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_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2 / 2)

——徐娟

很多妈妈发现,孩子到了两三岁,开始变得越来越任性了,如果一件事情不如他们的意,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他们就会任性地大哭大闹。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也见过?

刚让宝宝睡下,不知什么原因,他就生气地爬起来,跺着床大哭大叫;

孩子洗澡的时候非要玩玩具或用瓶子玩水,说了好几次,就是不听,还把水弄到我们身上;

到了超市,见到什么就要什么,不听大人的劝说,大人说他两句,他就坐在超市的地上打滚;

早晨起来,赖在床上不起来,好不容易穿上衣服,却为吃早餐大闹脾气,不喝牛奶,非要喝豆浆;

……

妈妈看到孩子这样一定非常生气,可通常又没有办法,如果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他们会一直哭闹下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我们让步,否则孩子“倔脾气”一上来,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妈妈们苦恼地说:“我们家孩子,好起来特别乖,闹起来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真是太任性了!”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如此任性

孩子的任性是一种不良的性格,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的所为,另一方面是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系。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常常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迁就纵容他,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想要的就能得到,得不到就采用哭闹的方式达到目的。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几种情况,都是平时我们对孩子太过纵容,让他们习惯性地认为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大哭大闹。

◎父母要端正心态,懂得纵容的危害

其实,我们给孩子自由,不等于让孩子放任自流。我们只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包括无理要求。而且,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无礼,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合作。另外,孩子学会了用任性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在长大之后也会用这样的方式与人相处,必然会遭遇很大的挫折和打击。

我们可以满足孩子一时的要求,却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当他的贪欲越来越大之后,会不择手段得利,甚至走入犯罪的深渊。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应允孩子不停的索求。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自私的暴君。

我们要知道,纵容孩子,不但害了孩子,还会让我们丧失做父母的权利,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和回报,他们还会变得越来越不尊重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摒弃“孩子还小,他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一些坏毛病大了就自然会改”的思想,不要对孩子过分纵容,不然,孩子一旦养成坏习惯,想改就很难了。

◎孩子不应该得到的就不该给

限制孩子的物质。包括孩子在内,人的物质是无止境的,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控制他们的物质。孩子正当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慷慨满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对于不必要、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会说“不”,同时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让孩子知道不满足其要求的原因。假若孩子哭闹不已,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任他哭闹,不理睬他,让他知道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因为感到无趣而停止任性的行为。

我们还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两三岁的孩子,只靠讲道理是不能完全让他们停止任性的,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任性,不喝牛奶,偏要豆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今天只有牛奶,要喝豆浆只能等到明天。”如果孩子还是哭闹,我们就可以把早餐收起来,不再让他吃。当孩子饿了,我们就要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不会挑食闹脾气了。

适当确立家庭规则。每一个家庭都要设立一些家庭规则,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吃糖不能超过两块,一天能看1个小时的电视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规则。当然规则不能只约束孩子,这些家庭规则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遵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特别提醒:

两三岁的孩子正在学习自我管理,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合理的要求我们尽力满足,孩子不应该得到的一次都不能给。这是对孩子负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遇到难题不退缩,

让孩子体验坚持不懈的成就感

经常体验挫折感的孩子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因为害怕再失败,所以对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产生畏缩退避行为。

——许传利

妈妈们经常为孩子不能坚持做完一件事而苦恼。

一位妈妈说:“我家孩子3岁半了,遇到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事就不愿意做下去了。比如孩子玩拼图,开始挺感兴趣,拼着拼着遇到难题了,就会生气地把拼图扔到一边。孩子不爱动脑筋,也不能坚持到底,我该怎么引导他?”

王淼的妈妈说:“一次,我家淼淼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写到下面的两个‘水’字他不知道怎么写了,最后他把写名字的纸一撕,哭了起来,再也不肯写了。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安慰他?”

面对困难,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转移或者隐藏情绪,他们对于不满意的情况不愿意忍耐,容易出现哭闹等反抗行为,不能坚持到底,比如凌凌每次玩积木不小心弄倒了就不肯再玩了;看故事书遇到不会的字就不往下读了……诸如此类的表现还有很多。如此发展下去,将来在前进的路上,孩子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在追求自己设定的目标的时候,开始可能有很大劲头,遇到难题就会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而且在行动中容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坚持不懈

孩子做事爱放弃,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来分析。两岁的儿童专注时间最长只有5分钟,三四岁的孩子能达到10分钟。所以,我们不能性急,不能用大人专注的特点与孩子比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