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你眼里见到了我。
可是……
沐慈凤目温润,淡定从容,站在殿堂,却好像周围一切,皆与他无关,他独自一人,任时光幻灭,无悲无喜。
沐惗虽不齿暴太子沐恩,却终于体会到……那种无论怎么求,都得不到一丝回应的无力与痛苦。
沐惗自嘲一笑——大概谁是皇帝,对这个少年来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吧?
——九弟,即使今天端坐在龙椅上的,是别人,你也无所谓的吧?
——我,不能再让你有丝毫在意了吗?
沐惗深受打击,有一种彩排了多年,上演精彩剧集,却无人观赏的失落,让他登基的雀跃与雄心壮志,都消失了。
……
沐慈却不在意沐惗,眼神都不瞟过去一个,对卢定国等几个指导过他的大臣拱手致意。
牟渔是武将,因甲胄在身,一般是不跪的,匆匆对德光帝行礼过后,便半点时间不耽搁,也没有忍一忍的打算,对站在右侧武将队伍前方的新任枢密副使卫终说:“卫终,殿下的外衣湿透了。”
沐惗的心提了起来,大声吩咐:“快!去南熏殿拿备用王服。”
九弟身体那么弱,着凉了怎么行?
……
卫终根本没等德光帝示下,早没影了,他跑向了崇政殿的偏殿南薰殿,取了一件白色的楚王专用亲王服。
不仅是南薰殿,进宫前殿有三座大殿,每个大殿都有左右两个侧殿,新登基的德光帝早就一声令下,右侧殿都归了楚王专用。
这是德光帝的心意,毕竟以后他会与沐慈共坐江山,就把殿堂也划了一半给沐慈,主要为了应对某些突然的情况,比如九弟当庭晕倒啊,还有今天这种外衣湿了之类。
御史通通只当没发现楚王逾制,毕竟这天下本是楚王的,如今共坐天下……也是吃亏了的。
……
沐惗是做哥哥的,对弟弟有天生的责任感,在龙座上忍不住絮叨:“九弟,外衣湿了怎么不早点告诉三哥?”“你好些了吗,要不要多歇息几日,何必赶着一大早来上朝,有事随时吩咐三哥嘛……”
沐慈随口用单音节应了几声,目光微凉如水。
沐惗说了两句,就自觉消音了。
这世上也就楚王,能给得了皇帝脸色看,就算是跪了又怎样?说实话就算楚王是四脚爬着进殿的,大家也不敢骑在他身上的。
很快卫终拿来了衣物,沐慈也不避开,只站在殿上张着手……
卫终也不看德光帝脸色,直接给自己真正的主子换外衣。虽然卫终有了职司,但他清楚自己的前程都指望谁,伺候楚王他心甘情愿。
众人:“……”
虽然看美人儿换衣服是很赏心悦目不错(表想歪,有内衣的。)可是这是在新帝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会上阿喂,相当于新领导人的国会开幕式好吗?
王又伦又手握拳抵在唇上,咳嗽两声……
沐慈是谁?他浑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更别说在意贵族什么“不能在外人面前衣冠不整”布拉布拉……的繁琐礼节——不好意思,阿拉在冷宫长大,纯放养的,米人教过啊亲,差评也没办法的。
大家看楚王安之若素的姿态,在朝堂上像在自己家一样坦然自在,纷纷领悟了。
即便是跪下,又如何?
大家都看明白了,大幸的真正权力,大幸的前程……是掌控在谁手里的。
你看!楚王就敢对皇帝爱答不理。
你再看!整个朝堂手握权柄的王爷,哪个不给楚王面子?站班的大臣,从丞相到尚书,大学士甚至包括御史中丞,不是“姨父”就是“老师”。
武官呢?已有侍卫六军掌控在沐慈手里,定王家因定王遇刺一事,也受楚王颇多恩惠。在西北边军威望高的常山王是先帝心腹,自然偏向楚王;管兵防调动的枢密院,朱熙就是个高贵的,不能动的摆设,实际权力被先皇的第一心腹卫终掌控。
而卫终呢?正鞍前马后,伺候楚王换衣那。
再看!还有先皇义子,护国公牟渔带着数千从御林军中选出的精锐卫队成为楚王仪卫,还握有夜行卫,正站在楚王背后,保驾护航。
还有还有,三品以上文武大臣,都得听从先皇遗旨,上交一个优秀嫡子,或冲抵楚王府长吏典仪,或跟着李康大人去楚王封地为官,把大部分官员,都绑在了楚王的战车上。
据说……先帝还把整个内库搬到了楚王府。
有钱,有权,有兵,有人脉,有贤名,有威望……御座上的德光帝都无法掌控这么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