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进京代表,临行表示决不负众望,将以死相谏,争回主权。密昌墀写下遗书:“争路不得,当以死殉,愿葬大别山上,书‘丹心照千古’为墓碑。”大别山即汉阳龟山别称。密昌墀为湖北嘉鱼人,湖广咨议局议员,在山西徐沟县任知县时,人称“密青天”,刚正不阿,铁骨铮铮。张伯烈系随州草店人,留日学法律。他对学友陈亚东说:“此行吾誓以死争,君能继之乎?”陈亚东沥血表态,慷慨应允。
王义成为大家义气感动,赠盘缠一千两,并当场挥毫写了这样四句励志:
主权存亡系路权,国人精神托三贤。
长江大河化美酒,但待君等奏凯旋。
三位代表到北京,写了折子请都察院代为上奏,光绪批转管理铁路的邮传部。于是,张伯烈等又到邮传部据理力争。邮传部长为盛宣怀,觉得修路所需银两不是小数,需得慎重。自冬至春,双方辩证几个月也决断不下来。张伯烈血气方刚,对这般拖泥带水做法,十分愤慨。一天,他写封信留在寓所告知同伴:今天如若得不到明确答复,我就死在邮传部算了!他怀里揣把锋利刀子,寻到盛宣怀住宅,就那么光屁股坐在门前,任料峭春寒里风吹雨打,端然不动。密昌墀、刘心源回来看见张伯烈留言,全伤心地痛哭起来。他们赶紧到邮传部官邸照料张伯烈。这时,张伯烈两眼尽肿,流出血来,泪尽声嘶,仍伏在地上不停哀嚎哭诉,只求保持国家主权。密昌墀说:“老弟不要激动,从长计议,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张伯烈回答:“我已说过,如有不得,请死不归!而今只托付诸位,我尚有老母逝世未及安葬,伯烈若不能生还,请为伯烈尽孝而已!”说完,张伯烈从怀里掏出利刃搁在自己颈脖上就要自杀,仓促间,人们抢夺不及,七嘴八舌好言相劝,他不以为动,只向邮传部大声呼叫:“盛大人,我数三下,你若不答应,张伯烈这腔热血洒在你门口了!一、二、三……”他“三”字刚出口,不知从哪里飞来拳头大鹅卵石打在手腕上,“当”地一声,刀子落在地上了。张伯烈手脚并用,准备挪拢拾起刀子,不想,一只穿绣花鞋的小巧脚儿踩住利刃。他抬头一看,是位年轻姑娘,还没问她为什么?姑娘厉声斥责道:“大丈夫既受汉皋父老所托,任务没有完成,怎能就这样轻易了结自己性命。这样做不是太愚蠢,太让人失望了么?”说完,用脚后跟将刀子扒开,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人们趁机藏了刀子,去扶张伯烈,好言抚慰。但张伯烈以头撞地,血流满面,仍高喊:“大丈夫一言既出,当以我热血书国魂,请各位能成全我啊!”见到这样悲惨情景,所有人无不痛哭流涕。
这时,大清银行汉口分行经理黎大钧车驾恰好路过,十分感动。当即在湖广会馆召集湖北同乡商量,到会者数百人之多,众口一词支持汉商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行动,起草声援公呈,由湖北籍贯在京官员40余人联名直接递送邮传部。
最终,邮传部“鉴其诚,批准湖北商办铁路”。维护路权的斗争胜利了,三位代表凯旋归来。大汉口万人空巷,各界人士敲锣打鼓,举着彩旗,自发到大智门车站欢迎集会。车站前有洋鼓洋号军乐团作仪仗队,欢迎英雄归来。有人这样写诗歌颂道:
“一声汽笛火车来,代表争将路款回。军乐杂陈彩旗扬,凯歌高唱殷如雷。”
义成则专为张伯烈写了首竹枝词:
“今日凯旋我贺君,碧血忠魂映三春。汉皋从此增颜色,公是执笔第一人!”
湖北争回路权的壮烈斗争极大鼓舞全国人民,远在上海的刘长荫也写信刘歆生:三楚父老精神感人,连洋行买办也敢于向东家叫板,这是上海买办们难以望其项背的呢。
自然地,张伯烈这个留日莘莘学子,成了大家心目中英雄。然而,其后的情势让他十分悒郁。当商办铁路协会开会集股,军士陶埙臣当场以刀断指写血书劝人们集资,人心踊跃,群情振奋,纷纷解囊,于是,成立“湖北商办铁路公司”,推举黎大钧为总理,股款交大清、交通两银行保存。不料,大伙正在兴头,有人以一己私利奏请全国干路收归国有……各团体一腔热血顿成梦幻。
这天,他漫无目的遛达着,忽听有人喊:“书呆子!”初始,张伯烈并不以为意,而叫唤声却一直朝他喊来,不由转头看去,是位穿和服的日本姑娘向他笑着呢!姑娘上前深深一鞠躬,问候道:“张伯烈君,您好啊!”见他面露诧异,嗔道:“你忘了?是我救你一命呢!”
张伯烈终于记起邮传部前一幕,难为情地笑了:“谢谢了,你竟然是位日本人?”
“日本支持中国正义行动的,大有人在啊,孙逸仙先生同家父很要好呢!”
短短几句,张伯烈得知姑娘叫寿山庆杏子,住日本租界,其父系寿山株式会社董事长,经营皮革,在汉客住多年,同情中国革命,与孙中山交往颇深。
“你怎么称我为书呆子呢?”这问话让姑娘用手背捂嘴嫣然一笑。
“还嫌不呆!做事情遇上一点周折就去死,能干什么哟!”
“唉,干什么?嘿,到头来不过为谋私利的人奔走呼号一场。”
“你没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
“贪官污吏败蠹朝政。”
“大清康乾盛世不也有鳌拜、和等大贪官、大蛀虫,为什么败坏不了朝政?”
“……”
“这说明房子本身朽了,再怎样维护,怎样修饰也延长不了它寿命。”
“杏子小姐,依你看,该怎样办呢?”
“把朽房子拆掉,再建一座新大楼!”
瞧杏子秀雅文静,温婉可人,议论却不同凡响,张伯烈大跌眼镜,刮目相看。不由同她热烈讨论开来。两人边走边谈,不觉来到长江边一座二层洋楼前,杏子说,这就是我家,张先生愿否小坐片刻?年轻的留学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杏子父亲穿西装戴眼镜蓄八字胡,待人很热情。
“听杏子说过先生在北京的爱国壮举,但是,光凭一腔热血还不够。”接着,以自己国家改革进行论证:1854年以前,我们好长时期闭关锁国,结果,也在美国坚船利炮之下订过城下之盟。国人深感屈辱,积极反省,终于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强国富民之路。你们中国更不同,满清入主,本来就是落后的文明征服先进的文明,属历史悲剧。开始创业的清室统治者,为收买安抚民心,还能融入中华文明。统治巩固后,保守本性显露无遗,而世界又在飞速前进,哪有不落伍挨打的道理。现在洋务派所谓改革,不过是想维持本性的“保守疗法”。中国要想复兴,唯一途径就是造反革命,打倒腐败无能的政府……
寿山父女这次同张伯烈的谈话,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从此,他常出入日租界,与他们探讨中国的前途。寿山先生认为:自西方列强入侵汉口,辟租界,开洋行,掠夺低价原料。然而,近代汉口依靠九省通衢地理优势和近五百年商业文化积淀,早凝聚了自己的精神和骨气。正是这种精神支配下,群英荟萃的各界精英们采取兼容并收的策略,学西方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使汉口出现中国独一无二的租界和华界二元同步发展的格局,汉口也因此成为近代中国极具魅力和影响的城市。中国不是有句古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汉口当代这种精神实际是三楚精神的弘扬。我很看好武汉这地方,深信未来中国的曙光当从这里升起。
张伯烈在寿山革命思想熏陶下,进步很快,原来,寿山是受孙中山委托来汉口宣传革命的。没多久,经寿山介绍,张伯烈认识王厚华,秘密加入共进会。这期间,他同杏子互生爱慕,两情相悦,形影不离。
不料,这年秋天,杏子母亲陡然病故,寿山父女要回日本料理丧事。
张伯烈在邦可西餐厅设宴为寿山父女饯行,这餐饭吃得很沉闷。席间,除了给寿山父女布菜揖让声音,再没别的话语。
八点,寿山父女到底告辞了。她不让他送,但张伯烈坚持一道走走。寿山理解年轻人感情,让两人慢慢聊着,自己先行上船。
“杏子,如果不是最近形势紧张,我真想同你一道去日本啊!”
“听你!声音都哽咽了,又不是生离死别。我只热望来年再见面时,我俩徜徉在一派春光灿烂的风景中。”说着,姑娘唱起一支古老和歌:
江水滔滔似我情,
江风絮絮似我心,
若向樱花问消息,
听取长崎八云筝!*
歌声婉转凄美,如诉如泣,及至唱到最后,她也唱不下去了。
这时,轮船汽笛响了,杏子偷偷揩拭眼泪,强打精神,说:“爸爸在船上招手催我呢,你回吧!”说毕,快步踉跄而去。
伯烈一路追着,刚到江边,船已离岸。寿山父女伫立船舷向他频频挥手。
站在江风中,他目送轮船远去,直到船灯融入波光星影之中……
*注:八云筝,日本一种二弦琴。古有神“须佐之男命”,斩妖龙,妖龙八首化云飞起,后人以“八云”为乐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