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沙漠树林_哭泣黑城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沙漠树林(2 / 2)

睡在这里?朱英一听,吓得不轻。这树林里虽说没有风,但是地面上是凉嗖嗖的,晚上肯定很冷,她又没有带被子什么的,晚上怎么睡?

“我们去找一些枯的树枝,多找一点。”冯利说。

刘长霸干活是个好手,他一会儿捡一抱树枝,一会儿又捡来一抱。朱英也捡了不少,但是她没有那么多的力气抱,就叫着他们两个帮忙。

“有这么多了,不要捡了吧?”朱英说。

“这里晚上有狼。”刘长霸说。

“一个晚上都不能熄火的,多捡一些,火烧旺些,晚上就很舒服了。”冯利说。

他们捡了很多柴,点燃后,就围着火堆坐着,拿出身上的干粮,在火上烤热了,再吃下去。他们早就把柴围成一个圈,三匹马也在圈子里,这样,马也会感受到火光,马靠着柴,他们就靠着各自的马,这样,身体也很舒服,而且一点也感觉不到寒气。

“还蛮有意思的,蛮好玩!”朱英突然说。她就是担心晚上没有床睡,会被冻坏,看来,这个冯利是个不错的领导,把一切都想得很周到很实用!

他们刚把饼烤热,就听到有马蹄声。这个地方,不是商家的必经之地,也就没有什么马贼或者土匪,他们很高兴,如果碰上牧民,就说明这里离草原不远了。

马蹄声越来越近,好象也进了树林。

马蹄声慢下来后,他们听到说话声,几个人,不知道说的什么,口里吱吱哇哇。也许就是蒙古牧民,他们的脸都生动起来。如果这样,他们明天就能够结伴而行了。

声音朝他们的地方走来了,冯利很警觉,把剑握在手上;刘长霸见冯利拿出了武器,也把自己的大刀握在手中。朱英见他们这样,心里慌了起来,也把长鞭握在手上。她从来没有跟人打过真的,见两位师兄满脸戒备,很紧张。

冯利和刘长霸一手拿武器,一只手还往口里送东西,朱英也照他们学习。

这些人走近了,说着什么,好象是在跟他们说话。他们听不懂,没有做回答。

“朋友,你们在吗?”换成了生涩的汉话,虽说不好懂,但总算叫人话了。

“在,朋友是过路的吗?”冯利也问。

“是。”那些人再没有跟他们说话,而是停下了,也没有朝他们这边来,看来他们也是在拴马,也是要在这里过夜。

冯利吃完了饼,站起身子,走到柴火的缝隙处。

他们是四个人,也在四处捡树枝。朱英看他们也是过路的,也没有站起来看。

不一会儿,那边也燃起了火,朱英腿也坐麻了,就站起来,朝对面看去。他们四个人围在火旁边,但是他们的柴都堆在一个方向,而马是系在另外一个方向,他们四个人是被马和柴的两股围在中间,所以,从他们这边,可以看到他们清楚的人影。

“那是昨天晚上在客栈碰到的人!”朱英说。

他们两个也站了起来,挤到那个缝隙处。果然,就是昨天晚上在客栈碰上的四个蒙古大汉。他们在烤着什么东西,不知是羊肉,还是牛肉,或者是狼肉,反正是肉,是他们想吃的东西!

他们又各自坐回自己人位置上,对面的肉香,毫不客气地飘过来,直钻他们的鼻孔,在他们缺油的五脏六腑中捣乱。冯利把鼻子捂住了,刘长霸把嘴巴捂住了。朱英把眼睛闭上,想就这样睡觉,要是睡熟了,肯定就不会受诱惑了!

那边不仅在吃肉,还在喝酒,而且很粗犷、很豪迈地大笑。

“该死的家伙!”朱英实在忍无可忍了,拿着长鞭的柄,恨恨往地上一丢。

“怎么该死了?”冯利笑她。

“吵死了!”朱英说。

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他们三个都笑了起来。

也许他们的“敌人”知道了他们的不满,派一个过来。也许那人不会说汉话,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并且往他们那边指。

他们那边有一个声音说:“朋友,过来,喝点酒吧,夜晚太漫长,会冷的!”

冯利高声回答:“谢了,我们不会喝酒。”并做了个请来使回去的手势。

过来请他们的人回去了,也不知说了什么,又跑过来,送来了一块大肉,足有两海碗粗的一块,还流着油。

冯利看了看了看他们两个,就把肉收下了,并高声说:“谢谢朋友了!”

来使一走,他们三个人就盯上了那块肉。朱英把小刀拿了出来,冯利把肉递给她,她非常准确地分成了三分,而且丝毫看不出有几钱差距。

朱英咬了一口,闭上嘴享受了一会儿,说:“这是什么肉呀,这么香,这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最香的肉!”

“真好吃!”刘长霸也大口嚼着。

“慢点吃!”冯利也是大大地撕下了一块,然后要朱英把小刀给他,他用刀子把肉割下三分之块,又将刘长霸的肉拿过去,也割下三分之一块,虽说没有朱英那么精确,也不错。

“把这大的一块包起来。”冯利说,“朱英,你也割下一大块,这路不知还有多远,往后想吃也难哪!”

“这不都看到了树林了吗?我的家怎么那么远呀?”朱英说,看到他们都把肉的大部分包起来,也割下一大块,放在干粮一起。

他们谈论了一下这里的路途,因为他们两个也只走过两次,都是要送药材到蒙古“威福司”,这次,他们的任务也是送药材,据说目的地是西夏的党项族建的“威福军司”,现在是元朝的亦集乃路总管府,被汉人叫作“黑水城”。冯利是前年跟着师傅来过,去年跟师兄刘长霸来过。刘长霸虽说来过两次,因为他那种脑袋,所以,跟第一次来差不多。

慢慢说着,先是刘长霸没有了声音,接着就是朱英没有了声音。

朱英睡得很香,她实在不愿意醒,但是不得不醒,她是被冻醒的。起身一看,火都成了一堆灰了,那两个家伙,还能够睡得这么死!她轻轻起身,拿着柴火,往上面加,因为只有一点余烬,她只得拼命地吹,才把火重新燃起。

她加了许多柴,睡了一会儿,又惊醒过来,她怕火又熄灭了。一个晚上,她不久就加一次柴,到后来,实在不愿意动了,就把冯利叫醒,对他说:“该你加柴了,我实在不行了。”

如果她跟刘长霸说,他们很可能就会被冻醒,他那个人睡过去了很难醒的。

早晨,听到对面的动静,知道天亮了,他们也起来。这时候,柴都烧得差不多了,天空中也露出了晨曦,双方能够看得到对方的脸了。冯利他们对于对面那几个人,是有感激之心的,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你们早!”

对方有两个人挥了挥手,说了什么听不懂。冯利从包裹中拿出两个纸包,准备送给他们。朱英知道那很珍贵的天麻和人参,小声说:“那能卖好多钱,怎么跟师傅说?”

“钱能比命值钱吗?”冯利说。他拿着东西,走到那几个蒙古人宿营的地方。

“这是昆仑山的人参和天麻。”他说。这个时期,有许多人知道昆仑山而不知道祁连山,把祁连山当成昆仑山。

蒙古人中的一个,接过东西,送给另外一个,就是那个没有胡子,今天也只有一点胡子的大汉,说了句什么。

“哈,好东西!”那个没有胡子的大汉拍了一下冯利的肩,说了句感谢的话。

冯利见这四个人虽说长得一副蛮相,却一次都没有找他们麻烦,知道他们可能也是生意人,或者是草原上的牧民,反正是良民一类,说话的时候心情便有些轻松。第一次在站(客栈)碰上他们,他一晚上都提心吊胆的,生怕遇上了土匪什么的,劫财又劫色,所以一个晚上总是把耳朵竖起来,特别关注朱英房间的动静。昨天晚上,对方送来了羊肉,也没有跟他们拉呱什么,他的警惕性就减少了一些。

现在,他送礼物过来,也不准备多跟他们说什么,说句感谢话,赠送了礼物就可以了。

“冯利!”刘长霸叫着,“你的肉烤不烤?”

冯利过来了。

朱英把自己的肉丢给刘长霸,说:“你帮我烤,我去洗头发。”

“洗什么洗,等会沙漠上的风一吹汗一流沙子一粘,还不是一样的?”冯利说。

“再粘再说,总比到时候粘得要把头发剪掉好。”朱英才不会听他的,拿了条布巾就往潭边走,她要漱口要洗脸要洗头发。

她的头发一直就这样长,长到发梢发了叉,就用剪刀修一下,因为长年在深山里,头发很黑很密,但是很清爽,不是那种油性的头发,也不是干性的头发,就算没有皂角,用清水也能洗干净。她站在潭边,将头低下去,那长到臀部的长发飘在水中。

这里的潭水,是非常清碧的,可以看到底,虽说现在晨曦微露,但隐约可见水中的人影。她不知道,自己这一天多的沙漠旅程,是不是脸上的皮肤变黑了变粗糙了,她用手摸,感觉没有什么变化,想用水照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但是天光不亮。

“漂亮的姑娘漂亮的头发!”一个男声说,她一听那不怎么听得懂的话,就知道是那个没有长多少胡子的大叔,因为对方的友好帮助,使她对他们有了些感激之心,也有了好感。她把头抬起来,对着右边不远处的声音笑了一下。

那个大叔也站在潭边,他在洗脸,跟她打完招呼后就回到了伙伴之中。她又把头低下,想着这位壮大叔的背怎么会那么宽那么厚,想着他们那些人是不是因为经常吃牛羊肉才长这么壮,还是因为他们经常在草原上奔跑的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