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有乐馆广场前01
我花了两天时间编完曲,大伙儿拿到谱先各自练唱,然而,当我们一起练习〈堑城一粒星〉的第一天,我们就碰到大问题。
「逮-霞-欸-村-踢??欸,『二十世纪』的台语怎幺讲?」
「林揖辰,你唱这什幺歌啊?」彭炫妹斥责她的孙子,「城的台语发音不是『霞』,天也不是发成『踢』。」
「我是美宝,我不会讲台语。」
「美宝?」
「在美国出生的宝宝啊!那时我爸在美国分公司,我的製造生产全都在美国,待到要上小学才回来的,我能讲国语已经很不错了。」
我问林揖辰:「那天在KTV,陶喆的〈望春风〉,你倒是唱得很好啊!」
「〈望春风〉是我唯一会唱的台语歌。」林揖辰双手一摊。
我叹了一口气,「把你的携带式MP3播放器交出来。」
我把整首歌的歌词,用超慢版的台语唸一遍,交代他:「回家后每天听一百遍,开车吃饭睡觉都要听,好吗?」
「好。」
有效吗?没效。
第二次练唱,林揖辰用力地发出每个字的音节,但组合成句子,听起来还是非常僵硬。我和老哥能流利说出的台语长句子大概不超过十个,但是仍然可以模仿出台语歌曲该有的口气,大概是因为我们自小就住在北门街,街坊邻居流利的台语打造了天然的学习环境。
「不然先让林揖辰呜呜巴巴拉拉和打拍子,再慢慢练习。明天就得上传试唱MP3档案了,这样来得及吗?」老哥建议。
「不行不行,这样声音不够丰富,哪一个乐团不是端出最好的菜色拼初选?」
「只练他会唱到的歌词就好,不必整首都熟背吧?」
「不可以,整首歌都要练熟,临时有状况才能互相照应。」
林揖辰戴上耳机,认真地继续喃喃练习歌词的台语发音,我不忍心责备他,只能轻轻叹口气。店门还没关,老哥坚持练歌和做生意并不冲突,我望向傍晚渐暗的天色和北门街的车潮,感觉看不到希望──到底问题在哪里?
就在这时,旧正兴的刘老闆现身,他扶了扶眼镜,似乎有事找老哥。
「一九三四」人声乐团趁机休息一下,我倒了杯茶给刘老闆。
「黎老闆,我外甥要卖一台义大利进口的伟士牌古董速克达,你收不收?」
老哥接过刘老闆的手机,看了照片,「是真正的古董?湖水绿的烤漆,水喔。」
「一九五九年的,六万就卖,状态很好,还可以骑,但是一定要加混合油,不能加纯的无铅汽油。」
「怎幺卖这幺便宜,是不是有什幺问题?」
「我外甥是一家美式餐厅的老闆,他要跟日本老婆搬回日本去啦,不打算带回去。会卖这幺便宜,是因为三年前,有人借去告别式使用。往生的是一位小姐,她的男朋友用这台速克达载她的遗照进场,有的人忌讳,就不愿意收。当时我外甥听说,那位小姐是为了救人才车祸伤重死亡,所以义不容辞地出借。」
彭炫妹摀住嘴:「喔,有这种事!」
我摇摇头:「这小姐也太可怜了!」
林揖辰叹口气:「刘老闆,你外甥真好心。」
老哥继续问问题:「为什幺要用速克达载?」
「那位小姐喜欢奥黛丽赫本的电影,跟朋友说,希望以后结婚可以让老公用速克达载着进场。」
老哥拍了一下大腿,「一九五三年的《罗马假期》啦,是不是?」
「丢啦,黎老闆真聪明。」
「我是不太介意啦。请城隍庙的道士来作法就好了。」
大致谈定后,刘老闆切换到闲聊模式。
「你们在做什幺?那是你们表妹齁,住在这里一个月了。」
「在练习唱歌,我们要参加迎曦音乐节。」我指指林揖辰,「但是有位团员,不会讲台语,也唱不出台语歌的味道,我们说不出来哪里怪怪的。」
刘老闆扶了一下眼镜,「唱一下,我来听看看。我本身在社区大学教台语。」
林揖辰唱了一句,刘老闆想了一下,「台语的发音中,有很多鼻音;你加重鼻音重看看。」
「逮霞-恩欸村踢-恩──」林揖辰认真地睁大眼睛,夸张地皱起鼻子,好像牙牙学语的小朋友。
「鼻音又太重了,一半就好。」
林揖辰照办,果然顺利地让「城」和「天」带着适中的鼻音。
「成功了,好像喔!」
「刘老闆,多谢!」
「没什幺啦。」刘老闆挥挥手,「黎老闆,我再把你的电话给我外甥,你们自己约个时间去看速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