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更正:前一章歼天自摆乌龙,将合肥划到了孙坚的地盘里,其实合肥应该是在袁术的地盘里,后来归于曹操,孙氏政权累次进攻合肥而不可得,成为江东一大心腹之患,特此更正,将前一章的合肥全部换成建业!歼天地理知识不是很扎实,闹了个笑话,惭愧!今后必定加倍谨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呵呵)
夕阳西下,日落黄昏,一抹血红色的夕阳余辉透过乌云洒照在建业城下,映照在整个战场之上,将一切都染上一层让人心冷的暗红色。
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建业城下,覆盖了老大一块区域,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几匹仍然活着的战马茫然的缓慢游荡在战场上,身上也是血迹斑斑,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大地上仍然燃烧着熊熊战火,滚滚浓烟冲霄而起,升起,纠缠,然后四散,人的生命是不是也像这硝烟一样,转瞬即逝呢?
惨烈而残酷的建业攻城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不死不休!
率领众将巡视城墙,孙坚粗犷的脸庞上交杂着愤怒和黯然之色,高大巍峨的建业城,在纪灵连续三天的疯狂猛攻下,也已经变的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到处可以看见坍塌的砖石,地面,墙面被鲜血染成红色,到处可以看见死状凄惨的士兵,断手断脚,睁着无神的眼睛,盯视着天际,仿佛在质问:为何要给人间降下战火?为何人们非要战的血流成河,死伤无数仍不肯罢手?
无解的问题!
仍然活着的士兵,本该担负搬运尸体,清理战场的责任,可是他们一个个软软的靠坐在墙边,满身血污,睁着的双眼透着彻骨的疲惫之色,而闭上眼睛的,若不是还有一丝呼吸,与死人无异。
见孙坚及众将到来,一众小兵挣扎着欲起身行礼,摇摇晃晃的站起,有伤重的小兵起到一半又无力的倒下,痛的呻吟不止。
“不必行礼,都休息吧!”止住小兵们的行礼,孙坚扭头对跟在身后的韩当说:“调预备队上来清理战场,让他们休息一下吧。”
“是!”韩当答应一声,转身亲自去指挥预备队的兵卒打扫战场,加固城墙,为下一次防御战作着准备。
回到府邸,孙坚长出一口气,眼神中溢出丝丝杀气,显然愤怒到了!
“黄将军,今日损伤几何?”
被问到的将军名唤黄盖,字公覆,也是孙坚创业初期的四大部将之一,正是他负责今日的城墙防御指挥。
“主公,纪灵那厮分兵四门,不分主次,死命攻打。我军兵力本就不足,分散至四门防御更是捉襟见肘,今日,又折了3000多人,但敌军死伤至少是我军一倍。”
“哼,纪灵有10万大军,他倒耗的起,可我们……公覆,城中兵马还剩多少?”
“不足2万,其中伤兵占了一半!”
袁术派遣纪灵率10万大军来犯,着实让孙坚怒不可遏,不顾部下劝阻,性如烈火的孙坚亲自扮演了先锋的角色,亲率精兵2万驰援建业,命程普统率大军随后进发。
可是孙坚着实低估了纪灵,虽然是一莽夫,但是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纪灵还是懂的,探得建业城中兵马不到3万,而且孙坚本人就在城中,纪灵果断分兵,狂攻建业四门,务必在援军到来之前破城,生擒了孙坚,若能建此奇功,自己名扬天下成一代名将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办法虽然稍嫌无谋了些,可是效果却是出奇的好,孙坚军疲于防守,左右支绌,毫无还击之力,让纪灵放下一切顾忌,放心大胆的攻城,让孙坚愤恨不已却无可奈何。
“公覆,程将军的大军还有多久才能赶到?”
暗叹一声,黄盖知道主公也开始后悔轻率抛下大军跑到建业城来受罪的行为了:“主公,程将军,最快也得三日后才能赶到!”
“为什么这么慢,他……”说到一半,孙坚也知道自己理亏,缄口不言,当初正是自己等不及军队集结,带了两万人就日夜兼程的赶来了,程普集结大军,迤俪而至,能三天之后到已经是很快的了。
“呼,三天,我军还能撑三天吗?”呼气自语,孙坚的脸庞上有了一丝彷徨和犹豫。
“这……”从未看到主公有过如此低迷的神情,黄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父亲毋忧,儿有办法!”孙坚身后一年轻小将突然说话。
“策儿?汝有何策?说来听听!”似乎对这个儿子颇为期待,孙坚热切的问道。
说话这员小将年约20,身高臂长,面如美玉,剑眉星目,英武异常,顾盼之间竟自有一番与年纪不符的成熟和威势,正是孙坚最喜爱的长子――孙策,字伯符,孙坚常对身边众将说:“我儿勇武,更胜于我,我死之后,他必可承继我之大业,保我江东,横行天下,汝等当善辅佐之!”孙策学武天赋惊人,仅20岁武艺已经十分高强,军中无敌,只有父亲孙坚能稍胜他一筹,认识之人无不惊叹。
“父亲,那纪灵欺我军兵少,不敢出城与他交战,必轻率无备,儿今夜亲率一支精兵,趁夜出城,劫他营寨,必可杀他个出其不意,震慑敌胆!”
“这个……”虽然心中认可了这个计策,可是孙坚不愿让儿子出城冒险,犹豫不绝。
“父亲!”似乎知道父亲心中所想,孙策跪地请战:“儿习武十多年,武艺已成,所欠者惟有历练罢了,今儿请缨出战,必立战功而还,若有差池,儿有何脸面再做您的儿子?”
有感于儿子的豪气,孙坚放声大笑:“我儿勇气可嘉,不愧是我孙家儿郎,好,为父给你三千精兵,今夜出城破敌,不要失却我孙家勇武之风!”
面露喜色,孙策向父亲叩头行礼,随即起身大笑着跑出,自行点兵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