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琴韵白了他一眼:“哪来那么多如果,那你怎么不问如果你再多出生几年,我会不会嫁给陆甜他爸了,而是嫁给你?”
陶天讪讪的笑了一下,带着陆琴韵离开,然后把李勇霸跟他握手时,递给他的纸条顺手插进兜里。
陶天跟李勇霸碰面后的第三天,骆雨霞在码头的物流站彻底被砸,受伤的兄弟带着人马撤回市区。
第四天,烁顺公司旗下的某个仓库被砸,如数运送货物的卡车在路上出事。
第五天,市区几个酒吧,kiv相续被砸。
第六天……第十天……
第十一天,南拳帮当年结拜的18个兄弟,其中6个消失。
眼镜蛇几位副堂主,王山西,魏程,杨鸿,李云消失。
第十五天,南拳帮所代表的烁顺公司高层,全部消失,公司几近瘫痪状态。
眼镜蛇连林全林德胡小龙三位堂主都消失不见,通天公司总部关门运转。
一个月后,陶天跟李勇霸相续消失,整个琼华市黑帮几乎在一个月内自相残杀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
码头海面,某架游艇上,出现三个人,陶天,洪武,李勇霸。
三人碰杯喝酒谈笑风生。
陶天说:“洪武大哥,你们老洪门那位被点名的继承者,真的会进驻琼华市?”
洪武笑了笑,点头不语。之后看向李勇霸。
李勇霸也笑了笑不语。
回到陶天跟李勇霸在餐厅碰面的当天,两人握手告别后,李勇霸给了陶天一张纸条。
上面写道:“洪武告知,老洪门点名接班人洪志已经派人过来,这时已经盯上我们。”
李勇霸之所以了解眼镜蛇,是因为洪武。
再回到当初。
杜家得斧头帮投诚,才能跻身琼华市,与萧家抗衡。
而老洪门,选择码头的枭雄李勇霸。
很显然,杜家想占领琼华市,洪门不可能无动于衷,只不过相比杜家,洪门的人力跟财力都略差一筹。
所以,洪门跟李勇霸达成协议后,并没有妄动,而是当起渔翁,等杜家跟萧家先拼。
不料,眼镜蛇这匹黑马冒然崛起。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洪武能在琼华市碰到陶天,并救下他的原因之一,因为有李勇霸的掩护,洪武能随时来琼华市活动。
萧家跟杜家参合着斧头帮战火不停,直到斧头帮被眼镜蛇端掉,眼镜蛇代替了斧头帮的地位。这一切,洪武跟李勇霸都看在眼里。
只是,他们当初并不知道眼镜蛇蛇头的身份。
后来,洪武帮助陶天,一起将杜家赶走,并选择了陶天,让他当琼华市市区的霸主。
洪武这么做,显示出了他的精明,因为让陶天做琼华市的霸主,李勇霸继续做他的码头枭雄,这样,琼华市就不会让一人只手遮天。
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能将一个地方只手遮天,坐上土皇帝,就不会再依赖外来势力。
也就是说,让李勇霸跟陶天一个龙盘市区,一个虎踞码头,那么,不管是洪门跟杜家,将来总是有缝隙再进驻琼华市。
这也是老帮派手段的高明之处,应该说,洪武当初这么做,也有着老洪门高层的决策参与。
洪武这么做,还有着复杂的因素,一,他并非老洪门被指定的接班人,所以,他并不想打下琼华市,为洪门的接班人做嫁衣。
其二,他没有让李勇霸去占领市区,是因为自己救了陶天一命,陶天欠他的,所以,让陶天霸占市区,以后总能回馈他,澳门的事,就是回馈。
再说李勇霸,已经不是当年那种猛冲猛撞的莽夫。就算他想称霸整个琼华市,在眼镜蛇跟杜家两败俱伤的时候杀过去,他也不敢保证百分百赢。其次,老洪门不会让他一人独霸琼华市,这一点,他心里也很清楚。
所以,他选择继续做他的码头枭雄,享受生活。人,虽然是不知足的动物,可清醒的人,就会在不对的时间,克制自己那颗不知足的野心。
……
计划一直快过变化,当初洪武几次邀请陶天去澳门玩,必然是想让他回报救命之恩,而陶天当时接到他的邀请,而猜到了这点。
不过那时,陶天知道自己去了也帮不了多少忙,就是说,时机还没成熟。
一直等到陶天收了骆盈盈,得到骆家这座靠山,又帮了孟、唐两家化解恩怨,这时才算的上时机成熟。
可以说,陶天色骆盈盈,当时一个是因为她的美,二个,是想得到骆家做靠山,到以后自己遇到麻烦,能得骆家相帮。
之后,陶天才去澳门,送了洪武那么大的礼,让他全权接手洪门在澳门的生意,让他有了自己的根基。
洪武有了澳门的根基后,在洪门之中的地位起了变化,这让洪门的点名接班人洪志感到了危机。
虽然洪武跟洪志是一家人,可为了争夺家族的继承权而内斗的事屡见不鲜,蒋文贵也是那种已经把蒋家其他想争夺继承权的兄弟姐妹收服了的坏人。
不过,陶天没有赶上蒋文贵当初的血腥争夺,而赶上了洪武的。
陶天帮洪武在澳门立足后,让洪志相当不爽,本来把洪武列为黑名单的他,把陶天的名单也列了进去。
不过,碍于杜家的强大,跟洪门那帮老家伙的存在,洪志一直没有出手。
而现在,杜家前段时间被陶天弄的鸡犬不宁,加上其他帮会的联合反扑,杜家选择了休养生息。如今,确实轮到他洪志出手了。
虽然陶天面对杜家干出了不少震惊之举,让洪志有些忌讳,可危急到他的继承之位,洪志必须出手。
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如果光被人家干出几件事的名气就震慑做起缩头乌龟,那你也就别出来混了。
陶天跟洪武成了盟友,这是洪志要干掉陶天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洪志如果能霸占琼华市,以琼华市坐基地对付洪武,那洪武就不算个什么了。
所以,洪志要拿下琼华市,干掉陶天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