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普通村女,也就是甄圈圈的奶奶便由妾升为了正房。
但山区农村的普通女子怎能跟上海当红的舞女比?甄圈圈爷爷对舞女的思念与日俱增。
开始几年,甄圈圈的爷爷有老子管着,去上海的次数极少,去也是偷偷去。
等甄圈圈的太爷爷一去世,甄圈圈的爷爷便来了个本末倒置,在上海是极少回江苏了,并且将甄圈圈太爷爷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都带到了上海。
由于甄圈圈爷爷的居中调停,舞女有时候也陪着甄圈圈爷爷一起回江苏,甄圈圈的奶奶知道自己正房的位置名不正,倒是在舞女面前低调的紧。
甄圈圈爷爷大小老婆间关系倒也融洽。
但舞女每每看到围在甄圈圈奶奶跟前的孩子,便暗自神伤,哀叹自己不能生养,心里慢慢滋生了一个念头:领养个孩子。
当然,这也是为以后养老考虑。
慕容根被领养回来的时候不到两岁,据收容所说,这孩子是被上海一个小户人家因为养不起,而遗弃的,比甄圈圈父亲甄大根小两岁,便起名甄二根。
甄大根和甄二根属于两个世界的人。
甄二根自从被舞女领养,在上海滩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大少爷生活。
而甄大根从小在农村长大,甄圈圈的爷爷更是从未带他离开过高丽山,甄二根倒是经常跟母亲来山区渡个假啥的。
随着年龄增长,两个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渐渐有了隔阂。
甄大根认为,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被这个甄二根夺去了;而甄二根却是对这个乡巴佬愈来愈看不起。
逐渐地,两人甚至一年也见不上两面,过年不得已见面,也是形同陌路。
甄圈圈的爷爷早看出两个儿子互相敌视,也知道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亏欠太多,但养子却是自己最爱女人的心头肉。碍于此,总是难于启齿,一切让时间来调和吧。
两人关系有所缓和,是在舞女去世后。
那一年,甄二根报名参军。
临行前,跟甄圈圈的爷爷回到高丽山,父子三人作了一次彻夜长谈。
后来,各自成家。
甄大根已成为一名受人尊敬医术高超的乡村医生。
甄二根参加越南自卫反击战回来后,已是一名营级军官。
毕竟年纪大了,经历很多,也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家庭的责任,很多事情都想开了,也想明白了。
更主要的是父亲年老有病,两个儿子之间不冷不热,难道让他带着遗憾、带着愧疚死不瞑目?
这样一想,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俩,起码在甄圈圈爷爷跟前倒是热络起来。
老爷子身体日衰,出于老爷子健康考虑,就一直呆在了江苏。
一则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利于修养;二则甄大根是医生,随时可以有个照应。
甄二根每年好几次带着老婆女儿来甄大根家,既是看望老父亲,又当作逃离城市的喧嚣到山间散散心。
在童年的记忆中,甄圈圈最高兴的莫过于叔叔造访。
不但带来山村根本没见过的各种玩具,还带了一个洋娃娃般的小妹妹跟她一起玩耍。
虽然甄圈圈三个姑姑也各生了一个小孩,与甄圈圈从小作伴,但只要这个妹妹来,其他几个表弟妹便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过,这种幸福的回忆,在他上小学三年级那年便结束了,那一年,甄圈圈九岁。
也是在这一年,甄圈圈爷爷去世,而甄二根一直努力寻访的生父母也找到了,甄二根更名慕容根。
尘归尘,土归土,甄大根、甄二根,这两个不同轨道的人最终因为链接二人的纽带断裂而渐行渐远。
甄圈圈爷爷去世后,开始两年,慕容根清明时节还亲自到高丽山甄圈圈爷爷墓前祭拜,顺便来跟甄大根叙叙。但随着军衔愈来愈高,事务愈来愈多,每年的祭拜便由勤务兵代劳了。
自从爷爷去世,甄圈圈便再也没见过那个洋娃娃般的“堂妹”。
而甄圈圈自从上了初三,也是至今没见过这位叔叔了。
甄圈圈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甄大根原本想告诉慕容根,算是打个招呼,但考虑再三还是没打这个电话,毕竟现在跟他已是两个世界的人,能不麻烦还是不麻烦了。
不过,甄大根还是将慕容根的手机号码告诉了甄圈圈,万一有个急事啥的,也能找个熟人帮忙,毕竟也是个“叔叔”不是?
甄圈圈从小对这个叔叔就很敬仰,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叔叔是位军人,是一个经过炮火洗礼的真正的军人!
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梦,甄圈圈儿时的梦就是有朝一日也能到战场上冲锋杀敌。
当然,随着长大,这个梦也渐渐遥远了,不过,对慕容根叔叔的敬仰却根深蒂固。
甄圈圈知道跟慕容根是啥关系,也懂得父亲的心意,拿着电话思绪良久,对着号码一直没有摁下拨打键。
“算了,等等再说吧,或许,警察经过调解没事了呢?”甄圈圈做梦想屁吃地想道。
回到宿舍,叶问等几人早下课回来,正一脸担心地等他问什么情况呢?
甄圈圈不想他们担心,便装着满不在乎地说道:“没事,那个吐血的家伙叫陈华昌,被我把脾脏打破了,要做手术,他家人到警局闹事,叫我过去就是双方当事人协调一下。”
“协调好了?”叶问看着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