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_分节阅读_7_谢池春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谢池春_分节阅读_7(2 / 2)

卫涟前一秒还被他的呼吸弄的面红耳赤,待最后三个字入耳,霎时涨得满面通红,愤怒的抬手就想抽他!可惜太迟了,活土匪已经哈哈大笑着松开他,瞬间就策马跑出十余丈外,转眼就并入队伍不辨踪影。

卫小侯爷气的浑身发抖,原地发懵片刻后,咬牙掉头死命一抽鞭子,玉骢马惨叫一声,撒开腿就往回飞奔。

“混蛋!你就死在漠北吧!”可怜小侯爷终于没忍住,生平头一回毫无形象的咆哮出声。可惜声音还是太轻,一会儿就飘散在风里,无迹可寻了。

第11章

虽然出了被弹劾的事情,休沐过后,平安侯卫涟还是照常返回礼部点卯上班,不出意外的吸引了许多揣测的目光。然而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依旧维持着清清淡淡的模样,寡言少语,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这份淡定压制了一些人,却也惹怒了一些人。虽然不敢当面在他面前罗嗦,却不免交头接耳掩口挤眼的议论:到底是圣眷优渥的平安侯,犯了宵禁还发威用鞭子当中抽打朝廷命官,最后竟轻飘飘罚俸抄书就了事。这要换了旁人,乌纱顶戴早被捋了,指不定还要下狱。

卫涟先是不予理会,后来见这番言论添油加醋,越传越广,渐渐有挑拨众怒之势,明显背后有人推手的样子。他不由提高警惕,这种舆论杀人,最是见血于无形,且一刀一个准。真要群情激愤、众起而攻之之下,怕是背景再深厚、昭宁帝再疼他,也不得不迫于形势施加惩处。到那时,就全盘被动,处处挨打了。

是以,自己必须及时作出应对。

身为长兄,卫泠对弟弟因为“一时糊涂”而惹下的麻烦颇为担忧,私下捉住他询问要不要帮忙压制流言。卫涟虽然生了一副精致孱弱的模样,其实从小心气就极为高傲。因此,面对忧心忡忡的兄长,他轻描淡写的拒绝了,只说自己心中有数,反而回过头来安慰他。

堵不如疏,疏……不如制造个新话题。

这话题还必须够狗血、够劲爆、够曲折,足够把毫无新意的“贵族侯爵犯禁小惩”给盖过去。

卫涟冷笑,费了一番周折,把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近期经手的案件收集过来一一捡看,亲自挑了一件某地方大员杀妾案,下令编成故事,悄悄散播出去。话说该员年逾花甲,两年前新纳一房小妾,仅二八年华,生得如花似玉,真应了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如此红颜少艾配鸡皮鹤发,日子久了不生事才怪。可这小妾也是作死,红杏出墙的对象偏偏是这老头的小儿子。最后事情闹开,此人震怒之下失手将爱妾鞭挞致死。出了人命案子,若是家生子,倒还好动手脚掩饰,可这妾虽是贫苦人家出身,却是良家子。其家人要挟大笔赔偿不成反被殴打后,破罐子破摔,干脆一张状子把这大官给告了,又将此事嚷嚷的满城风雨。由于事涉地方大员,当地不敢怠慢,封了卷径直送进京,交由大理寺审理。

这样一个故事,有艳情,有伦理,有杀虐,有民告官……总之集齐了各种话题因素,只要稍稍推波助澜,就能迅速占领舆论热点。在刻意的引导下,只几日功夫,原先有关平安侯的话题便迅速过气、销声匿迹了。

这边的压力既得缓解,另一边也没闲着。国公府与公主府多年来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与力量触角,总能帮助他获得一些宝贵的、隐秘的信息。

例如,对他发起弹劾的监察御史梁炳辰,近年来颇得其顶头上司、御史大夫张之炎的器重。而张之炎,则是文官领袖、大学士崔焕的门生。崔氏作为皇后的父亲、一直以来都是宁王最大的后盾。所以,乍一看,似乎是宁王一系在对其发难。

但官场上的事情,尤其事涉皇子,又怎会如此简单。

有些信息,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就比如,梁炳辰之弟梁炳光,与工部郎中姜绥,一向走的颇近。而工部却是太子的势力范畴——太子妃钱氏出身汝阳侯府,汝阳侯钱枫稳稳在工部蹲了三四十年,一辈子没挪过窝。

卫涟精致的嘴角泛起意味悠长的笑,轻轻旋动手上一枚白玉扳指,幽幽的想着:太子,是个什么意思呢?

要动自己,梁炳辰并不是一步好棋。不过,也许是事出仓促,没有更充裕的准备时间——自己人前一向谨言慎行,这样新鲜劲爆的可以拿来大参特参的把柄,以前没有,以后多半也不会有。是以这一招嫁祸,便做的粗糙了些,使得自己仔细一查便能找出漏洞。

但或许,也是因为自己这些年来不露锋芒,是以对方放松了警惕,只以寻常十七岁少年的心智以待之。

卫小侯爷嘴角的微笑渐渐转冷。

动自己,不过投石问路。太子所求,不言自明。

太子外家护国公府,以军功起家,这些年来势力日衰,在朝在军的影响力已渐式微。而卫国公府与安国公府,一个把持着户部,一个因子弟出色,在兵部混的风生水起。又因着裕王府的关系,隐隐有拧成一团的趋势。已故的裕王妃和如今的世子妃皆出自安国公府,意味着把持天下兵马军政的裕亲王父子俩,竟都是安国公府的女婿。而卫家,一方面因大长公主的缘故,与裕王是姑表亲,另一方面,由于安乐侯卫泠的存在,裕王府与公主府,其亲近程度已不是外人能想象的。

这样巨大的、显赫的、集中的权势与力量,身为一国储君的太子,怎能不忌惮、不动心、不染指?

贸贸然动正主,是蠢不可及,更是鸡蛋碰石头。因此,小心的从边缘扎一刀,试试反应、探探深浅,倒是个不错的办法。甚至,如果自己真的上当,把黑锅扣给宁王,转头开始找崔氏一系的麻烦,那就更好了。若能斗个两败俱伤,那简直就是老天开眼,菩萨保佑,不能更美。

只可惜,朝堂上昭宁帝竟然如此明显的回护,快刀斩乱麻的就给处理了,大出众人意料,估计此番下来,太子又要重新权衡、考量,愈发谨慎,不会再贸贸然出手了。

日光和暖,卫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无表情的缓步而行,脑中则不停的分析、思索,梳理着各种复杂的信息,不时衡量、判断。

“阿涟!阿涟留步!”身后传来略有些急促的呼唤。他犹豫了一下,停住脚步,转身时已带上惯性的、极浅淡而疏离的微笑:“见过宁王殿下——不知殿下有何指教?”

宁王荣启辉一面挥手让身后侍从们跟远一些,一面上前试图握住他的手:“正是有几句话要同阿涟说,谁想散朝后你走的快,差点就错过了。”

卫涟极自然的作揖作赔罪状,恰好避开了他的手,表情诚恳而歉意:“阿涟莽撞了,殿下恕罪。”

宁王眸色一暗,神情却未变,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好赔罪的,你也太小心了。”一面不依不饶的伸手过来握住他,做出把臂同游状,口中压低了声音道:“阿涟,这次御史台的动作,真不是……”

卫涟轻轻挣了一下,没挣开,只得无奈的抬头望他一眼,口中敷衍道:“殿下多虑了。况此事的确是阿涟有错,陛下责罚本就该当的,阿涟心悦诚服。”明知他要说什么,却抢先一步堵住一切话头。

宁王本意是想同他解释御史台的事情并非出于自己授意,只是一见了真人,尤其是握着他羊脂白玉一般温软的手,那细腻的肌肤在掌心摩挲,简直让他不可控制的心猿意马,原本想好的那些话一下子竟记上不来,满心满脑只剩下眼前人,恨不得将这冰雪美人立刻搂进怀里揉搓一番。

卫涟等了一会儿,见他不搭话,反而将自己的手越抓越紧,手指竟还尝试着开始在掌心挑逗的刮弄。他微微变了脸色,忍住怒意勉强低声道:“殿下若没有其它吩咐,请容阿涟告退。”一面用力掰开他的手,后退一步行礼后,匆匆离开。

宁王阴沉着脸望着他的背影,春风拂弄,卷起素色绸衣外薄透的纱衫,使那身影愈发显得纤细飘逸,动人心魄。他下意识的伸开手掌又紧紧握拳。

江山,美人。

我的。都会是我的。他咬着牙,一脸的阴鸷。

第12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