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_分节阅读_66_盛世慈光(重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盛世慈光(重生)_分节阅读_66(2 / 2)

沐慈头都没抬,语气微凉道:“没必要!”

“你一个人读书很寂寞的。”天授帝道。

沐慈翻完一本又去拿下册,道:“不觉得,宫里现在就是个看似平静,实则淹死人不偿命的深水潭,何必让不相干的人牵扯进来?”

天授帝:“……”这话太直白了,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说真的,我并不需要侍读。”沐慈道。

天授帝强笑了笑,道:“他们这两天就会入宫,至少你先看看再做决定。都是宗室子弟,是你的堂兄弟和子侄。”他根本没考虑王爷们会不答应的情况,谁敢不答应?

沐慈对亲兄弟都没感觉了,更何况堂兄弟,但他没说什么。已经说了两遍也没改变天授帝的想法,他就不会再浪费口舌说第三遍。

天授帝一腔热情被泼了冷水,有些讪讪,很快就走了。

……

长乐王在宫里读书,王梓光也在定王府的家学里入了学。定王家的家学很出名,因为定王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请的老师都是一方大拿,随便一个出去都是某领域的权威。可惜定王府家学不对外开放,只让自家和几个亲戚家小孩读书。

为了方便王梓光读书,免得“身体娇弱”的孩子天天城南城西的跑,朝阳郡主从善如流带着儿子,住到了她陪嫁的园子——开悟园。

平南侯王重戬不同意?

哼,谁问你意见了!

平南老郡公也有些犹豫,本想把唯一嫡孙送到宁远国公府方家的家学去的。方家近——当年开国五大异姓王,封的府第都在一块儿。

而且方家家风正,要求子弟个个靠自己科举出身,不允许靠荫蒙。所以方家家学在天京都是出了名的,教学很严格,还请了几个有名望的老师,专门给5岁到12岁的方家蒙童讲课,已经出了好几个十二三岁的小秀才了。

但又有些舍不得定王府的家学。那可是皇城第一王府,不是说进就随便进的。虽然方国公的家学很不错,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定王府,就像省级重点和国家重点那样,首先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师资力量是王府更好。

而且同窗将来都是人脉,是关系圈,方家孩子和定王府孩子一比……根本没有可比性。

朝阳郡主又扔出一个诱人的胡萝卜:“父王说,如今在府里讲经史,教书法的是曾任太常寺卿的苏砚。”也只有这样的实权王爷,才请得起做过正三品官儿的人做蒙童的先生。

老郡公瞪大眼,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是光启三年状元及第,写一笔好欧骨,后任太常寺卿,却因揭发当时的丞相贪腐,被陷害遭流放,后来平反的那位?”

朝阳郡主点头。

王梓光:“……”这一听就命运坎坷啊。

老郡公年轻时也是要上朝的,与苏砚曾同朝为官,很仰慕他的才学,想要交个朋友。可人家是有才学又有傲骨的正经读书人,根本看不上他这个靠祖荫袭爵的文不成武不就的勋贵。

也正因为苏砚清高硬气得罪的人不要太多了,后来被陷害流放,根本没人帮他说话。

老郡公抚掌大笑:“苏砚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一手楷书颇得欧阳风骨,是先皇都赞过的。可惜过刚易折,受尽磋磨。不过有他教导锁儿的经史,书法……甚好,甚好!”

有山珍海味,谁愿意去吃糠菜?老郡公哪里舍得让自家孙子放弃如此好的学习条件呢?

苏砚啊……

一般人请不起,那个硬骨头,也请不动。

于是朝阳顺理成章,带着儿子搬进了定王府东侧,独立开辟出来的大宅院开悟园里。

第56章入住开悟园

定王府在皇城里。

皇城,和皇宫不同。

皇宫在整个天京城的中心区域。皇宫外环绕着护宫御河,之外便是皇城,是一大片高档办公、住宅区。有宗庙、社稷坛,三省六部九寺等国家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设有皇家常平仓,皇宫禁卫所等,以及供皇帝与民同乐的园林苑囿。

这里是全国的行政中心、权力中心。位置和风水最好的大片区域,修建有王府和公主府邸。

皇宫共九道宫门,大正门朝南,叫南德门,整个南面有一个超级大广场,广场外为南御坊,三条街道林立京城三省六部等各级官署。

从南御街走,再往南,大片的位置,修建有两处府邸——定王府和寿王府。

两座王府,一左一右,似拱卫皇宫。定王府在更尊贵的左侧,与皇帝唯一同母亲弟寿王做邻居。昭示两人是天子最信任的人。

他们一个掌管殿前六军,一个掌管侍卫六军,两人掌控着拱卫京城的兵力,还必须协同京畿城防司,经常调兵过来帮忙——协管整个天京城的安全警备,关防城门,街面巡逻,抓捕缉盗,市容整治,火警救助,下水道疏通……还有上树抓不听话小孩等任务。

公安、消防、城管、门卫和保姆等职能,样样齐备。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