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更为狂烈的风吹过来,将队伍吹散,人像是进入太空行走,飘了起来。白晶晶和张轻扬就近抓住一块巨石,才勉强站稳脚。过了一会,风却突然小了,万籁俱静,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时,他们已经站在台风眼里面了。
这是白晶晶第一次站在台风眼里,那一瞬,只感觉天好晴,太阳好大,这种感觉奇妙极了。台风眼恰恰是台风最温柔的地方,这或许让人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正印证了那句话:风暴中心最平静。
他们匍匐在地上,迅速架起摄像机,拍下了第一组画面。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各个类型人类文明型制的诞生,盖源于挑战——应战的生存激活。灾难固然可恶,但也应该看到,正是灾难的长期挑战,铸就了人民的无畏精神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夜色漆黑中,风雨咆哮,道路坎坷,战士们徒步缓行。候勇带着一队战士到达沙埕镇的时候,台风已经停了。雨还在下,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海堤决口,渔排漂散,船只损毁,屋舍坍塌。大小树木尽数折损,路边村民瓦屋无一幸免,一片狼藉,满目苍夷。
一个村民向他们跑过来,激动地说:“部队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他又拉着候勇的手,说:“首长,快,那边有房子倒塌了,有五十多个人被压在了里面,快去救救他们。”
村民边跑边带着哭腔介绍:“本来,这是咱们村最牢固的一栋楼房,前几次台风很多人都躲在里面,现在全塌了,50余多条人命被埋在里面。”
候勇安慰道:“老乡别急,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把他们救出来的。”
展现在战士们眼前的,是一堆瓦砾。偶尔,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呼救声。这声音像是一道道无声的命令,敲打着战士们的心。无所谓生死,无所谓荣誉,无所谓亲疏,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埋在里面的人,是他们的同胞,是他们的亲人,一定要把他们救出来。他们强忍着悲痛冲了上去,没有工具,只能依靠双手挖掘,砖头、瓦片、塑料板、木条……横七竖八的杂物让他们心急如焚。
候勇和另几名战士腰上绑着绳索钻进了废墟。几分钟后,他救出了第一个幸存者,人群中顿时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这是一个不足一岁的男婴,他的母亲用身体护住了他,而她自己却死了。第二个也是一对母子,母亲拿着半块蛋黄派,另一半孩子还未咽下……似乎,一把把锐利的尖刀在他们的心头划开一道猩红的伤口,泪水无法隐忍。但是,大自然不相信眼泪,灾难还在继续。第三个、第四个……一个个幸存者被救出,一具具尸体被拖出来。
一个脚印一身汗,一片土地一片血。
战士们看惯了流血时,血再不能感动人了!
战士们看惯了生命突然离开时,他们再没有悲痛了!
战士们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快些!再快些!
“不好。”旁边的老乡大叫一声。
不远处的海平面上,一条清晰的水柱再次形成。“桑美”没有走,它只是从海上重新积聚了一些能量和水分杀了个回马枪。
“快,快出来,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一旁的村民惊恐地大声喊。在这里,流行一个谚语:“台风不叫大,回南才叫大。”他们太明白台风回南意味着什么了。
候勇和几名战士同时被拉了出来。候勇趴在地上,怒视着后面的战士:“快松开绳子,里面还有人。”
战士流着眼泪说:“营长,大风马上又要来了,赶快撤吧。”
候勇看了一眼海上,水柱正在快速靠近。在一刹那,他又听到了里面呼救的声音。他大声吼道:“我命令你,快松开绳子。”
“不。”战士强硬地说。
候勇双手无奈地拍打着地面,哀求道:“大风一来,下面的人必死无疑,求求你,让我再进去救一个人。”
战士哭了,在场的人都哭了,战士犹豫着松开了绳子……
台风在瞬间超过19级,“追风小组”的测风仪完全失灵。刹那间,狂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万物为鱼肉。倒塌的房屋仍在瑟瑟发抖,像是正在经受一场空前大地震,摇晃,塌陷,翻滚,砖石在空中四处飞旋。
“营长!”战士们哭喊着冲向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