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迎春探春(二十七)
第二十七章
王夫人说的这件事情很好查证,哪怕不算王熙凤那头,只要贾政去族学那头问一句也就是了。但贾环那边说的却很是有些死无对证,至少没有第三方证人证物能证明王夫人不许他去读书。
贾政作为父亲自然不希望儿子是个满口谎话的小人,尤其是这种陷害嫡母的事情,对于子女来说可是大忌。
但好在王夫人也没直说这事儿一定是贾环主使的,倒是给了贾政找借口的余地。
八九岁的年纪要说是个半大的人也是可以的,但显然这个年纪的人便是再成熟也总和成年人有些区别,至少若说这事儿全部都是贾环自己的意思,这却是睁眼说瞎话了。
而能够左右贾环的意思的……赵姨娘自然又成功的被想起来了。
事实证明王夫人并没忘了庶子读书的事情,哪怕不可能如贾珠那时候那样尽心尽力,但是倒也什么都没缺了,也算是足够贤惠了。
用心不用心上面暂且不说,但是只看日常份例这一点上,贾环在府里的待遇其实比宝玉也没差什么,这也就够了。
至于宝玉多出来的东西,那可都是贾母私房里头的东西,特意拿来贴补小孙子的,就是赵姨娘再痴心妄想也不敢奢望这些。甚至包括王夫人私下里补贴贾珠的东西,都是怎么说都轮不到贾环的东西。
不过再怎么说,赵姨娘处心积虑的闹了这么一场,虽然并没能让贾政松口让贾环跟贾珠一起读书,但是到底还是为贾环争取到了去族学的机会,哪怕为此惹来了贾政更深一层的厌恶,但是到底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值得的。
毕竟显而易见的,赵姨娘如今已经没什么宠爱了,随着年纪愈长也渐渐过了生育的年纪,只不过指望着膝下的儿子能够出息罢了。
————分割线————
会试放榜后半个月,就是殿试的日子了。
贾珠的读书天赋真的说起来也不过中等偏上罢了,其实比不得宝玉的灵性慧根,只不过他本身性情极为坚韧,再加上贾政还为了他从大房那儿讨了国子监读书的名额,倒也并不缺名师教导,几方面加在一起到底还是让他顺利的通过了考试。
而更幸运的是,这会儿坐在皇位上的还是和勋贵们关系颇好的老皇帝,便是荣国府一直扶持的太子也还安安稳稳的坐在太子位上,至少上头的人总归是对他抱有善意的。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会和贾珠过不去。
虽说贾珠一路考过来回回都算是榜尾,但是到底作为荣国公的孙儿,贾珠的名字在上头还是被备了案的。哪怕殿试时候贾珠也并没有超常发挥,写出来的文章也依旧在一堆贡士里头还只能算是勉强能看,根本轮不到头十名呈上御览的资格,但是太上皇仍旧能选择性的忽略这一点,特地在一堆人里头单单把贾珠唤出来说话。
值得一提的是,贾珠哪怕中间因为病或是守孝很是耽搁了几回,但是到底是开蒙读书的时候早,如今苦读二十余载之后也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在一干参与殿试的学生们中已经算是颇为年轻的了。再加上荣国府一脉的容貌也实在是很不差的,倒是当得起一句面冠如玉,颇能刷一回好感度。
虽说殿试按着规矩也该是考校学识按着名次排位的,但是若是圣上有心偏向其中的某个人也是寻常事情——而且这一回圣上的偏心倒也并不至于太激起公愤,不过是把本来不过该是同进士排行的贾珠提溜到了进士堆儿里了罢了,进士的数量从来都只有个大概的范围,倒说不上占了谁的好处。
按例来说每回殿试除了一甲和二甲第一的传胪是当堂就点出来的之外,剩下的其实都该再等十天才能张榜公布。不过贾珠到底是金口御言赐进士出身的,哪怕名次仍旧未定,但是这进士出身却是改不了的,等殿试散了之后自然也很快就有机灵人为了讨赏而特意把消息传到了荣国府里了,甚至这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贾珠还在和同期学子们寒暄并未归家呢。
等消息传回荣国府,不说王夫人心里头激动万分,便是贾母再百般偏心宝玉,这时候到底也难免愉悦的开了库房很是给贾珠挑了些好东西。
好在宝玉虽被宠坏了,但是本性到底一副赤子之心,又从来不是个吝啬东西的人,虽说很早之前贾母就和宝玉说过很多次日后自己的私房是要全都留给他的,但是这会儿眼见贾母挑了不少颇有价值来历的好东西,到底也没觉得不高兴。
而另外一头,大概是因为亲眼见了荣国公的嫡长孙如今出息了的缘故,倒让圣上想起了自己后宫里头其实还有一个荣国府的嫡长孙女——当时荣国府这头本身是想着让元春进太子后院或是甄贵妃所出的大皇子的后院的,不过当时因为后宫里头的一些变故,所以倒是一不小心就耽搁了,元春倒是没等到指婚,只兜兜转转的被分到了李嫔那里做女官罢了。
这留在宫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