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创作指导_小贼备忘录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网络小说创作指导(1 / 2)

来源:龙空一、读者的角度

「我很高兴与普通读者意见一致;因为,在所有那些微妙高论和鸿博教条之后,诗坛的荣誉桂冠,最终还得取决于未经文学偏见污染的读者们的常识。」

──约翰生博士

「普通读者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阅读,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一切都是本能的指引。」

──维吉尼亚˙伍尔芙

普通读者的多数意见,往往是声音最小,却也是力量最大的。他们不见得会发表什么高论,却会静静地做出判断与选择。他们虽然不发言,却也是他们养活了书籍的作者与出版商。掌握他们的心理,尤其他们多数人的心理,是大众小说作者的梦想,也是绝大多数小说作者所无法忽视的课题。

关于掌握其心理的部分,我打算另开专着来说明个人的看法,在此,仅想就自己对网络小说的一些观察,提出一些我观察到的现象与感想。

首先,网络上的作者似乎是值得同情的一群,由于大部分的读者就算读了,也没有发表响应的习惯,因此他们往往并没有获知自己作品影响力的管道。这与公开贩售的作品有显著不同,公开贩售的作品,至少还可以由销售量而推知反应,而网络作者却不可能。事实上,网络作品会引起热烈讨论者,除了少数在联机故事板引起众多共鸣的成功作品外,大多数分类小说板的作品,都陷在这种困境里面。能够形成讨论串的,反而是作品中有问题被人家抓到而引发争辩的情形比较常见。

是因为写得不够好吗?也不能这样说。要求读者响应内容丰富的评论,比请他们花钱买书也许都还要难些,就算对联机故事板那种信箱被灌爆的成功作品而言,真正认真对它们做评论写感想的读者仍然是珍贵且罕有的,这点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然而,这却是读者的权利,他们肯花时间看,就不错啦!

于是,我在认知这点后,进一步观察之,又发现一点:作品中有没有问题,被抓到与否,虽说在网上会掀起一阵波澜,却也会很快地消灭,大多数读者所重视的,其实仍然是直觉与感性,「故事好不好看?」是他们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其它的训诂与考证,故事合不合理矛不矛盾,倒是次要的东西。这种现象,虽也有些读者曾经提出,可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对它详申论的时间与精力,故往往被当成灌水文章砍去,这是很可惜的一点。

参与争论的人反而是小众!

当我决定为这个结论大声疾呼的同时,其实内心的冲击是很大的,因为我也是小众,可是我却没有办法阻止自己去相信:这的确是个事实。习惯于我们板上生态,习惯于目前模式的讨论者们哪!你可知道,自己不知不觉已陷入了一种小众的思考模式吗?

如果一个作者想走大众的路线,我所想到的唯一方法,是跳脱争论与过多考证,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用来接触大众化的书市、书籍、与媒体,然后尽可能以冷静的眼光,让自己成为读者,并做更多的观察。这会比争论、挑错、以及单纯地闭门造小说更来得有意义些。

然而,这却不是作者的唯一一条路,至少对于我们板上许多作者而言,都不是的。另一条新而宽广的大道,正开展在我们眼前。

二、作者的角度

野火,还在延烧。

不过,精金却也是在烈火中熬炼而成。

以下的讨论,尝试由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通篇论述,以一种旁观者的笔调为主,将作者的类型稍作分类。当然,没有任何一位真正的作者会完完全全属于某种类型,就跟没有一种真实气体是理想气体一样,但是,理想气体理论的价值并不因此减损,同样,将作者归类为几种范型来讨论,对本篇而言也有必要。

且让我们以一种在网上不可忽视的作者类型为开始:基本上,他们拥有「创作本身即为其最高价值」的崇高理念,除此以外,他们也注重资料的正确性、故事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并拥有对矛盾现象强烈敏感的逻辑性。于奇幻文学,这类声音以要求军事情节合乎现实,及要求魔法世界设定体系完整无缺陷为主;于科幻小说,则以具有相当科学背景,对小说中的科学叙述在意的人最具代表性。

这类作者,投注相当多的心力于自身的创作,外力很难影响或打断;作品的细节描述在他们而言,往往十分重要,甚至是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对别人的期望或许严苛,对自己的作品却也会要求,那些没有要求自己,而被人抓到毛病的例子,通常只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想到,而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自我要求。也因此,对这类作者而言,针对故事细节与背景知识反复讨论,绝不是浪费时间,反倒是实现其理想的必经过程。

某些人对他们心态小众化、以及闭门造小说的指控,其实是很不公平的。相反,他们往往是乐于提供意见、资料,且积极参与讨论的。然而,这些指控虽不公平,却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实况──这类讨论,的确有逐渐局限于小众的事实,不过却与这类作者的心态无关,而是现实上的不得已所致。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今天一个网友到了板上,提出一个精华区中已经讨论到烂的老问题,大家一定会请他先上精华区去看看;如果这位网友不但懒得去看,还进一步放言高论的话,只怕就会成为众人另眼相待的对象。读者或其它作者与这类作者的互动也与此类似,他们的确懂得很多(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识与所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这不仅与年龄无关,甚至与天份的关系也不大,与他们互动,让我学会了谦卑自己),懂得多照理讲会很吃香,事实上却不尽然,因为其它人未必习惯他们那种深入的讨论与严格的要求,就算能够适应,也难免因为背景知识较弱,而成为遭到另眼相待的对象(已经讨论无数次的老问题,还要一再解释,是很容易让人丧失耐心的)。

在此我想做个小结。第一类注重细节、合理性,且以创作本身为最高目的的作者们,一般而言,并没有打算小众化,只是因为讨论内容的专业化而自然成为小众;他们也不是闭门造小说,只是门槛太高,让其它人以为他们把门关上了而已。交流,对他们而言仍是重要的,且是被渴望的,只是想加入其讨论圈必须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罢了。

小众化、闭门造小说之类的评语,由「读者的角度」来看,的确可能是真实且深刻的,但由其它的角度观察,却未必如此。

接下来谈第二类作者,他们与第一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创作本身即为其最高价值」,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因为对他们而言,藉文字展现作者的生命,是远比资料正确或情节合理来得重要的。

这类的创作者,与其说是有系统地在创作,倒不如说是以一种直觉的、天赋的才能来展现自我。由这类作品中,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是很容易的,这也是我觉得第二类作品往往比第一类更接近大众文本的主因,虽然因为个人的观点与喜好不同,切入的角度也殊异,但普遍的人性却是同一的,能共鸣的。所以,虽然作者的本意是表现本身的生命,却仍有感动他人之能力。

简而言之,一部近乎纯粹的第二类作品,感动别人的机会是比第一类作品要来得大的;但相对而言,由于着重的地方与第一类作者有显著不同,它的故事也可能是有矛盾的,较有瑕疵的。

在理念上,许多人对第二类作者的评价的确比较高,认为他们是自由的、奔放的、有创意的(连我自己也习于这样认为);可是在实务上,这类作品被人所下的评语有时却也是艰涩的、看不懂的,或说客气一点:「是只有某类人会喜欢的」。问题在哪儿?就在于这类作品强烈的个人性。

且容我举例说明,比方说一个醉心于魔法世界设定的人,由于个人的兴趣,他直觉地花了极长的篇幅来描述他的设定,且对自己的设定过程极其享受,然而在作品本文中活用其设定的部分却很少,就可能给人这种感觉。又或者一个企图写出宏大科幻架空世界的作者,因为对希腊著名史家希罗多德的个人偏好(注一),乃决定先巨细靡遗地描写各星球各种族的文化特性与科技,洋洋洒洒数十万言以后才开始故事核心所要写的星际战争,也可能造成类似的结果。更常见到的,则是将自身的思想与经历投射到故事主角的行动上,通篇充满了个人独白及内心的挣扎与纠葛,偏偏,这些花了极大篇幅写出来的内容,又"刚刚好"是大多数人不感兴趣的(这种"刚刚好",发生的机率只怕还不会太低),那就难免不为读者所喜了。这种由于强烈的个人化而产生的小众文本,可能让他们在「闭门造小说」这一点上展现出比第一类更强烈的倾向(尽管凡事总有例外)。

不过,是否为读者所喜,对他们而言却是不重要的。置身内心创作狂热的驱动力当中,在创作本身即终极目标的崇高理念大旗引领下,一切的负面因素,都变得微不足道了。(注二)此外,许多世界文学名著,的确在这种创作理念下诞生,也是一件不容否认的事实。

最后附带提一下,第一类与第二类作者在网上的可能纷争,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第一类作者所认为最重要的,对第二类来说只是次要的东西,当第一类作者尝试对第二类作评论或建议的时候,就可能引发「你管得也未免太多」之类的反弹。相对的,第二类作者也可能对第一类作品的人物生动性颇有微词,认为他们的作品只不过是资料的堆积而欠缺生命。不过,由于第二类作者明显的自我,也使他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并不具备主动讨论的欲望,也比较少攻击性,这是一体的两面。对一、二类作者来说,尽管当双方情绪上来的时候,仍然可能在板上或双方信箱中杀得腥风血雨,但这些对其创作生命却不会构成致命性的打击,因为旁人的反应本来就不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

走笔至此,该是稍作歇息与沉淀的时候。下一回,我将尝试讨论第三种类型,据个人观察,这也是网上最普遍的一型。

注一、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就是先花了许多篇幅描写波斯与亚非各地的风土文化,然后才开始叙述主题:波斯─希腊战争。

注二、本文所举的例子,为免引起误会,已经尽可能地避开与网上已知作品类似的范型,如果尚有类似雷同之处,还请见谅。

三、评凡谛希

引自《凡谛希》的铭言~~

「什么?说我像你归类的第三类作者,要我帮你写感想?你有没有搞

错啊!随便把我归类,我可不干。」刚被梅林那家伙要求写这篇响应时,

感觉就是这样,真想一口回绝他。不过看他可怜兮兮恳求的样子,我最后

还是答应了他──啊!我还真是个好人哪!!!

反正只要写写我自己就成吧,这倒不难,就照梅林的要求,从读者跟

作者的关系谈起吧。说到我,读者对我当然重要啊!读者的支持是我的命

,读者的声音是我的纶音,没有他们,怎么可能写得下去啊!虽然有时候

也会想想,写作是我的兴趣,何苦对别人的反应患得患失,可是,偶而收

到鼓励的信件,还是会让我乐上好一阵子。

在这种前提下,虽然不见得会很严重,但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我多少

还是会揣测读者的喜好,进而修正自己的写法;读者的响应,也会影响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