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水曲柳镇汪亚臣来投_东北抗日烽火十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 水曲柳镇汪亚臣来投(1 / 1)

水曲柳镇地处五常,榆树,舒兰三省交界处,刚一建站就遭到宋德林部屡次骚扰,后被马立三彻底破坏,靠着水曲柳镇就是五常的沙河镇,是汪亚臣活动的地盘,而九十五顶山就是汪的老巢了。水曲柳镇往北就是平安和山河镇了。汪听说共产党带领的队伍攻打舒兰县城,而他早就知道了他的两个拜把子的兄弟也在里面,所以想都不想就带着全部人马直奔舒兰而来,结果在半道上遇到了金阳的队伍。金阳说,兄弟,你看你这副土匪打扮,跟我混吧,保证你升官发财。汪亚臣有些怪异,你的部队也好不了那里去呀,不过跟马立三也接触了几回,知道了共产党是真心打鬼子的,也愿意加入,毕竟人家也很小强的嘛,就答应了,本来他想提条件的,不过说了等于白说,先看看再说,他心里想道。五常属于高海拔地区,一半是山,又有很多河流,气候也很适宜,所以山高林密,悬崖处让人胆寒,飞流瀑布长,流经处植被丰满,再加上黑土地肥沃无比,又是农林牧渔的理想之所,在整个东北来说都是比较特殊之所。解放后有兴修了很多水库,更是将资源发挥到极至,五常大米闻名全国,烟草业也是规模颇大。

30年代的水曲柳镇可是小巧的很,照理说根本上谈不上镇,都是草房一片,就跟现在的一个大的村子差不多,我们就姑且当着一个村吧,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村里,几乎要将村子挤暴了。金阳招呼大家休息之后,自己却带着李小明出来散步。早在一月份,五常县公署就强迫每家抽丁一名,共建5个团6500余人,更由于地理环境独特,头匪,红枪会密布全县。村头一个16岁上下的小姑娘在卖绣枕,由于卖的不是时候,一叠枕头也没有卖出一个,金阳走过来的时候,她还有点张不开口,只见简单的发式,秀气的脸蛋,期待的眼神。

“小妹,卖绣枕哈?”金阳拿起一个感觉感觉,绣枕上也无花纹,只是在两边的白边上绣着“在家吉庆”。

“哥哥买一个吧,5个铜子,要不你给2块也行。”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你个小姐不在家里绣花,你的胆子不小呀!听说今天过了很多兵,你难道就不怕?”金阳捏着很舒服。

“怕,不怕,不怕,他们是马营长的兵,有好几个还在我们家搭伙住呵,我的东西没有地方放就拿出来卖了。”

“是以前做好了的吧,有人买嘛?”

“打算到县里卖去,补贴点零用钱,怕手工不好,就绣简单的。”

“你还敢到县城里去卖呀,那里有很多日本人,有个日本浪人整天白吃白喝,什么活也不干就知道喝酒,每天酒气都熏死个人,见到个姑娘就抱住不放,有那个不怕的。还有好多特务,连卖菜的都是探子,被咔嚓了。你就有这么大的胆子诶?”

“树要皮,人要活,见到坏人就躲呗,再往脸上抹炭,那有像你说的那样死劲,哥哥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县城不是被马营长打下来了吗,还怕什么?”

“小娃子,没见过世面!现在坏人可劲的多了,我呀也是天见可怜,不让你了亏,看在你个姑娘家家的,我全部(6个)要了,给你两块钱,拿好了,不会亏待你的。”

姑娘接过钱,不知该如何是好,金阳把枕头都抱走了。

“政委,这些有什么用呀,还不是个累赘?”李小明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我要送给省委里的同志,你说有没有用呀!”

“省里的同志要这个干吗?”

“回头咱们去找找汪亚臣,好不容易到这了,可不能让人家给跑了。”

金阳出来一溜达,才想起汪亚臣还在那里挂着呢,得赶紧趁热打铁了。得知汪亚臣现在正和刑文奎等一处,就找了过来。

“原来你们都在这里呀,我特地来找你的,亚臣兄。”金阳进屋来看见汪亚臣,刑文奎还有王保盛,弄的猪头肉等整着酒喝。

“政委,你还怕他跑了,怎的,你放心他要想跑,得把乌拉留下,看他怎么跑。”王保盛蛮横地说。

“你们也太小瞧俺了,只要打鬼子,你们走道那,我跟着到那,不说二话。请!”汪亚臣忙从炕上起来说道。李小明跑去找凳子去了,刑文奎将盛花生的碗腾出来满上。

“你们倒知道逍遥快活,打日本还是我们兄弟们一起来,日本人就像一桌满汉全席,那要看你有没有那么好的牙了。”这时李小明搬来一条马凳,金阳叫李小明再弄一个碗来,猪头肉又白又嫩,勾起了金阳的食欲。

“政委,整一口。”

“好酒,我看是王保盛搞来的吧?”

“政委你也太损了吧,打了胜仗还不兴人家闹腾闹腾。”

“这不是刚到吗,你还不知道我,做什么都要疯狂,学习要疯狂,战斗要疯狂,庆祝那就更不用说了!来,大家都来,不用担心没有好酒。”

“还是政委理解咱们呐!”

“今天我还真是为了亚臣来的,现在马立三已经有700多人了,除了骑兵连,教导连,还有300多新兵,这么多兵没有人带可不行呐!亚臣你来帮帮我们怎么样?”

“政委,既然政委这么看重亚臣,那么亚臣先干为敬!”说完一碗酒就过肚了,脸色一点也没有变红。

“好兄弟,好铁子,喝了这碗酒大家就共生共死,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干!”

“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

“如果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痛快就好了,兄弟们不容易呀,想当初从磐石带出三四百人马发展到现在,不容易呀,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项羽一开始学剑的时候就说‘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何等的厉害,最后居然被无赖小子刘邦打败了,成功的人总有成功的道理,我们虽然不能照搬,但是失败一定就是你的问题了。各位兄弟,要将敌人打败就要看各位的百人敌,万人敌的功夫了。为什么日本画的地图最好,以前的地图连张像样子的都没有,日本人特务好多啊,这工作班那工作班的,连和尚都派,念的当然是一些歪经,而我们呢,就连兄弟们吃的口粮都没有着落,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正大家都饿肚子嘛。如果照这样下去,不要说万人敌,就是百人敌也不行。”

“那政委,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不要着急嘛,只要我们抱成团,毕竟向着日本人的还是少数,一切的一切还是归结到粮食上来,没有吃的当然就跟着日本人,战略上要将战斗引到整个东北的广大农村地区,破坏敌人掠夺粮食,阻止敌人的保甲制度,集中营制度,破坏敌人修炮楼碉堡,引导民众进行避敌,抗敌运动。策略上要减少敌人的数量,发展我军,积小胜为大胜,量要变,质更要变,要把我军锻炼为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强兵。部队也要严格规范,要在任何时候不放弃,不抛弃,敢于牺牲。我们的部队不再是为了夺口粮而战,而是为了这些目的而战,更是党的事业的传播机和播种机。我们的指挥员要用我们的尖兵利用我们的天时地利人和,利用高超的指挥和作战技巧,利用绝妙的兵法彻底的打败敌人。”

“听政委的一席言真是胜读百年书呀,难怪由300多人发展到两三千人,我服气。”

“如果我们政委不能万人敌的话,那就没有人能够万人敌了。”

“光靠嘴皮子就能万人敌了?”

“王保盛你是什么脑子呢,现在我们能有这么多人马,还不都是我们政委的功劳?”

“不,王保盛说的很对,也很好,靠大家齐心,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靠对的路子。嘴皮上的功夫谁都会说,但是不一定会想到,不一定能领悟到,打仗要靠脑子而决不靠嘴皮子。”

。。。。。。

借着一点醉意,金阳终于休息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