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李森外,大家都点头表示赞许。
钱似海见大家一时也提不出什么像样的主意,就不准备再耗下去了。
“情况呢,就是这样。大家也都再考虑考虑。今天是跟大家打个招呼,暂时先不定。我们改日再议。”
钱似海宣布散会。
钱似海留下司正炎,想再了解一下俞任的背景。
司正炎说:“我太具体的也说不清楚,也就知道个大概。”
据司正炎介绍,俞任在给市纪委主要领导当秘书之前,曾是团市委的青工部部长。与团省委青工部姓郭的部长关系走得很近。后来,这位郭部长,调任省纪委主要领导的秘书。在市纪委主要领导从省纪委下派到本市之前,那位郭秘书就向他推荐了俞任。这位领导到任后,很快就把俞任从团市委调到纪委,做了自己的秘书。据估计,俞任这次也是动用了郭秘书这个老关系。
钱似海听完后,点点头,嘴里叨咕隆一句“省纪委”,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钱似海叫韩精忠准备一些补品,说要去看看受伤的俞任。
韩精忠给俞任打了个电话,说钱书记要去慰问你。
俞任马上说,请钱书记千万不要客气,自己毫发无损,没有什么大碍。如果钱书记有时间的话,他倒正要汇报一下工作。
韩精忠向钱似海报告了俞任的话。
钱似海说,请他来吧。
没过五分钟,俞任就到了。
俞任三十五六岁的样子。中等身材,头发有些稀疏。长脸,小鼻,两只眼睛不大,但很灵活。薄薄的嘴唇,一说话,露出两排细小洁白的牙齿。
俞任走进屋,叫了一声“钱书记”。
钱似海站起身,与俞任握了握手,关切地问:“听说你受伤了。本打算去看看你。怎么样,好了吗?”
俞任说:“谢谢您的关心。早就没事儿了。”
两个人坐下。
钱似海说:“基层工作不同于市里,情况复杂,人员负责。你以前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儿吧?”
“不瞒您说,我还真没少碰到过。”俞任轻松地回答,“有的,比这儿的情况还复杂。”
“噢?你说说。”钱似海表现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
俞任神情自若地说:“我在市纪委的时候,跟领导到破产企业办案。结果,遭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那时候,遇上这样的情况是常事。”
俞任说完,不以为然地嘿嘿笑了起来,一副久经沙场的样子。
钱似海也笑了笑。
俞任尽管轻描淡写地说笑着过去的经历,其实是用轻松的形式否定了钱似海在资历地位上对自己的轻蔑。
这是一种老道的杀人于无形的反讽手法。
钱似海自觉无趣,便转移了话题,问道:“小韩说你有事儿要说?”
俞任收敛起笑容,立刻严肃起来。
“是这样,”俞任把身子往钱似海的方向凑了凑,“最近,纪委收到一些举报信,涉及到县里的一些领导。我想请示一下,看怎么处理好。”
“噢?都涉及到了谁?说了一些什么问题?”钱似海也认真起来。
俞任压低了声音说:“主要是涉及到了朴天一同志。”
“朴天一?”钱似海的脑海里立刻联想到谢副部长的那个电话,心里不由顿生反感。
“是的。”俞任干脆地说。
俞任开始介绍情况。
实事求是地说,俞任的汇报,钱似海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几句。他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到对俞任的观察上。
俞任面色严肃,挺着腰板,振振有词地讲着。小巧的鼻子渗出了细密的汗水,鼓胀的鼻翼不时地翕动着,像是里面蠕动着两个小虫子。
钱似海依稀记得曾国藩曾说过:“鼻小,腰挺,伶俐有情,亦虑其滑。”
“何止是滑呀!”钱似海暗暗慨叹道。(本章完)
第十八章不同心境
导读:
钱似海连说了几个“好,好”。随后让大家坐下。
大家围着钱似海坐下,像是卫星一样,拱卫在钱似海的周围。这都是钱似海喜欢见到的人。所以,钱似海的情绪比较亢奋。
与刚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境。
钱似海宽大的身躯散发着灼人的光热,高昂的情绪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正文:
“关于朴天一同志的情况主要就是这些。”
俞任结束了汇报。
“还有什么情况?”
钱似海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吸着,没有表示什么态度。
俞任身体后仰,两只手交叉在一起,一双眼睛灵活地眨动着。
钱似海对俞任的这个姿势很看不惯,好像俞任的手里掌握着谁的命运一般。
“其实,现在社会监督举报的渠道很多,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俞任很镇定很有把握地说。
钱似海平静地点点头,道“噢?都涉及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啊?”
俞任似乎显得有些踌躇。
“你说,具体说说。”钱似海催促道。
俞任的眼睛异常灵活地转动着。反映出他同样异常的心理活动。
“钱书记,这么说吧,”俞任咬咬牙,果敢地说,“涉及到县五大委领导,或者说县五大委的主要领导都涉及在内。”
钱似海心里一惊。
俞任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他这个一把手,同样也是被监督举报的对象。
“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俞任很认真地说,“主要是为了保证全县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领导集体的稳定。”
这是什么意思?全县的政治稳定全靠你俞任了?你无非就是提醒我,我们成田领导集体的政治命运都掌握在你俞任手里呗。
这是你想当县长的政治筹码?
钱似海微眯着眼睛,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