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当众询问了,俗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于是只留赵嬷嬷梳洗,让芍药先去准备早饭了。
夏蘼的头发虽然还不太长,却感觉比起当日她来的时候,黑了不少,也有了光泽,赵嬷嬷轻轻地一梳梳到尾,很顺畅,“主子的头发越来越好了。”
“嬷嬷昨晚去见谁了?”夏蘼看着铜镜里的人,突然很直白的问道。
赵嬷嬷手顿了顿,“一个故人。”
“那是我爹的住的地方吧?听闻翊乾宫当年的人基本上都被杀了,还有什么故人?”夏蘼扭过头来,看着她,“我虽年少不懂事,可架不住身边那么多想我死的人,谁知道下次我从别人嘴里听来的是什么话,嬷嬷还是告诉我的好。”
赵嬷嬷叹了口气,放下梳子,说:“宫里拜高踩低是常态,凤后过世后,老奴独自带着主子,那樱桃和吉祥是个什么样的主子也清楚,时常靠故人接济,才得以将主子带大,哪怕如此却也没将主子养好,是老奴之过。”
说着赵嬷嬷跪了下来,眼里含着泪,“可是,老奴不希望主子知道那么多,从前只想主子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但祭祀一事后,老奴觉得圣上的态度太奇怪了,怕主子出事,便私自做主求故人相助。”
夏蘼听完后,想了想,“起来吧。”
赵嬷嬷这才起来,“老奴,真的一心为主,绝不会是那种背主求荣之人。”
去年冬日里内务府送来的炭质量差的很,量也不多。一烧起来就有很浓的味道,烟还特别多,可是后来却掺杂了少许质量好点的炭,整个冬天下来,竟然还能过去,那个时候夏蘼就觉得应该有人暗中相助了。
更别说,偶尔能看得见的肉,当然白茗偷来的鸡这类的不算。
她没见过除了董美人和宋贵君以外的男妃,所以不确定是谁,但是那个人地位应该不会高到哪里去,好吧,听说这皇帝比较勤俭和念旧,宫里没几个新人,多数是潜邸出来的,登基十余年,就选了一次妃,真是楷模。
所以,赵嬷嬷的这番话,听上去暂时无破绽,夏蘼看了看她,打个感情牌吧,拉着她的手说:“得嬷嬷这话,我信了,若是日后嬷嬷骗我,我也认了!我只有嬷嬷了……”
“老奴绝不会做对不起主子的事!”赵嬷嬷心疼的揽着夏蘼,“老奴是府里来的,看着凤后长大,再看着他嫁给一国之君,生子,去世,说句犯忌讳的话,老奴是把您当亲孙女看的。”
“那您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夏蘼突然抬头,问她。
正文第十三章
“那您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夏蘼突然抬头,问她。
赵嬷嬷眼泪掉了下来,紧抿双唇,好一会儿才说:“圣上赐了杯酒。”
“何时?”
“宣武七年,农历七月十四。”赵嬷嬷叹了口气,“那夜凤后盛装打扮了一番,独自去了养心殿,老奴就站在翊乾宫的门口等他,他回来时还是坐着圣上的步撵,我以为平安了,他也朝我笑了,而后他照常去屋子里照顾您。谁知道,第二天您哭的不停,老奴推门便见他,安详的躺在床上。”
果然,不是所谓的病入膏肓,药石无医。
“宫里,可有什么没了爹的孩子,让别人养这类的?”
赵嬷嬷点点头,“原是有的,按理说主子那时将将过了周岁,应当有宋贵君来抚养,可是凤后去了以后,七月十五那日禁军将所有的人都带走了,只留下抱着主子的老奴,连樱桃和吉祥,都是后来分过来的。”
“你后来见过那些人么?”
“自是没有。”赵嬷嬷看了看夏蘼,“主子为何会问起这事来?这么些年……”
“我也不清楚,就好像在另一个世界又活了一遭,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有个声音告诉我该回了了。我就醒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骗你的,赵嬷嬷。
“莫言神鬼之论,终归主子平安便好。”赵嬷嬷再讲了些凤后当年的事情,听的夏蘼对那便宜美人爹很向往,奈何人已经没了。
然而,这件事,却在夏蘼心里留下一道疤,她觉得以后若是有机会,还是想要弄个明白的。
“那我爹家里是做什么的?没过问么?”一般送进宫的,能当皇后除了平民王后外,后面几个朝代,都是朝廷大臣之女,尤其是辫子朝,身份决定了地位,个别什么宫女爬上来的都不讨论。
一问道这里,赵嬷嬷又是沉默,夏蘼便知肯定还有问题,难不成是外戚势力太大?功高震主嘛。
“自从凤后去了,定国公辞去一切职务头衔告老还乡,一门上下全回老家了。”
绝、对、有、猫、腻!夏蘼半眯着眼想到!两人都沉默的空挡,芍药进来问:“主子,传早膳吗?”
民以食为天,夏蘼把所有的问题抛之脑后,吃早饭去了。
今儿的早饭是玉米粥,配着一点酱黄瓜,炒豆角,还有就是醋溜萝卜。
在五月的有些闷起来的天气中,这些算是清爽可口了,所以夏蘼一下子吃了两碗粥,看的赵嬷嬷很是满意,好不容易将小主子养大,虽说不比那两位,如今看起来却也是很水灵的一个模样了。
她发现白茗越来越勤奋练习了,那真不是吹的,而且没有丝毫的拖延症,不会说今天我稍微多睡一会儿,然后中午太热先休息下什么的。
“阿辰,你是不是刺激她了?”趁着人都不在的时候,夏蘼偷偷的问。
阿辰蹲在梁上,轻飘飘的说:“事实就是她不如我。”
想起被打击的自己,夏蘼觉得还是去看点书吧,既然武的不行,那来点文的吧?总不能什么都不会,那在这里岂不是两眼黑的感觉。让阿辰带路,她去了主殿那边的书房,没有钥匙怕什么,有人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