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种田记_分节阅读_25_贵女种田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贵女种田记_分节阅读_25(1 / 2)

说到村长的小儿子,林小宁忍不住要夸一下,这个“马少发”啊,真是个少年发财的人物。才二十岁,跟着小郑师傅烧茅坑物件没多久,就能想到多烧出几种不同的瓷片出来,可以贴在睡房或厅堂里。

瓷片易清洁,又干净亮堂,在厅堂铺上地板与腰墙可比砖地砖墙要舒服多了。虽然有的富人会在厅堂铺上大理石块,可成本太高啊。当然也有铺木头做地板的,但就不如玉白色瓷片看着舒坦,价格也不算贵,经久耐用,洁白明亮,还有各种花色相间,房子里一铺就生动极了,气派极了,一点也不呆板。

小郑师傅烧出的睡房与厅堂所用瓷片一面市,就供不应求。瓷片的花色也多样化了起来,不同的色,还有简单描花什么的。这种花,小郑师傅随手一画就是,简单明快,线条生动。

郑老让小郑师傅挑了二十个机灵手巧的年轻小汉子,收为徒弟。

二十个徒弟,有的画画不错,就安排专门描花,有的做茅坑坯历害,有的烧瓷有天份,慢慢的小郑师傅的瓷窑扩张到了十个大窑。量一上去,林小宁把最普通的全白瓷片价格降了一成,玉白色与各种带色的瓷片,还有描花瓷片则涨了一成。

这样一来,普通人家也愿意来买全白瓷片,比木头地板什么的要便宜多了,描花的虽然贵些,可只是腰墙上贴一圈而已。大量的银子滚滚流到林家手中。现在小郑师傅与方老师傅的收入都是按抽头算的,都赚了个钵满盆满。

这时,村长小儿马少发又想出新招,说是方老师傅的秘法可以换银子,村外荒山的土与村里荒山的土按比例混合,方老师傅又加进各种不同的东西,就能成为牢固的粘合土,贴瓷片好得很,绝不会脱落下来。四栋宅子都是用这样的粘合土,据城里来的那些建筑工人说,这种粘合土比建城墙的还粘得牢固。

于是这种被林小宁称之为“水泥”的土也一车一车的卖得极火,通常是买瓷片就会买一车泥,还有修葺房屋的也会来买。

林小宁看到家里的银票越来越厚,赏给村长小儿马少发一百两,把村长高兴得合不拢嘴。

几座宅子也落成了。林家的那栋尤其大,占地十几亩,近万平米,这是林小宁心中的梦想!大宅子大宅子,要的就是大!要不是林老爷子不许,她还想建得更大。前世住着那五十来平的小鸽子笼受够了,现在有钱了,就得享受,享受胜过一切!

宅子后院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城里专给有钱人盖房的工人还有绘画师傅的本事与经验是日积月累下来,不可轻视。结合了林小宁的小桥流水的南方情结,但却是保留当地的建筑风格。在湖面上,由青砖铺成的九曲小道,水就在脚下清清碧碧悠悠荡荡,湖中心是一座大亭,可在其中饮茶看景。

郑老与方老师傅的宅子约6000平,卢先生的宅子虽是小了些,2000多平,但也是精雕细琢,卢夫人心里美滋滋的。对于那建在正房侧边的干净洁白的新茅房,卢夫人更是欢喜。四栋宅子离得不远,方便几个老头没事窜门聊天取乐。

当卢先生把卢老爷子与老太太、方师傅把家眷接来桃村时,桃村的大牌坊也立了起来,上书“桃村”二字,是胡县令的墨宝。牌坊后面还建了一个小广场,可让村民晚饭后在此聊天玩耍,又可在每旬来此处易物交易。牌坊与广场是村长从公中拨出银两支付人力,林家捐了砖块所建。

如今桃村今非昔比,人口近七百,如此大村,名朝第一家!

---

林家栋还有王刚二人赶着马车去了清水县,回来时带了几个人。

是从县城人牙子那儿买来的丫鬟与厨房的婆子。

林小宁早在开千金纺时,就有买人的想法,可到底没买成。如今看到一排子人站在宅院里。林小宁心里又惊讶又兴奋又有些七上八下,还有些做贼似的心虚。

林家栋与王刚说:如今宅子建成了,房间多,不怕加些个人口,小宝得有人带,小宁与小香大了,也得有人专门伺候,厨房的事务不能再叫小香做了,小香现在是女先生呢。

还有方老师傅与郑老以及卢先生,他们也托了林家栋与王刚买人,方老师傅是想让自家婆娘享享福,家中人口又多,买了一个烧饭的妇人一个洗衣的丫头;郑老是嫌孙氏做得饭不可口,让买一个烧饭好吃的就行;卢先生心疼卢夫人多年辛苦伺候公婆,加上家中人口不多,让买一个又能烧饭又能洗衣的妇人。

林小宁知道方、郑、卢三家,还有自己家,绝不会苛待这些买回来的人,可怎么觉得这帮人站在那儿让人一一挑回去,真是无比不适。

倒是林家栋一脸理所当然,把剩下的丫头分配到各个院子,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安排在厨房。独他自己的院里没有分配人,说是那个人送去付家带付弟弟。

“大哥你倒是对你那准小舅子好,”林小宁笑着,“何不再送一个给付姑娘呢?”

林家栋有些脸红,说:“我不要人伺候,就几件衣服,丢给谁洗都行。”

桃村的四个宅子里有了下人了,这是多么不一般的事啊!原村民们产生了敬畏之心,深宅大院,丫鬟婆子,林家越来越有作派了。只是林小宁,还是一身旧衣,灰扑扑地混迹在工地上建新砖房。新落户的近三百号人,还有一些人没房子住呢。

☆、第四十四章司通大人

林小宁算计着,3000来亩地,除掉四个宅子,还有给新村民建的宅地,还有砖窑与瓷窑、鱼塘、作坊、学堂的用地,另还划出三百亩,留待备用,就只有2000来亩。

林家手中要安置的新村民有近五百号人,妇人,孤女可以在作坊干活,男人可在砖窑与瓷窑工作。荒地开了一大半,现在人手多,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能全部开完。开好的地都已在养,肥不够,一直有派人从县城去买。等明年一开春就可以播种了。

近五百人,2000多亩地,平均一人四亩多地,如果把幼弱者除开,那这些地足够他们种的了,农闲时还可以在两处厂里干活,不会让他们日子艰难。

就在这时,林小宁为大哥捐官一事落实了。

官职称号:司通大人;级别:正七品;年俸:20两银。

虽然不管事,俸禄连张婶都不如,可至少是个正七品,与胡县令同级!

这下桃村像一碗水洒到油锅里炸开了!

林老爷子拉着一家人在院里对着天跪拜祖宗,老泪纵横,林家终于是官家了!原以为等到小宝考科举能得个一官半职,却不料安置这些流民,外加修一条路就让长孙做了官。司通大人啊,虽然什么事也不管,是个凭空赐的官名,按了一个七品级别。可那是正七品啊!如此光宗耀祖之事,怎能低调。林老爷子放了一长串鞭炮,大摆流水宴席,请了村人吃了几日痛快的。

林家栋还愣愣的返不过神来,怎么自己就做上大人了,还是个七品大人!

胡县令与师爷在林家新宅落成时没来恭贺,只托人送了一个红木牌匾,上书“林府”。这会林家栋做官,胡县令与师爷亲来桃村送任职书,又带一块红木匾:司通大人百年大善。

林小宁怀疑这是胡大人的恶趣,自己当初为大哥捐官时,胡大人就说这么又混又龌龊的事也干得出来!如今,宅子落成送匾,大哥当官又是送匾,这胡大人除了送匾能不能送些别的呢。

胡县令现在越发年轻气色红润,风雅儒态尽现,山羊胡子都显出一丝风流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