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字数一_人族守望者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凑字数一(1 / 2)

“啊哈哈哈……”饿了八天之后,衣衫褴褛的刘玄四处流浪,终于在市里面找到一份打杂的工作。

“啊哈哈哈……”一年之后,跻身蓝领一族的刘玄得到老板的青睐,竟然同意把女儿嫁给他。一身新郎官打扮的他在门口迎客,众宾客在向他道喜。

“啊哈哈哈……”三年之后,变成乘龙快婿的刘玄在子孙后代方面也非常得意,他老婆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刘玄的两条腿上一边坐了一个儿子,手上还抱着一个孩子。

“啊哈哈哈……”十年之后,刘玄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掌柜的。一身锦衣华服的刘选在店铺里招呼顾客。

“啊哈哈哈……”二十年之后,刘玄靠着自己的才智和对商机的敏感,硬是创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与才大气粗的王冠,王冠的雅布庄一起成为了县城里最大的两家布庄。生意非常红火,宾客众多。

刘玄膝下有三个儿子。刘玄虽然不识字,却知道不能让孩子也不识字。

刘玄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还不忘让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师从县里三个最有学识的老夫子。

天有不测风云。

“着火了,着火了。”一天晚上,店铺着火。尽管众人极力抢救,但还没能阻挡刘玄的丝绸店变为废墟。

二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从此刘玄一蹶不振。

刘玄也想到过重新再来,可是转念一想:“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再折腾一二十年,即便再达到当初的辉煌,也已是耳顺之年。我的一生穷苦过,也富裕过,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现在也该是时候享乐了。幸好我还有三个儿子,等我的积蓄花光了,想必也是我的儿子孝敬我的时候了。啊哈哈哈……”

于是刘玄心安理得地享福了,二十几年的积蓄也在坐吃山空中渐消磨殆尽。

三年过去了,三个儿子都已长得“初具规模”。

大儿子刘虎十七岁,孔武有力,只是头脑稍显简单。

私塾里。

小厮甲:“虎哥,他欺负我!”

刘虎:“岂有此理,竟敢仗势欺人。”刘虎把一个小胖子狂扁一顿。

小厮乙:“虎哥,他欺负我。”

刘虎:“岂有此理,竟敢仗势欺人。”刘虎被一个大胖子狂扁一顿。

别看他现在如此壮硕,小时候却是每隔六七天就病一次。

小时候一。

房中。

刘玄:“怎么这孩子又病了?”

妻子:“是啊!”

刘玄:“唉!每隔六七天就病一次,这可如何是好啊?”

妻子:“这孩子恐怕是养不活了!”

郎中捋了捋八字须,笑道:“小孩子生病是常有的事,只要多看病,多吃药,定能顺利地长大!”

妻子:“小玄子,你说这孩子的名字是不是起得太好了,所以养不活了啊?”

刘玄:“有可能。”

郎中怒道:“此事绝无可能,子不语怪力乱神,有病求医才是王道,你们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身体,一有情况马上通知我。多带孩子来我诊所走动,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刘玄:“受教了,大夫,这是你的诊金。”

郎中:“多谢!”

刘玄:“客气!”

郎中:“告辞!”

刘玄:“慢走!”

郎中:“留步。”

刘玄和刘夫人都以为这个孩子养不活了。在这个时代,小孩子夭折是常有的事。

谁知那郎中竟有几分真本事,几百副中药下去之后,刘虎顺利地长大了,且非常强壮。

二儿子刘猫十六岁,中等身材,精通算术。

在私塾里总是一副自命清高,生人勿近的样子。对《四书五经》等正统教材极度厌恶,而对《九章算术》,《五经算术》,《周髀算经》这些奇淫技巧却非常痴迷。

老夫子:“刘猫,你背诵一下《孟子》第二篇。”

刘猫:“先生,请你算一下,9+9x2+9x3+9x4+9x5+……+9x99等于多少?”

“你,你,……”夫子被气得当场吐血。

刘玄为二儿子取名刘猫,完全吸取了刘虎的教训,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刘猫生病的频率比大哥要低很多,隔二十几天才病一次。

小时候二

房间里。

刘玄:“怎么孩子又病了?”

妻子说:“是啊!”

刘玄:“唉!每隔二十来天就病一次,这可如何是好啊?”

妻子:“这孩子恐怕是养不活了!”

郎中微笑道:“小孩子生病是常有的事,只要多吃药,多看病,准能顺利地长大!”

妻子:“小玄子,你说这孩子的名字是不是起得不够烂,所以养不活了啊?”

刘玄:“有可能。”

郎中皱起眉头说道:“可能性不大,鬼神之事不信则无。还是那句话,多带孩子来我诊所走动,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刘玄:“知道了,大夫,这是你的诊金。”

郎中:“谢谢!”

刘玄:“客气!”

郎中:“告辞!”

刘玄:“慢走!”

郎中:“留步。”

虽然刘猫病得如此的频繁,比老大刘虎却要强不少,刘玄夫妇颇感欣慰。也许是吃的药少了,刘猫的身体不如刘虎那么强壮,不过也是很健康。

三儿子刘鼠十五岁,一心想成为一个劫富济贫的侠客。

小时候三

大街上。

看到一个年轻的乞丐在要饭。

刘鼠马上买了十个的包子,热情地拎着走了过去,说道:“饿了吧,给你吃肉包子。”

乞丐不耐烦地说道:“我不饿。”

刘鼠:“那你为什么在这里要饭啊?”

乞丐:“谁说我在要饭了?没看我正在要钱吗?”

刘鼠:“哦,我这里有十两银子,你要不要?”说着,刘鼠从口袋里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

乞丐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脸上堆满了笑容,点头哈腰地伸出手去拿刘鼠手中的银子。当乞丐碰到银子的时候扯了扯,没扯动。

刘鼠说道:“你想要啊?你想要的话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乞丐:“快给我!”乞丐用力一扯,银子就到手了。

不过幸福的感觉刚刚来到,就被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喊惊走了。“抢劫啊!”刘鼠一边哭一边喊:“大人抢小孩银子啊!”

乞丐一脸无辜,不知所措地站在愤怒地人群中央,他的脚下还躺着一个哭得死去活来的可怜小孩。

也许是刘鼠这个名字足够贱,他从小到大一点病都没有,不过身体有些单薄。

虽然从未生过病,但看起来总是病央央的,大家把此归结于,药吃得太少。

刘玄:“这孩子总是病怏怏的,却为什么总是不生病呢?”

妻子:“都怪你,取了个这么下贱的名字,这让孩子想生病都生不了。”

郎中:“是啊!不吃药怎能长得结实呢?”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还没到三个儿子完全长大,家中的积蓄已提前见底了。

这也让刘玄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却没了。

刘玄把三个儿子叫到厅前,问他们这几年都学到了什么。大厅里坐着他们的老师。旁听的还有多事的老头谭老。

刘玄:“虎儿,你来说说,这些年来你都学到了什么?”

刘虎大声地说道:“我学会了识字。”

刘玄手端着茶的手一颤,眉头一皱,“嗯?说来听听,你都认识哪些字。”

刘虎卷起衣袖在地下的白纸上写下了一个“一”字。

刘玄面无表情地问道:“还有呢?”

刘虎口中念念有词道:“一生二。”刘虎又在旁边写了一个“二”字。

刘玄一听,心想:不错,还会念诗。刘玄脸色少荠地喝了口茶。刘虎的师傅脸色也好了少许。

刘虎又说道:“三生万物。”刘虎又在“二”字旁边写下了一个“三”。

刘玄终于放下了眉头,刘玄自知虎儿自小愚钝,能达到这个程度着实难得,说道:“既然三生万物,那你就写个万字让我看看吧。”

刘虎想了想说道:“好是好,不过这些纸张恐怕不够。”

刘玄疑惑道:“怎么不够?那里不是还有几张宣纸吗?”

刘虎辩解道:“万字有一万‘横’,这么几张白纸怎么够呢?”

刘玄一口茶就那样喷出来了,正好喷在刘虎的师傅的脸上。

谭老头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哈哈哈,真是大开眼界啊!万字是一万“横”,简直闻所未闻。有趣,有趣啊!”

老夫子被喷了一脸,再听谭老头这么一笑,更觉羞愧了,忙说道:“老夫不才,没能教导好令郎,惭愧!惭愧!”

刘玄忙道:“小儿愚钝,与夫子无关。”然后指着刘虎骂道:“白痴,这么多年,才学到这么点东西吗?”

刘虎吓得不敢说话。

刘玄在心中叹了口气,还是跟以前一样笨啊,“给我滚一边去。猫儿,你来说说,这么些年来,你又学到了什么东西呢?”

刘猫胆战心惊地走到了大堂的中间,说道:“回父亲话,常用字我已基本上学会,而我最精通的是算术。”说完便把随身携带的算盘拿了出来,非常流利地上下拨动起来。

教刘猫的老夫子脸色也不好看,在古代知识分子的眼里,算术这种东西是奇淫技巧,难等大雅。

刘玄怒道:“逆子,我让你去读圣贤之书,你却打起算盘来了。我没有读书,不照样能写会算?唉!你也退下吧。”

谭老头又是一顿大笑,“哈哈!奇淫技巧,狗肉,上不了台面的狗肉啊!”

这一顿大笑让教刘猫的夫子脸色更难看了,夫子轻声解释道:“教不严,师之惰,是老夫教导无方,教导无方!”

刘玄也知道老二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加上老夫子如此态度,忙快慰道:“夫子严重了,是犬子太过顽劣,怪不得他人。”转而问老三:“鼠儿,你这几年又学到了什么啊?”

刘鼠心道:我对吟诗作画不感兴趣,字虽已学全了,可是要让我背诵《论语》、《孟子》,我是万万背不下来的。今天若想过关,只有来个语不惊人死不休,蒙混过关了。

刘鼠气定神闲,吐气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处处都是惊呼声。

没过多久大家却又都“笑”了,每个人都“笑”了,每个人的“笑”却又都各不相同。

刘鼠是故作潇洒地微笑。

老夫子是无话可说的哭笑。

刘玄是无可奈何的苦笑。

谭老头是幸灾乐祸地嘲笑:“哈哈哈,好一个百无一用是书生。有意思,有意思,老刘啊,你的儿子真是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啊!啊哈哈哈……”

刘玄一下子颓废了许多,说道:“以前我生意太忙,没时间管你们;后来我生意失败,心灰意懒,没心思管你们;现在我穷困潦倒,也管不了你们了。本来还奢望你们之中有谁能光耀门楣,考取个功名什么的,现在看来是没有希望了。”说到这里,刘玄也看开了,“还是老三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我,‘百无一用是书生’。不错,读书只不过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若需雪中送炭,还得另谋出路。你们三个也长大了,各自找份活路去吧!”

三人虽不情愿,但父命违逆,只好各自散去。

空荡荡的大厅里,只余下谭老头的笑声在不断回响:“哈哈哈,百无一用是书生!哈哈哈,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城门的外头有个三岔路口,就和天下所有的三叉路口一样,各式各样的人熙来攘往。

阳春三月,景色秀丽,不少少爷小姐经过过这里去城外踏青。

春播秋收,正农忙时节,不少农夫牵牛经过这里去田里干活。

三兄弟要自谋生路,也相约来到这个三岔口。

正感叹命运无常的时候,他们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场火灾。

刘鼠道:“二哥,你有没有发现,三年前的那场火灾有些古怪啊?”

刘猫道:“是啊!我也这么觉得。城里那么多店,为何偏偏我们店里里着火了呢?”

刘虎道:“不错,是有些古怪。要是让我知道是谁放的火,我一定跟他拼命。咦?老三,你怎么现在才想起来那把火来啊?”

“唉!”刘鼠道:“我们不是现在才这么惨的吗?”

刘虎道:“有道理。”

由此可见智慧,勇敢都是“逼”出来的。

此番分别,三人相约五年后重聚。

三叉路口,行人最多,机会也最多。

三兄弟每人前面都竖着一面牌子:“学徒。”

没过多久,就有一个木匠走上前来,摸了摸刘虎的肩膀:“这孩子不错,挺壮实的,做学徒一定是个好帮手,跟我走吧!”

“是师傅。”刘虎挥泪跟兄弟告别:“兄弟们,我走先了。”

两人也跟他含泪告别,底下两人默念:“又少了个竞争对手啊!”

刘虎就跟着一个木匠走了。

过后许久都再没人走上前来。

一天之后,又饥又累的两兄弟还蹲在这个这个三岔口,身前树一牌子:“卖艺。”

一个行脚商人走上前来问道:“你们有没有人会算账啊?”

刘猫说道:“我会。”

商人说道:“好,你跟我走吧。”

“是老板。”刘猫也挥泪跟弟弟告别:“二哥先走一步了。”

刘鼠也跟他含泪告别,心里默念:“少了一个陪我受苦的兄弟啊!”

商人把刘猫带走了。

过后更久的没人走上前来了。

又过了两天,又饥又累又困的刘鼠独自一人坐在三岔口,身前竖一个牌子:“卖身”。

这下终于有人问津了。

一个风度翩翩,玉树凌风,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来到他身边,上下打量,四处摸索,然后说道:“嗯!不错,好材料,跟我走吧!”

“是主人。”刘鼠狂喜,终于还是有人要我了,于是千恩万谢地跟着走了。

五年年之后,三兄弟如约重聚家中。

那个大厅还是原来的大厅,却丝毫没了当初的豪华。

这么些年,为了维持生计,刘玄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房子也没有修缮过,屋顶有不少漏雨的地方,窗户上面都是洞,一副破败的景象。

谭老头也闻讯赶了过来。一番唏嘘感叹之后,刘玄又向儿子们问起了他们这么些年的经历,一如当年的那场考试。

刘玄虽已没了当年的那种霸气,但是威严尚存。

刘玄问道:“虎儿,这五年来都学到了些什么东西啊?”

刘虎回道:“父亲,五年前我跟着一个木匠师傅学手艺,早已出师,现在都可以带徒弟了。”

场景一

刘虎干活又快又好,东家老是夸奖徒弟,木匠师傅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木匠:“小虎啊!这么些年来,我该教的都教给你了,你该学的也都学会了。现在是你自立门户的时候了。”

刘虎跪下,给木匠磕了三个响头,呜咽道:“多谢师傅的大恩大德!”

刘虎继续说道:“两年前,我去帮一家武馆造房子,武馆生意不好,发不出工钱,最后教我武术抵债。我就在武馆里学习了一些擒拿格斗之术,现在五六个壮汉是近不了我身的。”

场景二

刘虎与馆长切磋武艺,刘虎天生蛮力,又正值壮年,武官拳师有些吃不消了。一天拳师:“小虎啊!这两年我该教的都教给你了,你该学的也都学会了,该去外面闯荡了。”

刘虎抱拳呜咽道:“多谢师傅授艺之恩!”

刘玄点点头。“好好好,木工能养活自己,武术能保护自己,不错不错。不过以后行走江湖,切记不准欺负弱小。”

刘虎:“孩儿受教了。”

谭老头也笑着说道:“呃呵呵呵!不错不错,几年不见,虎儿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工巧匠了!”

刘虎想起五年前谭老头的嘲笑,现在还觉得不是滋味,对他的夸奖听而不闻。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谭老头脸上的笑容。

刘玄接着问道:“猫儿,你这几年又学到了什么呢?”

刘猫:“父亲,五年前我跟着一个商人学做生意,管理账目。”

场景三

刘猫把帐户管理得井井有条,账目十分清楚,刘猫:“老板这是这个月的账目,请过目。”

商人:“嗯。不错不错,你办事我放心。”

刘猫:“后来存了点钱,就辞去了工作,自己做起了生意。”

场景四

刘猫:“谢谢老板这么些年的关照,我决定自己到商海闯荡一番。”

商人呜咽道:“猫儿,猫儿,我舍不得你啊!你这一走就好比武王失去了姜子牙,刘邦失去了张子房,刘备失去了诸葛亮啊!”

刘猫:“老板过誉了。我这两年还培养了一个接班人,我走之后您就不会无人可用了,您只要管他吃住就行。”商人破涕为笑:“猫儿有心了,多谢了!”

刘猫:“五年之约一到,我就卖掉店铺,赶了回来。我打算把咱家的丝绸店重新开起来。”

刘玄脸上露出了微笑,心里非常高兴,说道:“嗯!好好好,果然是为父的好儿子啊!要是把丝绸店开起来,也算子承父业,我也老有安慰了。”

谭老头也不忘点评一番:“很好,很好,你小子一脸的福相,我早就看出你会大富大贵的!”

刘猫:“谢谢谭伯伯夸赞!”

刘猫毕竟是生意人,即使心里讨厌一个人,脸上也是笑呵呵的。

刘玄:“鼠儿,你这几年又学到了什么啊?”

刘鼠心中有些忐忑,

自己这几年来跟随一个“儒士”学习,不久之前才艺成下山。此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天文地理博学多闻,人前以儒士自居,实际上却是一个“贼”,一个把“偷”上升为艺术的“贼”。

虽然刘鼠本身对自己这个职业不反感,但要跟父亲说自己是个“贼”就需要一些勇气了。

考虑再三,刘鼠还是决定不能欺骗父亲,于是说道:“我学会了偷东西。”

一如当年的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谭老头惊讶道:“你,你竟然学会了作贼。”

可众人转念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了。

刘玄听到这个答案也十分惊讶,眼神里充满了失望,不过马上就释然了:“唉!你那么小就在外边受苦,要不是学会了小偷小摸,恐怕早已饿死街头了吧!”

刘鼠跪下了哭道:“父亲,孩儿不孝,让您蒙羞了。”

刘玄赶紧上前搀起:“是我无能啊!如今你的兄长已经事业有成,可以独当一面了,你以后再也不用受苦了。”

刘鼠道:“父亲,这些年您也受苦了。”

众人又是哭作一团。

看到这个场面,谭老头也流下了唏嘘的泪水,说道:“唉,不管怎么说,你们终于团圆了。”

刘玄:“你们已经长大了,不能用原来的小名了,你们的新名字我早已想好了。今天趁着一家团圆就一并帮你们改了吧!刘虎就改为刘福,刘猫就改为刘茂,刘鼠就改为刘书!”

三兄弟齐道:“谢父亲!”

第五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