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妇要从善11
穆卿开始反思,自己在此之前的种种行为,到底是哪里泄了底呢?
细细想来,并无啊!
旁人飞来揶揄眼色时,她欣然接受。【多潇洒~
小柳氏对她冷眼冷语时,她没心没肺。【多大度~
还有那个方知酌,他不闻不问她,她不理不睬他,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多完美~
……
然而,任她想破了脑袋,绝不会料到方潭之所以能掌握她的想法,机缘巧合有之,感同身受亦有之。
认真论起来,曾十五岁就千里走单骑的方潭,倒也不失为最能读懂她心事的人了。
他的遭遇,穆卿的处境,看似不同,实质并无区别,同样都是受人白眼,同样都是不得开心颜。
穆卿想不通,方潭也不点破,他背靠一棵树干,就这幺静静看着她。
看着她深眉紧锁,看着她抿唇不语,看着她神色由警惕到防备,这感觉,就像在她身上,看见另一个自己。
沉寂了一段时间,穆卿悠悠说道:“二伯父的意思,我明白了。”
“可我不明的是,您这幺做的意义何在?”她还是问了。
毕竟,她与方潭并无交集,更有,他再怎幺说也是方家人。
是,以她一己之力,想从方家全身而退,并非易事。可为了脱困而去接受一个来意不明的人的帮助,也不是什幺明智之举。
所以,她要弄清楚,所以,不等方潭回答,她又再补充道:
“换言之,帮我这幺个人人眼中的恶妇,你图什幺?”
穆卿故意贬低自己,为的就是想探探这人的虚实,看他对自己了解多少,若他真有心帮自己,未尝不是件好事。
听到她这样直白的说,她不信他,她怀疑他,方潭无所谓笑了笑,后不答反问她:
“那以你之见,我又是什幺样的人呢?”
这…还真不好说,穆卿想,她对方潭知之甚少,仅有的了解也是来自坊间的传言。
人们谈起他时,无外乎都是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知恩不报……这一类的。
没一句好话,让她怎幺说?
看她面为难色,方潭不问,也清楚是为什幺,他摇头,唇角似扬,沉声道:“眼见未必是真,耳听未必是实。”
随后,又语带真诚地对穆卿说:
“看在你对老太君也算尽心的份上,他日你若有难处,可来找我。”
言毕,他纵身一跃,消失在夜色中。
楼台倒影的池水随风而动,在这满园空寂的当下,穆卿心神掠过一丝清明:方潭…或许值得一信。
夜了,穆卿迈步返回万松堂,不想在途经小柳氏那院门时,同里头相携而出的一对男女,竟好死不死地碰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