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弘这一战斩获颇丰,命王志城传徐晃入帐、
不一时,一人虎背熊腰、一表人才进帐,刘弘大喜道:“公明快快请坐。”
徐晃说道:“我区区一个护城士兵,怎能受如此待遇?”
刘弘笑道:“果然公明如此廉洁,我保你为前将军如何?”
徐晃亦笑道:“谢将军美意,公明尚不想当朝为官。”
刘弘闻言,问道:“为何?”
“当今朝廷,曹孟德挟天子而令诸侯,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就发生在当今朝廷,身为汉人,怎能受此屈辱?”徐晃忿忿道。
刘弘大笑道:“公明深明大义,子翼佩服。”
徐晃听得此话,大惊道:“你就是刘弘?”
“假的包换~”刘弘笑道。
“哼,助纣为虐的豺狼。”徐晃说完转身就要走。
刘弘见状大惊,急问道:“公明且住,我为何为豺狼了?”
徐晃回头道:“你先事刘使君,后刘使君不幸失踪,关羽、张飞亦不知去向,你却投降曹操,你不为豺狼那为何物?”
刘弘闻言,顿时送了一口气,笑道:“呵呵,公明不知事情,当然会误会。当时我和关云长领军出城与曹操对敌,不料为其所陷,我和关云长拼死杀出,但始终不能得脱,最后我二人失散,我奔走数里,马力已尽,我亦栽倒于地,昏迷不醒。待到醒来之时,已是在曹营中。我身在曹操营中,不敢造次,只能万事顺应,就是这样,那里知道已经落下个豺狼的丑名声。”说完,叹了口气,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
徐晃大惊,跪拜于地道:“公明有眼不识泰山,方才误会将军还望见谅。”
刘弘摆摆手说道:“罢了,事已至此,我只能先从事曹操,等时机成熟,在领军归返义父处。不知公明是否有意留在军中效力?”
徐晃说道:“既然将军降汉不降曹,那我愿为将军护卫。”
刘弘闻言,笑道:“让公明当我的护卫,这不是大材小用吗?我保你为前将军吧。”
徐晃急说道:“若如此,曹贼将我二人分开,如何是好?”
刘弘沉吟片刻,说道:“那先这样吧,你暂且为我的护卫,如果时机成熟,让我们回到义父身边,你就独自带兵,如何?”
徐晃说道:“如此甚好。”
“嗯,那你现在即为自己人,现在虽说曹操让我和奉孝抵抗刘表和袁术的攻击,但我二人商议后,我们决定以攻为首,所以我们一路进攻,我的战略目标是拿下袁术半壁江山,之后与奉孝会合,合力吞掉袁术,继而消灭刘表的残余势力。”刘弘说道。
徐晃闻言,接这说道:“不知郭奉孝的目标为何?”
刘弘说道:“奉孝的目标是拿下樊城、襄阳、平春等地。”
徐晃在帐中走了两圈说道:“那我们下一步计划为何?”
“很简单,拿下弘农。”刘弘说道。
徐晃闻言大惊道:“不可,弘农有袁绍的残余势力,为首的是张,其人有勇有谋,甚是厉害。”
刘弘闻言,脸色一下子变了几变,王志城见状赶紧说道:“子翼,你怎么了?”
刘弘方回过神,问道:“你知道张之名吗?”
王志城笑道:“张俊如何不知?张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原是袁绍的河部将,在官渡战时成为曹操部下,后列为“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韩馥败,转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残局。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迫使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对麽?”
刘弘笑道:“你终于知道一个人了啊,现在我们对敌于他,甚是不便,一旦疏忽,恐被他暗算啊。”
徐晃听的一头雾水道:“你们在说啥么啊,韩馥、公孙瓒、张鲁和夏侯渊我听过,可马谡和诸葛亮还有那个司马懿是何许人也?”
刘弘又笑道:“公明不知无妨,再过个几年就知道了,而且有个徐庶,把曹仁杀的落花流水连他爹妈都不认识了,哈哈~”
徐晃闻言,亦忍俊不禁道:“哦?要是这样甚好啊。”
“嗯,现在当务之急乃是拿下弘农,如果能让张归于帐下,那才是好事啊。”刘弘说道。
第二日,刘弘命人发军贴招兵,凡入军者得军饷翻倍,于是刘弘本军加上降兵和新入军者,总共近万人。
第三日,刘弘出兵弘农。
却说郭嘉一方,休整已有数日,准备出兵襄阳,突然一名将军入帐,急急说道:“我军探知襄阳收军乃是吕布,以陈宫为谋士,竟用我们以攻为守之法攻来!”
那来将原是李典,郭嘉闻言大惊道:“若如此,我军不如早退。”
帐外一将闻声而应道:“为何退?吕布乃有勇无谋的匹夫,陈宫虽有智谋但来的很慢,就是发现了,吕布也不一定能采纳。”
郭嘉闻声,问道:“来者何人?”
那人进帐,只见手上提着一人头,郭嘉大惊道:“竟是黄祖人头,你乃何人?”
魏延笑道:“我乃魏延,字文长。特来献黄祖人头。”
郭嘉大喜道:“好,我暂且表你为偏将军,等归朝更有奖赏。不知文长对吕布和陈宫有何看法?”
对于赤兔马这一段写的很好,发来跟大家分享下~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关赤兔马的记载,但是何以称为赤兔马却没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其实这是误解。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各类动物赋予了某种精神和品格。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怯懦、弱小的象征,虽然它跑得很快,但是,它的跑总是与逃跑有关。可以说,兔子丝毫无英雄气概。用兔子来比喻好马,有损马的形象。兔子跑得虽然快,可是论速度是不能与马相比的,别说好马,就是一般的马也比兔子快多了。那么,赤兔马的“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国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头。从现代马的体质看,兔头的马,多是重型马,其特点是身体强壮,力量大,也是马中最为高大的品种。从赤兔马的颜色看,当是枣骝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这种颜色正是现在中亚一带草原马的典型毛色。从赤兔马的毛色与头相看,这是中亚一带,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西域地区所产的马。我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出生在西部。“赤兔马”即兔头的红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这赤兔马全身火炭红,没有半根杂毛,但除了脑门的一块白色“月芽”状。据说只要骑乘之人往。这里拍一下,它就会像飞起来一样奔跑。真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良驹。它一生有四个主人。董卓和曹操只不过是把他当成收买人心的物品而已。至于吕布对它就像嫖客。对妓女一样,一到有战事,就用它冲锋陷阵,一到没事的时候就丢在一边,但赤兔马的职业素质还是很高的,一直没有怨言。到下邳围城时,有人牵走它,以它的神骏完全可以挣脱,但它没有,因为它受够了作为神物而被俗人冷落的感觉。终于在许昌他遇到了一个足以让自己终身受其驱驰的人,他就是关羽。关羽第一次骑乘它还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后来它看到关羽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好个大丈夫,光明磊落。那吕布见了赤兔也动心,但却是杀自己义父来得到它。同样是武将的关羽当然也喜欢骏马,但他的目的却是旧主,这个人真是忠肝义胆!终于赤兔马开始了自己盼望的光辉奔腾!白马,文津的蹄印,五关和黄河渡口的骏影,长沙的嘶鸣,樊城的驰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过是两种在自己领域的相同实力的并列罢了。毫不相同的性格和人(马)格终究是不合适的。赤兔宁愿和青龙偃月刀形影不离。但是主人遭遇了“走麦城”的窘境,赤兔马决心与主人共进退。城中粮草已尽,它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但是它已经决心背负主公脱险,哪怕是自己落进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赤兔马驮着一代名将夜走临沮小路。传说潘璋带五百人埋伏,他估计自己的这点人难以捉住“万人敌”的关羽,于是事先在杂草中准备下七道绊马铁索,又怕赤兔马神骏,认出铁索,就在前六道上染上和草地一样的颜色来迷惑它。但最后一道因为染料不够,就没有染,他觉着六道绰绰有余了。赤兔马驮着到了关羽到了,吴军拉起第一道索,赤兔轻松越过,吴军拉起第二道,赤兔再次躲开,接着连跳三道,潘章已经吓的面无人色,但赤兔已经三天没进食,它真的累了,当第六道索起来的时候,赤兔已经达到了作为一匹马的极限,但它知道这是最后一关了,过去了主人就能脱险!于是它长鸣一声,犹如龙吟虎啸,前蹄抬起,竟然又过去了!可当它刚一落地的时候,最后那道没有染色的绊马索起来了,赤兔原本想再次发力,但就在这时,那铁索的反光刺到了赤兔的眼睛。赤兔感到天旋地转,但它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他奋起神力,企图越起,但是天上似乎有万钧之力在压着它,地上似乎有无数的绳索向下拉它,苍天已经不允许它再次奔腾了!赤兔马在悲愤和痛苦中轰然倒地,一代名将也落马受诛!关羽死后,赤兔马拒绝进食,活活饿死。因为它悲愤,他要去控诉上天为什么不让它再次越起!因为它怀念,他怀念主人关羽,它要去追随他!因为它没有了希望,它知道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自己去驰骋了!
急求收藏推荐~参加作品调查~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