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沟通完毕之后,对贺清扬说:“老板啊,你刚才说的那些,特色不够鲜明啊。我们实在是不知道拍什么好。你瞧,什么住宿啊,吃饭啊,还有水果啊,都是其他地方也能提供的嘛。你们农场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竞争优势么?比如住宿方面,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先进设备和方法,可以让客人们住得舒服呢?再比如吃饭方面,大厨是什么级别的,从哪一所著名的厨师学校毕业的,为什么做饭好吃啊。这些细节,你都得介绍得清清楚楚啊,我们才好做到节目里面去。”
贺清扬心想,你说的那些细节有倒是有,就是绝大部分都不能让你知道。
她略一思索,道:“这样吧,你们若是有时间呢,就在我这里住上一晚,再吃几顿饭,体会一下,然后采访一下其他客人,感受感受,怎么样?这种直观的体验比空口无凭的说话,有说服力得多。”
彼得潘有点吃惊。
因为他们在其他地方拍摄节目的时候,老板很少让他们随意活动,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一般来说,片子都是通过精心编排和制作的,说白了,就是美化之后的。拍出来的效果和实际情况多多少少有些差距。
但是,听老板的意思,是已经自信到了一定的程度了,以至于完全不担心效果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真是让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他们过来之前,托马斯杨就千叮咛万嘱咐,说这一家农场虽然其貌不扬毫无名气,其实内藏玄机,千万不要看不起人家。
如今看来,恐怕真有其事了。
彼得潘跟他的同事商量了一下,几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法子不错,拍出来的片子更真实。
他们当即决定,暂缓拍摄,先在这里住上一两天再说。
☆、专家主持
纪录片摄制组在农场一住就是好几天。
头两天是为了体验生活;了解农场的情况;以便评估一下;这个乡下地方是不是值得拍成节目。
从第三天开始;则是正儿八经地拍摄了。
而贺清扬从第二天起,只要一见了他们;便会绕道走。
没办法,那群人一见到她就满脸堆笑;两眼放光;追在她后面询问经营秘诀。
譬如:饭菜怎么这么好吃啊,厨师是什么来历啊,枕头用的是什么木头,为什么这么香啊,以及浴室里的水是不是用的温泉水啊之类的;反正;就是想方设法想要了解农场的秘密。
事实上;他们不单单锲而不舍地骚扰贺清扬,还逮着机会就询问农场的其他员工。
厨神小哥就被他们烦得要死;每次给他们做饭的时候都是黑着脸的;恨不得在里面放上一斤巴豆。
当然,他也想过;要不要把饭菜做得难吃一些,早点打发他们走人算了。
但是又一想,报复他们事小,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事情可就大啰,于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发挥了平均水平,只不过在食材方面,尽量选用老外一般不吃的鸡爪,内脏,鱼头之类的边角料。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嘴上说着不要啊,忌口啊,等到真吃起来的时候,吃得比谁都欢实,每次都把一大堆内脏一扫空。
小哥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异常无语。
至于织女和二郎神等神仙出身的农场员工,也被摄制组的工作人员缠着问过。
不过他们的处理方法比较干脆,随便施一个小法术,就能把人整得晕晕乎乎的,不知不觉就走到一边儿去了。
总之,各人有各人的处理方法。
贺清扬能做的,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她虽然仍然在农场里面,但是专挑这些人不在的地方待着,就是为了避免和那个彼得潘打照面。
为了回答他的那些问题,她每次都要绞尽脑汁,尽量在不泄漏农场秘密的基础之上,给出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几次下来,她深深地觉得,脑细胞死伤的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
所以,她宁可忍受一些不方便,用手机和玉简与其他人联系,也要躲着摄制组走。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五天。
贺清扬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一不小心,又跟摄制组遇上了。
她吓了一大跳。
以往这个时候,他们都扛着摄像机,在外头转悠,谁能想到今天居然跑到房间里来了。
贺清扬自从跟二郎神学了一招除尘诀以后,打扫房间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法术进行的。
说白了,就是动用灵力,吹一口气,整个房间就能变得一尘不染,包括那些顽固污渍,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这是她的独家秘密,绝不能让人看到的。
她以为这个时间点,没人过来,所以连门都没关,就开始施展法术,却不料这一群人突然从门外窜了进来。
“老板,”彼得潘笑眯眯地打招呼。
其他几个老外也纷纷说“hi”。
自从发现这家农场颇具商业价值以后,他们的态度变得亲热了许多。
贺清扬看了看他们的神色,一切如常,想必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这才放下心来,硬着头皮和他们一一打招呼,心里祈祷着,彼得潘千万不要问出什么奇怪的问题来了,她把能编的谎话都编完了,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了。
幸好,他们打过招呼之后,也没有多说。
但是,贺清扬却在人群中发现了一张令她十分意外的面孔。
奇怪,这个人怎么会在这里?
“这位是……”她不确定地问道,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哦,这位是中国著名的室内设计师,赵燕子。老板,你应该听过她的名字吧?她经常在家装节目当中露面的。”彼得潘道。
贺清扬呵呵。
岂止是听过,简直熟得不能再熟了。
这算是仇人见面吗?
赵燕子却像是忘了她是谁一样,主动伸出双手来,与她握手,脸上笑得又温柔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