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高兴的心情而来,回去的时候却是垂头丧气。
回到家,看见兔子在院子中间抬起前脚,看着她的样子,汤池心里暖暖的,一下子也没那么难受了。
她锁上大门走过去抱起兔子,坐在了院子里,心里还是很惆怅。
“唉……兔子啊,你说我有那么招人不待见么!连我的东西都不愿意拿。”汤池一边摸着兔子柔软的毛,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道。
今天洪康的母亲这一番作为让她太难堪了,摆明了不想她继续与红薯少年来往。
或许以后真的不该再和红薯少年来往了。
汤池摸着兔子望天。
十五这天,汤池没有卖蘑菇,而是去给知县温楼送蘑菇了,顺便还带了个南瓜,几个玉米。
当初知县在她家吃饭的时候,她曾说过等菜地里的东西长出来会送一些给知县尝尝。
所以,量不多,尝尝味道就够了。
进去之后,发现温叔站在院子里。
“温叔。”汤池放下竹篓子笑着打了声招呼。
温叔点了点头,摸着小胡子打量着汤池。最近城里的事情他也是听说了,再加上之前听温楼说过那村里的事,如今不得不再次重新审视汤池。
汤池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摸了摸鼻子,问道:“温叔,怎么了?”
温叔笑着道:“汤池,听说你现在厉害了。”
“温叔说的哪里的话,我只不过是个卖蘑菇的小村姑而已。”
若是换做一般农民,有了如今这些成就一定会洋洋得意,甚至觉得自己不一样了,可是反观汤池,衣服还是旧的粗布衣,说话也还如同以前一样。这点让温叔很满意。
其实,温叔只是不知道汤池原本就过着比这好的生活,所以没觉得有什么。
看着也没什么事,汤池朝温叔笑了笑道:“蘑菇在这里了,温叔要看看不?”
“你送的我放心。”说完,他从怀里拿出了一串钱给汤池。
原本一两银子一斤的蘑菇,到知县家一竹篓子也就五六十文,但是接过铜钱的汤池眉毛都没皱一下,数也不数的放进了怀里。
她又指了指地上的南瓜和几个玉米,道:“这是我家菜地里刚收的,纯天然,连农药都没用过,可好吃了!我带来给知县尝尝。”
懂得感恩,知道好歹。温叔看这汤池点了点头。
能把蘑菇卖到一两银子一斤,这个小村姑真的是有些能耐的。
“这南瓜可甜!可以里面挖空了放上糯米和黑米,再加上红枣或者银耳一起蒸,不用放糖也很好吃。”汤池说道。
温叔点了点头,有从怀里掏出了一串钱递给汤池,道:“我记下了,亏你有心了。”
汤池笑着接过打赏。
带家丁把蘑菇拿走之后,汤池备起了空的竹篓子跟温叔打了声招呼:“那么没事我就先走了。替我像知县大人问好。”
温叔看着汤池娇小的身影,眼神有些莫测。
离开知县家之后,汤池在城里逛了一圈。因为有些嘴馋,所以买了半斤糕点,又买了一条鱼,最后,路过卖小买卖的摊子,她看中了一个用红绳串起来的铃铛。
“小姑娘,看看吧,这铃铛戴在手上正合适,多小巧啊!”小贩推荐道。
汤池越看越觉得这个红色很正,铃铛的声音也很清脆就买了下来。
回去的时候,汤池一只手提着一条鱼,一只手把玩着铃铛,而糕点则放在了竹篓子里背着。
村口聚着几个等进城做买卖的男人的妇女,七嘴八舌地聊着八卦,远远地看见汤池回来,他们便把话题转向了汤池。
汤池的蘑菇现在在城里很有名,她们的男人进城做买卖,自然也听到了很多,回来也说了很多。
那些妇女说着汤池,话语酸酸的。
待汤池走近,看见她手里的一条鱼,他们的心里更酸了。
“哟,这不是汤池么?一段日子不见可是越来越水灵了。”
“牛二婶。”汤池礼貌地打了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