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中二骚年成长记
时间:2007年9月
地点:剑桥市,马萨诸塞州,美国
秦筱筠在自己的寝室里换衣服,接到短信,拎着一个袋子马上下楼。
“alberta,袋子里装的是头盔吗?”等着她的一个男生问道。
“没错。和原作中的一模一样。”她打开袋子给那人看了一眼。
“真的!不愧是alberta!”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筱筠也会意地笑了。
两人走了一阵,上车与其他同学回合。
月黑风高之夜,几辆载着麻省理工学生的车无声无息地从麻省理工校园开出,朝着西北方向的哈佛开去。不过,诡异的是,这群学生都把自己打扮成了装修工人……
一行假装修工人来到哈佛着名景点之一——由三个谎言构成的牧师johnharvard雕像面前。说到这三个谎言,基于雕像座上的三行字:
johnharvard(约翰哈佛)
founder(创立者)
1638
首先,johnharvard不是创立者,而是第一位捐助人,给了哈佛近四千册私人藏书和一半遗产;其次,哈佛创立于1636年而不是1638年,johnharvard于1637年来到波士顿,而1638是他去世的年份;最后,这个雕像并不是这位捐赠者本人,由于他没有留下画像——当时也不可能有照片,塑像者从全校学生里选出来一个叫做shermanhall(希尔曼霍尔)的英俊男生作为模特,至于约翰哈佛本人长什么样,没人知道……
几位麻省理工同学一边行动,一边笑谈这三个谎言。秦筱筠冒出了一句:“其实是四个谎言。”
她指着基座左侧的“veritas”字样。其在拉丁文里的含义是“追求真理”。尽管哈佛校方也承认这个雕像上的三个谎言,却丝毫没有改动它的意思,任其成为哈佛的着名玩笑。
哈,这才是最大的谎言。几个人会意一笑。
给雕像重新装修一番后,几个人拍了照,合了影,又跳上车,趁着夜色匆匆离去。
我是分割线
时间:第二天早晨
地点:剑桥市,马萨诸塞州,美国
“bsp;“什么情况?”一个高挑俊朗的男生回过头。
“马上要毕业了,俱乐部的同学们打算一起合个影,就在雕像……嗯哼?”红发男生指向雕像,然后手停在半空中定住了……
这,这还是约翰哈佛的雕像吗?
那尊坐像顶着一个头盔,手持突击步枪——俨然是游戏《光晕3》的主角!!!
顾卓尔走过去,仔细端详了一会,注意到了雕像肩膀上的海狸:“去看看mit学生的报纸,一定刊登会这个消息。”
都把自己学校吉祥物放上去了,很明显是他们干的。
“那我们……?”红发男一脸黑线。
“合个影吧。”顾卓尔淡淡地说,取下了头盔,把玩片刻,又套了回去,评论道:“这次他们的头盔做的还不错。”
红发男生微微一笑,麻省理工的家伙们来恶搞——特别是这个雕像——他们已经习惯了,别说《光晕3》,连蜘蛛侠蝙蝠侠也早被玩坏了。他拿出手机,一边拍一边摇头:“无所谓,反正这雕像也是三个谎言嘛。”
说着,他用蓝牙把照片传给顾卓尔。
“四个。”顾卓尔看向“veritas”,纠正道。
于是,顾资本家和秦程序员的私藏照片中,都有一张与改装后的johnharvard雕像的合影……
作者有话要说:此番外是一个真实故事……
、跟踪
按照惯例,秦筱筠五点钟下班之后是绝对会在家里。可是她今天却破天荒地出现在了医院。当然,她不是来看她母亲大人的——赵主任正在做手术中……
“12号出庭没问题么。”筱筠看向病床上的男子。
叶青看了看自己打着石膏的腿,无奈地笑了笑:“没事的。谢谢你,竹子。”
“嗯。那先走了。”她点头,套上一个手套才去开门把手——她对医院的病菌依旧神经质。
这个叫叶青的记者曾是筱筠的高中同学,直到高二筱筠出国之前他们一直有固定联系。而在她回国后,也是叶青,请筱筠联手帮这个忙的。
几个月前,社会新闻部的叶青因为朋友潜入圣恩会,去收集可以控告圣恩会的证据。说起来,这也得怪科技进步——圣恩会的很多档案都进行了电子化,同时营地里配备了机房供会员们使用。不过这些电脑自然不能连上互联网,只能使用内部局域网,据说是非常严密——不过很可惜,一旦扯上电脑,无疑是为我们的秦大黑客敞开了大门——于是两人里应外合,把一手材料往外运。而秦筱筠也攻下了一道道关卡,弄出了徐彦书和王彧不少秘密……
秦筱筠下楼,出了住院部的门,看了一眼手机,19:21,距苏霁来接她的时刻还有9分钟。她在医院前的广场上慢慢踱着步,回忆着一些事,并不时地往玻璃外墙扫一眼。踌躇片刻,她突然向天桥走去。
不到两分钟,她又折了回来,心下觉得不妙。
在广场前溜圈子的时候,她就觉得这商务车怪怪的,过个马路,还真的跟过来了;折回去,车也调了个头回来。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秦筱筠扶了扶眼镜,拿出手机打电话:“雨齐。”
开车的苏霁正戴着蓝牙耳机,马上就接了:“竹子,我马上到了。”
"我知道,"秦筱筠看见马路对面一辆打眼的红色宝马驶过,正打算调头,“快走,不要来接我。”
“出事了吗?”苏霁远远看向秦筱筠,正打算减速停车问问她。
“不要减速。一个人比较好对付。走。”然后秦筱筠马上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