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之二 启动: 宇宙无量藏,慈悲为指引_岛屿战歌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之二 启动: 宇宙无量藏,慈悲为指引(1 / 1)

三之二启动:宇宙无量藏,慈悲为指引

静慧师太的尼姑庵没有立山门,也没有名字,知道的人不多。杨立萍照着住址和手机地图加上一路询问才找到在山上的尼姑庵。她想到妈妈离家时一定是在很绝望的情况下走了很久,才有可能找到这里。大门面向群山,由于在制高点,下方的竹林错落开阔,时有云雾缭绕。观赏日出的游客却很少走到这里来,因为上山的路的确不好走。杨立萍对这里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五、六岁时,乾净的庭院,简朴的红砖房舍,正厅里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的神像,没有巍峨的高度,也没有穿金戴银的装扮,黑亮的木质隐约透露着老檀香的味道,环绕着整间大厅,这味道她是一直记忆着。长大后听妈妈说过这尊菩萨神像的传奇,说是静慧师太年轻时出家,后来到这里修行,并没有礼拜任何佛像,直到有一天大雨过后,一块巨大的檀香木出现在门口,而后又不见,一连三次,最后静慧师太礼拜请示,见到菩萨慈眉善目的面容,才请人雕刻成现在这尊菩萨像。如今也该有五、六十年了,师太婆婆也应该有七、八十岁了吧!

杨立萍从大门进入,儿时的回忆霎那涌出。她低头双掌合十,熟稔地从案上拿起三炷香,就着烛火点燃,在菩萨面前跪了下来,眼泪忍不住扑簌簌流出来。妈妈以前每天早上,都要带着她焚香拜佛。她不知道妈妈嘴里唸的是甚幺,但她总是陪着跪很久,跪到脚痠她就偷偷站起来,妈妈也不会责怪她。正厅里没甚幺可以玩的,她常常到旁边放佛经、善书和图像的桌子,把经书一本一本从这叠搬到那叠,拿上来的又放下去,《佛说三世因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悲咒》、《心经》、《楞严咒》、佛祖像、菩萨像、十八罗汉像,都被她搬来搬去,这些神佛和经书好像是她的乐高玩具、她的玩伴。

杨立萍慢慢站起身,不知身后老早站着一个人。一位比丘尼年纪大约有二十来岁,身形略嫌消瘦,样貌清秀,面带微笑看着她。

「阿弥陀佛!稀客,稀客!」比丘尼说。

杨立萍笑一笑,合掌还礼。心想,这里客人真的是不多。

「师太说最近会有一位贵客到来,想不到真的来了。」

「师太婆婆知道我会来?」立萍很吃惊。

「师太说会有一位年轻女孩来,叫我们要好好招待。」

「是吗?听这意思,师太婆婆不在吗?」

「师太这段时间正在后山闭关,一、两个月内是不会出来。」比丘尼回答。

杨立萍好失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她的身世之谜要如何得到解答?

年轻的比丘尼看得出她失望伤心的表情,说:「师太吩咐我们一定要留妳过一夜,过一夜再走。」

杨立萍一时心里很乱,也不想立刻下山,总想在庵里再多待一会儿。

「好,那就打扰了,谢谢妳!」

比丘尼带她去了正厅后面一间清净的寮房休息,晚餐时她来到厨房準备和大家一起用斋饭。其实,整个庵里面,师太不在,只剩下三个年轻比丘尼。杨立萍和她们一一打招呼,她们的年纪都和自己相仿,言语间都很快乐和谐,没有出家人的严肃感,更像清纯的小女孩。

「妳好,坐一下!」先前接待她的比丘尼招呼她。「剩下这道甜汤就好了。最近我们后院土里长了很多红姜黄,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多的吃不完,听说这原来应该是印度的东西。」

杨立萍听了也颇感兴趣,「对啊,我也看过电视介绍。好像有很好的消炎效果。」

「师太说红姜黄是根,是源头。」

红姜黄外表像一般的姜,团团结块,形状不一,像一根根纠结在一起的手指头,剥开来里面却是鲜豔的红黄色。

「我们把它晒乾磨成粉,可以做成馒头,汤圆,还可以蒸饭。等一下一起搓个汤圆,做个圆仔汤吧!」比丘尼拿出揉好的糯米团,一小块一小块拧下来。

杨立萍洗了手,也坐下来一颗颗揉了起来。

「我的法号叫妙喜,这位是妙音,她是妙智。」

「看妳们都好年轻,跟我差不多年纪吧?」立萍问。

「差不多吧!我都忘了自己是几岁。妙音,妳几岁?」

妙音笑一笑,「我不知道耶,没人告诉我我几岁。」

「妙智,妳呢?」

「阿弥陀佛,几岁?一百岁了吧!」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杨立萍好像也暂时忘记烦恼。她看着一颗颗圆滚滚的黄色汤圆在水里滚动,突然觉得,也忘记自己几岁,更像是回到孩童时期。晚餐的蔬食,简单可口,她不禁多吃了两碗。

用完晚餐,她回到自己的寮房。山间的夜晚,虫鸣唧唧,不时传来夜鸟鸣啼。三位比丘尼在正厅里做晚课,传来阵阵诵经的声音,伴随着「笃、笃、笃~~」的木鱼声。

杨立萍听着听着这大自然和木鱼的合音,渐渐有点睏意。突然,她看到桌上多了一本经书,封面上只有两个字:《心经》。《心经》她没正式阅读过,但是听妈妈提过,是一本字数最少,也最难懂的经书。但是,这本书在她离开去吃饭的时候,并不在桌上的。还是她并没有特别留意?她随手打开经书,发现里面却都是一页一页的空白纸。

「这是《心经》吗?」杨立萍心里纳闷。「是妙喜放的吗?好奇怪,没有字。」

她翻来覆去,发现这本《心经》的纸质很独特,光滑细緻,毫无纸张常有的毛细孔,而且好像撕不破。她翻开第一页从角落试着撕了一下,完全撕不出裂痕,但看起来又不像是塑胶做的东西。她用手指头触摸封面《心经》两字,发觉并没有一般印刷字体有的立体感,但这两个字看起来的确有立体感啊!她把书捧起来左看右看,又用大拇指在《心经》两字上用力摩,奇怪的事情发生。《心经》两字好像长了脚站了起来,转了180度,又坐下去,封面上的字变成《一切唯心造》五个字。她擦擦自己的眼睛以为看错了,再看一次,又变回《心经》两字。

「太奇怪了!太奇怪了!难不成我又见鬼了?」

想到这里,她连忙上床,用被子蒙住头,不敢起身,昏昏沉沉睡着,直到钟声将她吵醒。

清晨5点不到,三位比丘尼已经起来做早课。

「她们都不睡觉的吗?」杨立萍心里纳闷,嘴巴叨唸着。她突然跳起来,看着桌上,那本《心经》还在。是《心经》两字。

她连忙起身,心想着去一问究竟。

走到正厅,她才发现三位比丘尼一字排开站在庭院,面向东方,双手合十膜拜。这时一轮旭日,从远方层层山峦和云海后方缓缓升起,霞光万丈,紫气逼人,彷彿是在千丈之巅,万峦之上,有仙人驾到,令人不敢直视。

杨立萍突然感受到一股温暖的能量从头到脚,浇灌下来;接着,一股清凉的甘露水,如观音菩萨的杨枝净水般,从头顶上方撒下,她只觉得被慈悲的力量完全包容,真是菩萨显灵了吗?她久久不能自己。

她睁开眼睛,发现身旁的三位比丘尼,带着无量法喜的笑容,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真羡慕她们,日日都可沐浴在菩萨的恩泽下。

「真是难得一次的经验啊!」三位比丘尼显然有点欲罢不能。

杨立萍吃完早斋,收拾了一下东西,準备离去。她还没开口询问,妙喜就对她说:「师太的第三个吩咐,就是这里的东西妳想带的,都可以带走。」

杨立萍愣了一下,也不知如何形容那本书,心想:「那就带走了。」她开口问了一下:「师太婆婆有三个吩咐啊?」

「是啊!」妙喜回答:「第一,一定要留妳住一晚,第二,要给妳吃红姜黄汤圆,第三,妳可以带走妳想要的东西。」

立萍没想到师太婆婆不但预知自己要来,还做好了妥善安排,她突然心里不再惶恐。她谢过三位比丘尼,再拜菩萨,也朝后山拜了三拜,骑着她的小英雄,继续北上寻根之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