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还记得,她是以「唐家小姐」的名号嫁过来的?
说来,她本并不姓唐;她是个孤儿,究竟本姓什幺,自己也不知道。
会与唐家牵上关係,纯粹是因为「运气好」;在她四岁那年,躺在洛阳街头,眼看就快要饿死了,是唐衡看上了她,命人将她带回唐府,这才让她捡回小命。
她在唐府休养一阵子后,恢复了精神,也才知道她究竟来到一个什幺样的地方,给什幺人救了。
唐府的主子,可是当时朝中独揽大权的中常侍唐衡;她想也没想过,自己居然遇上这等大人物。
某回唐衡来探望她,她当时身子已经好了许多,连忙跪下拜见;别说正眼瞧,连看他的鞋子都不大敢。
唐衡只是笑了笑,要她抬起脸面,给他看看。
休养的那段日子里,她吃得丰盛,每天都有乾净衣裳穿,一张小脸看起来还算白净;唐衡看了直笑着说不错,便收了她做女儿。
她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唐衡的养女,也才有了一个名儿。
后来茉白才知道,原来唐衡是个宦官,不能生孩子,于是便收了许多长相端正白净的男孩、女孩,做为自己的儿女。
她只是其中一个。
而唐衡权倾一时,不仅外头的人挤着唐家大门要来巴结奉承,唐衡的妻妾以及养子们,个个也是暗潮汹涌、针锋相对的,谁也不让谁,只希望能得到唐衡的关爱,多分到一些好处。
她在府里无依无靠,唐衡收养了她可说是完全一时兴起,时日一长,他似乎也忘了她这个女儿。因此她在唐府里虽是小姐身份,但做的事情,跟普通ㄚ鬟、婆子没什幺分别,她一样需要给那些姨太太们挑水、奉茶,吃力的搬着斧头劈柴、生火,抹抹桌子、打扫内外等杂事,她一样没漏。
真正给唐衡收养后,她在唐府里的待遇也瞬间从云端掉到谷底;唯一的分别是她住的地方以及吃食,还像个样子。
唐衡收养这幺些孩子,无非是作为巩固自己权力的棋子,或是帮手,她的「兄弟姊妹」们为了争抢爹的关爱与府里头的地位,一场暗潮汹涌的争夺免不了。
不知是幸或不幸,她在唐家一点地位也没,却也因此躲过了这些纷纷扰扰。
在唐府里,茉白就像是躲在墙角的一朵小花,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即便唐衡前些年死了,家里披麻带孝,所有养子、妻妾无不在灵堂前极力「表现」,只求能得点什幺的时候,只有茉白一个人静静的待在后院,替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施肥。
因此等到哪天大姨作主,说要让她嫁给汝南地方一个叫做傅公明的人,她简直吓坏了,不知道为什幺她们竟会把主意打到她身上来。
只是那傅公明不知是嫌她在唐府无足轻重,还是觉得如何的,总之她连见都没见过他,就给人回绝了这门亲事。
给人拒绝的滋味虽然有些难过,但想到可以继续在唐府里头安静的度日,是也不坏;茉白听到了消息,反而觉得庆幸。
只是,上头那些人显然不肯放过她。
唐家在唐衡死后,权势虽然不若以往,但毕竟多少还有些影响力的;大姨笔锋一勾,立刻又给她说了一门亲事。
颍川荀家。据说,这也算是个官宦世家,前几代的荀家祖先作过大官,现在名声虽不显赫,但家境不错,不至于亏待了她。
只是她要嫁的,却是一个不满五岁的孩童。
事情就这幺定了,茉白完全没置喙的余地。她从汝南的傅公明,转而被嫁来荀家。
即使她的公婆没对她说过任何一句话,可从他们瞧她的眼神来看,茉白知道自己在这儿也不受欢迎;在唐府,她大字不识几个,也没学会那些心计诡谋,或是抬身份使性子作威作福,只有那点察言观色的功夫,还算有些火候。
这儿不比唐家,在唐家她名义上至少还是唐衡的女儿,再怎幺样也不能把她赶出家门,可这儿是她的婆家,荀家会娶她,完全是因为唐家以权势相胁,若哪天唐家失势,她免不了要与那男童仳离,就此被赶出荀家的吧?
而唐家好不容易踢掉了一颗石头,对她定是不闻不问的了……
茉白摇了摇头,不明白自己为什幺一直想着这些事。
午后斜阳晒得她发晕,她刚刚吐过一阵,但现下肚子饿,胃翻搅着,仍觉得顶难受。
她倚着柱子,挣扎着要起身,只可惜一点气力也用不上。她重重的又坐回石阶,打算再试一回,不料身旁突然出现了一只小手,手上拿着一块芝麻饼,朝她递来。
「给妳!拿去吃吧。」
她眨了眨眼,一张粉扑扑、白净爽利的小脸出现在她眼前;他笑着,也学着她眨了眨眼,将饼端到她眼前。
是她的「夫君」啊……茉白突然觉得想笑,可眼底又有些湿;闻着饼香,举起那黝黑又细瘦的手要接,「谢……」她想道谢,眼前却突然一黑,整个人登时跌在地上,不省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