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这章写得特别像流水帐,23333!虽然以前的也像,但是这章尤其的像_(:зゝ∠)_
感谢小天使们的收藏和留言,笔芯~
第12章酒的学问很高深
随后的日子,林川便经常带着小九牌狗狗去吴爷爷家陪他聊天,帮他干点儿活。去的时候再带些自己腌的酸菜、咸鸭蛋什么的。
林川长得漂亮,嘴巴又甜,还勤快,总是能哄得老爷子眉开眼笑。而老人看这小孩总来陪他聊天也很欢喜。人老了最怕孤单,有个孩子来玩,家里热闹了不少,如此便越发的喜欢林川。每次林川一去,他就把儿子姑娘送来的各种好吃的拿出来招待林川,走的时候又给他带上不少东西,把他当成亲孙子一样。
闲聊中,老爷子很有些感慨不吐不快:“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供我那俩孩子念完了大学。要说这年头有几个能供孩子念完大学的?要么是家里穷供不起,要么是孩子不争气。我老伴没的早,我是又当爹又当妈,孩子们也懂事,我靠着祖上的酿酒秘方,边卖酒边种地,才没让俩孩子辍学。”
老人说到此处颇为得意,“如今他们都吃上公家饭,结了婚,在城里买了房子,过得都挺好,而且现在每个月都给我寄钱。村里人谁不羡慕我有双好儿女。只是到底这酿酒的手艺要失传了,儿子女儿没一个乐意学的。”说完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林川一听有门,赶紧顺着老人道:“这么好的酿酒手艺要是失传岂不是太可惜了,就再也没有人能喝到这么好喝的酒了。唉!我要是您的亲孙子该多好,就能跟您学这个手艺,把它发扬光大,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吴爷爷酿的好酒,永远记得您了。”说完也学着老人重重的叹了口气,似在可惜这技艺的失传。
老爷子想了想,这孩子虽然不是亲孙子,可是最近常来,给他送菜送鸡蛋,又时常陪他聊天,就跟亲孙子似的。孩子长得也好,看着实在、懂事,没有坏心眼子。况且,孩子连个亲人都没有了,肯定生活困难。而自己这手艺,难道真要带到棺材里去吗?倒不如传给他。
这些心思在脑子里转了几转才道:“我看你这孩子不错,也是可怜,小小年纪就没亲人了。你要真想学这酿酒的技术,爷爷可以传给你,将来也能做个谋生的手艺,不至于挨饿。”
一听老爷子肯传自己这门手艺,可把林川高兴坏了,“太好了!谢谢爷爷!我愿意跟您学。”
就这样,林川趁着放学和周末的时间到老爷子家里跟他学酿酒。
夏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古酒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
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
慢慢酿酒工艺也得到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数千年来,夏国的酿酒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在学之前,吴爷爷先给林川普及了一下关于酒的常识其分类,不过老爷子祖传酿酒技术也没那么复杂,简单的说,他只会酿白酒、黄酒、米酒、葡萄酒,要教的也就只有这些。
林川学酿酒纯粹是因为养成了习惯:凡是能种的就自己种,比如各种粮食、水果和蔬菜;凡是能养的就自己养,比如鸡鸭鹅和猪牛羊;凡是能做的就自己做,比如平时给小九做的零食炒花生瓜子之类的。但是学着学着就有了兴趣,绝对起缘于一本武侠小说。
那天他去给周启的爷爷送菜,无意中在他家发现了一本武侠小说躺在角落。正是金庸先生写的《笑傲江湖》。他也是时间太多没事干,毕竟如影随形里的时间比外界多多了,而且一个小孩也不大能有长性,你要是指望他一直学习和修炼那是不可能的。他跟周爷爷打了招呼,就把书拿回家看去了。
别的倒还好说,当看到那段:令狐冲好酒,祖千秋为了骗他喝下补药,便与他探讨了一番饮酒的学问,只那“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便用什么酒杯”便让他觉得受益匪浅、大呼过瘾,深有一种男儿正当如此方是真本色的豪迈!这段关于酒具的描述也被他看了又看,甚至记得清清楚楚:喝汾酒当用玉杯,李白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饮关外白酒用犀角杯盛之而饮则醇美无比,须知犀角杯能增酒之香。
喝葡萄酒当用夜光杯,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哉!壮哉!
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须用青铜酒爵饮用,始有古意。
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
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
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
饮梨花酒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酒家卖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梨花酒分外精神,饮梨花酒自然当用翡翠杯。
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林川看了一遍又一遍,直恨不得马上与人探讨一番,方显出自己的狂放不羁与霸气,换句话说就是:爷们是个真汉子!
最后实在没忍住,特意跑到市里周启家,借着自己正在跟吴爷爷学酿酒的话题,引出了饮酒须得讲究酒具,然后将自己所知所学着实卖弄了一番。听得周启目瞪口呆,用“你太有才了”的羡慕小眼神“唰唰”了林川一眼又一眼。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出门就奔着书店去了,特意买了些唐诗宋词之类的书回来,专挑那些与酒相关的来看,比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饮酒)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去你妈的去(咦,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山中与幽人对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诗)
……
因为有了这些做铺垫,所以他学酿酒也学得格外起劲,不仅选用上好的粮食和葡萄,而且用的都是掺了灵泉水的井水,每一个步骤也是牢记在心,就怕错那么一点半点,导致这酒酿出来差了些许味道。再加上吴爷爷的经验之谈,林川想不成功都难。
等到放暑假的时候,林川终于酿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米酒。他把酿好的酒盛了一碗端给吴爷爷,然后紧张的看着他。
老爷子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点头道:“不错,你酿的这米酒居然比我酿的都好,你这小鬼有点儿水平,是个学酿酒的好苗子。”
林川知道,这跟自己用如影随形里产的粮食和井水酿酒大有关系,要说水平肯定不如吴爷爷,毕竟自己酿酒的资历尚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