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风剽悍,女子寻常出门上街者大有人在,夫妻双双进庙上香的也不是没有,但像她两人这般说说笑笑,登山望水,寻常漫步也亲亲腻腻混不避嫌的毕竟在少数,艳羡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两人一概置之不理。
这一日陇州细雨不断,凉风飒飒,两人只从街上零星开着的店铺里寻了些吃食便回了客栈,她两个都受过冻伤,天寒起来着实难受,紧紧挤在一起浸在热水里,舒服地直喘着气,一个帮一个清洗,最后这沐浴也成了嬉戏,水凉了才出来。
两个人相互搂着挤在一起,窗外是萧瑟雨声,刷地树叶瑟瑟的响,客栈大堂里有人喝酒,一阵一阵猜拳声混着说笑声,偶尔有人进来,小二殷勤的迎客,一切声响混杂着,俗世里不可多得的喧闹与幸福。
宁慧歪过身子搂住流景的腰,“我忘了一件东西,你等着。”她从贴身的包袱里拿出旧日那件抹胸来,流景心里暖洋洋的,接了,凑近闻一闻,似乎都带着宁慧身上那股幽幽的香味,轻轻笑了。
“我帮你穿着,再也不许脱。”
“不能洗么?”流景也极温柔。
“再做一件给你。不如就绣连理之枝。我女红极好,小时候姑姑常夸的。”宁慧脑袋搁在流景臂弯里,手指将两人的头发缠缠绕绕,拧在一起,再分开。
“那自然好。”流景应了,想了一想又道,“雷乾将军威名远扬,我想,我想……”她见宁慧没有言语,便接着说下去,“我想跟着他,历练历练。”
宁慧听了似乎是不以为意,闲闲道,“打打杀杀的,不过那么回事。”流景听她这样说,便知她不愿意,闷了许久,也没说话。
若是以往,不管她愿不愿意,只要是宁慧的命令,她只有恭敬称是。
如今还是如此,她还在心里深处觉得唯宁慧之命是从,宁慧不愿意放她跟着雷乾将军,那她是侍卫也好,跟秋红一样做个侍婢也好,随便什么都好,跟在宁慧身边,她总是愿意的。
却不知为何总有点委屈。
两个人并排躺着,许久没有人动,也没有人说话,只余外面的嘈杂隐隐传进来,像是吟唱一般,合着雨声,格外惬意。
流景躺着躺着,微微有些困意,她就着那个姿势眯着,觉得脖颈里有点痒,抬眼一眼,宁慧揪着一缕头发正小心翼翼往她脖颈里凑,她不由笑了,“干什么?”
宁慧紧紧搂着她,“你别不高兴。”
流景愣了一下,这倒从何说起?宁慧微微瞥了下嘴,“我不让你去,你终究不高兴。”
流景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方才确然有点委屈,但她并不是心有所感就凄凄哀哀的人,早都过了。只是宁慧这般说起,她终究有些受宠若惊,“我自然听你的。”
“因为我是公主?”
流景被问得呆了,不知如何回答,是也不是,便老实地点一点头,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也不是非去不可。我只是……”
建功立业?能搏点功名在身,好与宁慧并肩而立?
倒也不全是。早在安定县时就听薄言说起宁慧在军中种种,虽然立场不同,薄言对宁慧颇有不满,但心里终归还有几分敬重。
自己呢,过了十几年行尸走肉的日子,除了杀人放火,似乎也不会别的,就连薄言手下做个先锋也做不好,还被薄言打了一顿,她自然希望能和宁慧位置相当,那倒不是说她要封个一等将军站在宁慧跟前,只是不想单单只是如此。
她确实武艺超群,可在军中,她敌得过十人五十人一百人,终抵不过千军万马。
也许只是想,宁慧在军中颇有地位,她也能助她一臂之力,那就最好了,而不只是单打独斗时逞凶斗狠。这是战将与江湖流寇的区别。
可这许多弯弯绕绕的,她半天也理不出个头绪来,更别提能跟宁慧说个头头是道,十分恼恨自己言语匮乏,不善陈述,不由重重叹了一口气。
宁慧撑着身子坐起来,握了流景的手轻轻摩挲着,明眸轻转,落在流景脸上:“如今不是在王府,我也不是什么你的主子,我的话,你大可以不听的。”她不知想到什么,笑了一下,“若我做的不好,你也可以发脾气,闹性子,这都无妨,我自会来哄你。”
流景听得脸都红了,她想象不来自己发脾气闹性子的样子,也不敢想象宁慧软语温言来哄她的情景。
“我确有私心,一是想拘你在我身边,二是雷乾治军严谨,手段狠辣,自家儿子都下得了狠手,何况你是我身边的人……我,我自然舍不得你。这是我不对,你别生气。”
流景哪里还有气!只是急着剖白,“我不怕吃苦,但愿能学的真本事,能,能,能供你驱策……”她不比宁慧说这些话也一本正经神色不变,声音低了下去,微微咬唇。
宁慧看不得她这一副小女儿的娇羞样儿,早凑过去亲她,含混不清地叮嘱,“受了伤不必撑着,一定得告诉我。”
“嗯。”
“雷乾若故意为难,也只管告诉我。”
“嗯。”
“白日得空要来看我,夜里得空也得来看我,”
流景笑了,搂着她轻轻翻身,已将她困在榻上,“还有什么?我一并答应。”
“这里。”宁慧指着自己额头,“这里每日都要亲。”她说情话向来镇定,除了脸红,别无征兆,这次实在露|骨,脸红之余,难得羞怯地别过了目光。
锦衾难遮,钗滑鬓坠,娇声轻轻,一室春色。
作者有话要说:好想再看一遍康熙王朝。好想收到很多评论。
☆、怨眉愁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