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起邺城_分节阅读_41_尘起邺城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尘起邺城_分节阅读_41(2 / 2)

高湛闻言,脸色稍霁,让武卫停了下来。

祖珽见状,忙又道:“陛下有我这么一个范增一样的贤才不用,真真是可惜呀!”

高湛闻后刚刚好看些的脸色又变了,他怒道:“你自比范增,难道把朕比作项羽不成!”

祖珽道:“项羽的人品才学又怎是常人所及,只不过是天命不助罢了。项羽出身布衣,率领乌合之众,五年就成就了霸业。陛下您却凭借父兄留下的资本才坐到今天的位置,臣以为项羽不可以被看轻!更何况臣之才何止比拟于范增,纵使是比成张良也是有过之的。张良他身为太傅,也要靠‘商山四皓’才能使得汉朝定下太子之位。臣所居之位非辅弼之臣,乃是被疏远的外臣,却仅凭借自己的竭力衷心劝得陛下禅位,让陛下享有太上皇的尊位,让皇太子得登皇位,还保住了您这一脉的帝位!与张良那样的小功劳比起来,难道不是旷世奇功吗?!”

高湛听后更加愤怒,抬脚踹上他的腹部,又对边上的武卫喊着:“用土把他的口给我封上!让他再在这里胡言!”

武卫们忙领命。祖珽挣扎着边吐边言,依旧不愿住口。

尘落轻轻摇着头。祖珽若是没有那些为世人不齿的恶习,恐怕其智慧会胜于当年的杨愔,成为一代良相……只是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三哥……妹妹没能保住你,如今是不是替你报仇了?……可是这样的景象我好害怕……真的好害怕……你死的时候,是不是也像祖珽现在这样?……

这样想着,她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泪水簌簌而下……

高湛见祖珽喋喋不休,抢过了武卫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打了快二百下方停下来。他回头看到正在颤抖的尘落,见她泪流满面,捂着嘴极力隐忍着,忙丢下鞭子,上前按住她:“茹茹,你怎么了?”

尘落捂着嘴不住地摇头,满室的血腥已经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她想要平复心中的恐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三哥死前的景象却在脑中越来越真实,之后又出现了五哥被打的景象……

“茹茹?”高湛摇着她,心中有些慌张,柔声安慰着,“别怕!别怕!”

尘落渐渐平静下来,泪眼朦胧的看着高湛:“九叔……”她咬着下唇,不知道说什么,九叔对别人的残忍和疯狂,九叔对自己的温柔和怜爱,两个都如此真实,却又如此飘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九叔……

高湛见了心中一痛,有些后悔在她面前去做这些血腥的事情……

和士开见高湛神情变化,忙上前道:“陛下,此等贼人,应当处以极刑才是!”

高湛扫了一眼倒在地下的人,轻叹道:“朕要杀了他,他就真得名了,还是发配到甲坊去吧,具体的事情你看着安排就行。”

和士开还想说什么,见高湛已经无心理会,只得称是离去。

尘落见人被抬了下去,渐渐平复了下心里的情绪,向高湛欠身道:“九叔,茹茹有些不适,今日先告退了……”

高湛见她脸色不好,心下不忍,便命人备了马车,送她回府。而他自己则在乾寿堂中坐了很久,似乎是在思索着重要的事情,又似乎在下着什么决心……

作者有话要说:祖珽此段争辩在史书上记载得很是详细,整体看祖珽的形象大变,完全是个敢于直谏的良臣。关于争论的依据,那些汉朝名人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就简单的说下好了。

楚霸王项羽不用多说吧,和刘邦争天下,最后乌江自刎,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千古。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被尊为“亚父”,鸿门宴之事基本是他导演出来的,后因为刘邦等人的离间被项羽猜忌,辞官归故里时病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曾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句也是祖珽搬来形容自己的。其实祖珽的才华确实可以比拟范增,但是人品却差得多了些。

张良帮汉高祖得了天下后功成身退,免于了鸟尽弓藏的后果。

“商山四皓”即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刘邦本想请他们做官,他们推辞离去隐居于商山,所以称为“商山四皓”。后来刘邦想废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做太子。张良便建议吕后请“商山四皓”为太子老师,最终让刘邦不得不打消了改立的想法。祖珽借此说明自己一人之力就能左右高湛的想法。

☆、为卿谋福

一月后,尘落从孝珩那里听到了祖珽的消息。

据说和士开命人挖了深坑,将祖珽关于其中,苦加防禁,终日桎梏不离其身,也不允许家人去探视,夜晚的时候又让人往灯中加入了芜菁子…所以,祖珽失明了。

尘落不知道这样的结局该怎么形容,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算为三哥报了仇?但她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开心,甚至有些讨厌起这样的自己……

孝珩似乎看出了她的心事,时不时便会来她府里陪她画画吹笛,有时还会带着长恭,延宗和绍信一起拽她去骑马,到郊外游玩。

尘落看出了兄弟们的担忧,努力让自己不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享受着和兄弟们一起的说笑游戏。这样悠闲的日子,让她渐渐找回了从前的自己,找回了曾经消失的那些时光,心情也跟着开朗了不少。

而她的笄礼也终于在这一年春天结束前顺利的进行了。

笄礼的行礼之日是高湛让太史令挑选的黄道吉日,并且定在了太庙这样的地方举行,还请来了满朝的宗室大臣观礼。尘落听后紧张了好些时日,生怕到时候哪个环节出错。好在高湛派来了陆令萱教她具体的礼仪,苦练之下总算是熟记在心。

行礼当日,她先穿着象征着女童天真烂漫的采衣,在太庙拜了太上皇与太上皇后,皇帝与皇后,又拜了在下的礼宾,便跪坐下来。

赞者乐安公主上前为她梳理了头发。

梳理完毕,孝琬的母亲,父亲的正妻元氏走上前来,轻轻吟诵起贺词。

尘落听着她的声音,心中有些感慨。三哥离开后,元姨娘似乎憔悴了不少,今日她肯来为自己做礼,想必是因念及自己和三哥的关系吧…元姨娘的声音停下来,她从旁边侍女端着的托盘中,拿起梳子,又为自己梳了发,加了发笄。尘落起身行了礼,由乐安公主正笄后便随着侍女下去换素雅的襦裙,这襦裙象征的是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即豆蔻少女的纯真。

换好了服装,她出来又按先前的方式拜了一遍上首和下首的诸人,跪回了刚刚的位置。元氏净手后为她去了发笄,改插了发簪。她又进去换了象征花季少女明丽的曲裾深衣,再拜宾客,完成了笄礼的第二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