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_分节阅读_26_天恩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天恩_分节阅读_26(1 / 2)

而这,也是自己这样一位老妇人,对孤苦伶仃的外孙女的,最大的一点慈悲和爱护!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中对诗经《击鼓》一段的议论借用了一篇诗歌赏析的观点,并非原创,再次特加说明。O(∩_∩)O~!

因为本文是架空背景,所以借用了梅妃形象,但是使用了一个相近名字。就是大家一听就知道是按着她原型的,但做出一个区别。之所以这样吧,主要是因为本文确实设定有一些比较狗血情节,怕大家觉得将这样狗血情节安排在这些史上知名人物上,玷污了他们的形象。所以索性修改下名字,但是保留来联系,让大家一眼能看出来。后续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采用这种方法处理。

梅妃是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她的事迹我想我不必多介绍了。

天恩第五钗,梅妃江择荇判词(本事诗):

一曲惊鸿且自珍,恩弛退对上阳春,

旧情不为珍珠慰,始忆梅花梦里身!

本文为仿唐背景,唐朝后宫规制:皇后之下有四妃位。四妃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梅妃是唐贵妃入宫前最受宠的妃子,本是有资格封妃的。但贵妃为四妃之首不可轻授,当时淑妃、德妃、贤妃三个妃位上都已经有人了,这三妃都是跟着神宗皇帝的老人,且育有皇子皇女,不可轻动。因此,神宗就给了梅妃九嫔中位份尊贵的昭容位份,特许其在宫中一应待遇从妃级别规制。也就是说僭一位为妃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拿到正式妃位的上岗证书。

单纯从这个比对来看,后来唐氏女入宫之后,神宗直接将她越过三妃之上封为贵妃,虽然位份并不是帝宠的绝对衡量标准,但单独对比这个,神宗对唐贵妃的宠爱的确是比对梅妃深的!

第31章朱光照绿苑(之争执)

太皇太后拍了拍阿顾的手,笑眯眯道,“留儿,阿婆已经老了,一个人在这仙居殿里寂寞的很,偏偏你的小姨玉真公主远在华山,表姐们又都留在长安,就你和你阿娘如今在我身边,偏偏你阿娘如今笃信佛祖,常常在佛堂里祷告。你留在仙居殿里多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可好?”

阿顾沉默了片刻,仰头嗫嚅道,“可是……阿婆,我在暖阁里读书习字,诵读出声的话,会吵到你的。”

“没事!”太皇太后笑呵呵道,“我命梅娘将暖阁收拾出来,再加设一道门扇。这暖阁和西次间虽说是连在一起,但只要闭了门,除非高声说话,彼此间是听不见的。再说了,”她笑眯眯道,

“阿婆如今就是想多听听人声呢!阿婆年纪大了,就怕寂寞的很。但那些来请安的人都乱七八糟的,我厌恶的很,若是小阿顾的读书声,我就不嫌了!怎么样呀,小留儿要不要过来陪阿婆?”

阿顾静默了片刻,投到太皇太后怀中,扁了扁嘴巴,“阿婆!”

在仙居殿西次间读书,代表的意味,她虽入宫未久,却也是明白的!太皇太后对自己这个外孙女十分疼爱,阿顾虽早就知道,这一刻,还是为她深挚的疼宠之情感动不已。她沉默片刻,抬起头来盈盈笑道,“那外孙女儿就却之不恭了!嗯,梅姑姑待会儿收拾暖阁,阿顾喜欢安息香,里面要点上安息香。要摆上精致的文房用具,要一个漂亮的砚台。哦,对了,还有,阿顾要一个大大的榆木书架,上面摆放着很多很多的书……”

小阿顾喋喋不休的话语在仙居殿响彻,太皇太后听在耳中,老怀大慰,抱着阿顾欣悦的笑了起来,大声应承道,“好。皇祖母就给你摆一座大大的榆木书架,上面摆着很多很多书……”丹阳公主坐在一旁,看着祖孙亲昵的模样,唇角带着开怀的笑容,一双眸子却渐渐染上泪光。

仙居殿中,太皇太后和阿顾祖孙和乐融融的时候,遥远的大周西域,局势却紧张一触即发。

安西大都护张孝瓘得了天子诏命,即刻派遣都知兵马使高留仙率人前赴平息达奚部叛乱。高留仙乃是一名悍将,接了命便带领一万人马直扑碎叶,与叛军首领康格尔遭遇在绫岭下,一番苦战,康格尔眼看不敌骁勇的大周军队,急忙遣使向吐蕃求援。吐蕃赞普尺不丹增命大将莫索率大军援助,莫索到了安西,眼见得达奚叛部已是不敌,索性兵锋绕过了碎叶城,直指大周都护府所在治地——龟兹。与安西大都护张孝瓘在龟兹城下鏖战,西域局势紧张,消息传至遥远的东都洛阳,一日数变。一时之间,大周朝堂将注意力都投到了遥远的西域之上。

“吐蕃狼子野心,都护府大局为重,应命高留仙即刻放弃碎叶城,率军回援。延误军机,论罪当处之。”宰相朱潼在朝堂上慷慨陈词。

下了朝,卢国公程伯献等人随着皇帝进了弘阳殿,殷殷进言道,“圣人,朱潼不懂军事,您莫听他在朝堂上的放肆之辞。龟兹城坚,张孝瓘亦是一时名将,尚可守住一段时间。高留仙剿灭达奚叛部之后再行回援是正确的。”

姬泽摆了摆手道,“朕心中明白这个道理。战场上之事,有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高留仙临局自断,并没有什么差错。只是如今战事胶着,朕不好多说什么。待到此次战事彻底平定后,自当再行封赏。”

程伯献闻言松了口气,面上都露出欣慰神情,拱手道,“圣人英明。”

姬泽在殿中的玄漆金丝夔龙榻上坐下,道,“西域兵马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吐蕃莫索虽大举来犯,虎视眈眈,但有老而弥坚的张都护坐镇龟兹城,来援的朔方军守住内防线,并无妨事。待到高留仙平定了碎叶城挥师回援,想来不日定可击退吐蕃。”

程伯献揉了揉鼻子,呵呵笑的粗豪,“臣等都以为圣人自幼读诗书,对于这些沙场上的事情怕是不大懂的,却没想到您心中倒是颇清楚的!只是,”向着东北的方向瞧了瞧,犹豫道,

“西域兵事甚重,太皇太后一向不喜动刀兵之事,怕是会有意见吧?”

提到太皇太后,姬泽也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方出口道,“皇祖母乃巾帼之豪,于大局上眼光是不错的,只是终究是女子,主张有些保守了!”他顿了顿,扬首道,“皇祖母那儿朕去说,卿先下去吧。”

程伯献便拱手拜道,“臣等告退。”

弘阳殿中玄幔微张,淡淡熏香从青铜夔纹兽首香炉中缓缓吞吐。姬泽坐在御案之后,转头问伺候在一旁的内侍,“孝恩,这些日子,皇祖母那儿这些日子可有什么消息?”

大周宫廷内侍统归内侍省,内侍省长官为内侍监,秩从三品,其下有两位从四品上的少监辅佐,接下来便是四名从四品内侍,相较于同在天子身边服侍的高无禄的年轻精干及梁七变的风神俊秀,这位王孝恩却矮矮胖胖的,肤色极白,面上常年挂着让人讨喜的笑容,弓着腰笑着答姬泽的话道,“太皇太后身子极好,顾娘子回宫后,常在太皇太后的仙居殿里陪着,太皇太后近来气色心情都好了不少,晚上能进得大半碗饭宫人们都说常听见太皇太后的笑声。御医每日诊的平安脉象也没什么问题。哦,对了,”他似忽然想起一样,在姬泽耳边不经意提起,

“听说呀,太皇太后吩咐将仙居殿西次间的暖阁给收拾出来,要给顾娘子做平日里读书的书轩呢!”

“哦?”饶是姬泽性子平和,听到这儿,也不由露了一丝诧异之色。

太皇太后的仙居殿姬泽是知道的,暖阁就在太皇太后平日起居见客的西次间里头,太皇太后平日里乏了会过去歇一歇坐坐,如今却给了顾娘子做读书习字的书轩。顾娘子本便是太皇太后走失的嫡亲外孙女,如今寻了回来,看重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座暖阁书轩的存在,却昭示着阿顾在太皇太后心中的地位,远比旁人原先想象的要高的多呀!

一轮太阳高高挂在太初宫上空,射下煦暖的光芒。早朝结束后,姬泽换了一身常服,进后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刚入仙居殿,便觉得殿中陈设较着往日有了一些变化,正座上卧鹿山石背屏前的金丝楠木座榻已被撤了去,改设了一张三围屏玄漆绘彩罗汉床。殿中的客榻也全换成了靠背月牙凳。南向的暖阁处加设了一道白色桦木门扇,晶莹的水精帘子垂下,遮住了窥视内里的视线。

他在仙居殿的玄漆螺钿麻姑献寿屏风之旁站了好一会儿,目光从暖阁的水精帘子上移开来,才重新迈开步伐进去。

阿顾坐在暖阁乌木案后,腰肢挺的笔直。

太皇太后吩咐下来的事情,执行的很快。梅姑姑又是个能干的,不到小半日,暖阁便被收拾出来,布置的焕然一新。一片四方的地方,从前设在里头的紫檀罗汉榻被撤了去,改置了一张平头乌木案,靠墙摆设着一张大大的放满书籍的榆木书架,暖阁中间摆置着一套精美的四扇雕镂屏风。阿顾坐在案后的月牙凳上,腰肢挺的笔直,手中执着一只细细的狼毫笔,桂儿在一旁伺候笔墨,抬起眼睛看着案上的帖子,问道,“娘子,这就是天下闻名的《名姬帖》?”

阿顾笑着答道,“正是。”

桂儿着迷的看着帖子上娴雅婉丽的簪花小楷,赞道,“真漂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