着县太爷的赏赐去的。”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难怪小二先前给隔壁大婶子那样说话,耕犁配上耕牛....

☆、巧遇王来福

常言道,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放到小二身上,那是一点讽刺意味都没有。

犁与牛算什么,小二咋说也是一位高材生,来到古代自然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无限美好。

他从段家寨回来后也没回家,拐了个弯,就去了不远处的冯木匠家里。

冯木匠是小二的邻居郑冯氏娘家的远门子兄弟,早年战乱的时候一家人跟着郑冯氏一家从北面迁到了王家村。

冯木匠知道姐姐一家子和王小二家很要好,看到小二推门进来就忙招呼他进屋坐坐。

小二满心的事,哪能坐的住啊。就说:“冯叔,不坐了,我来是麻烦你帮我做几个小东西。”

冯木匠说:“啥东西,你说!”随即就带着小二到他做活的屋子里。

小二从不小看古人的智慧,刚想着找冯木匠做活的时候,小二就怕自己的犁没有做好,冯木匠反而先他一步制出一副犁来。

因此,他就把整副犁拆开,先让冯木匠帮他做犁辕和犁床。余下的零碎物件,等回头请冯木匠帮他家打房梁的时候再请他做,那时候他在镇上打的犁铲也该好了。组装什么的,对小二来说那是小菜一碟。

冯木匠看着小二在地上画的样子,顺嘴问:“小二,你画的这个弯曲的东西是干啥用的啊?”

曲辕犁的犁辕和直辕犁的犁辕完全不一样,冯木匠做梦也想不到村里的后生懂制犁,听到小二说“我也不知道,姥爷让我做的。”

冯木匠“哦”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了。淳朴的乡里人也没想过,段老汉就在王家,要做啥东西他自己来不就好了,干啥还让小二折腾这一出啊。

小二说:“冯叔,你看几天能做好?”

冯木匠看一眼地上的样子,想着这是小二他姥爷要的东西,在木匠心里比他年长许多的人都是长辈,就解释道:“家里没有可巧的木头了,你这个弯的东西得晚上两天。”

“木头好说,我待会儿就到山上去,看有没有可巧的弯木头。”

“那行,回头你找到了直接送我到家里来,我明儿就能给段大爷做好。”冯木匠拍着胸膛说。

小二连连对冯木匠道谢,说回头再给他手工钱。

冯木匠听到这话忙说:“乡邻乡亲的提啥的钱啊。”连连摆手说不要。

匠人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冯木匠一家又是从外地来的,王家村的村民找他做东西的给钱的人还真不多,可小二不能昧着良心让人家干活,只是笑了笑没有再提钱的事。

走出冯木匠家,小二拿着砍刀就直接往山上去了,说是去山上也有点过了,江南多高山,小二还没上到三分之一就找到了做犁架用的木头。

又凑两棵适合做房梁的树,暗暗记下位置,小二才扛起木头下山。

小二上山的时候只顾得找木头也没往周围看,下山的时候小二有功夫了,就一边注意脚下,一边眼观六路。

没看到山鸡也没瞧见野兔,小二嘀咕道:“穿越小说都特么的骗人的,什么主角一出,野猪自己撞到树上等主角去收,全特么的扯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