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_流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章(2 / 2)

我和草草之间从头到尾都有距离。我们曾经隔着两座城市,隔着网线,隔着电话线,隔着无线电波。我们好不容易见到了,还是隔着taxi的前后座,隔着饭桌,靠得最近的时候也不曾碰到过彼此。再过些时日,我们怕就是隔着两个国家了。

、6。9

我让酒店订了第二天回程的机票。

仍然是晚上的飞机。我起来后很早就退了房。在酒店门口拦一辆车,我问司机:“市里面有什么值得一去?”他说:“单纯的看看就去外滩,想买点纪念品可以去城隍庙。”我向来对神神怪怪的东西不感冒,不烧香不拜佛,可这会儿我听见一出带有庙字的地方却很想去。我说:“那送我去城隍庙。”

下了车,并不觉得眼前的景象和印象中的庙有什么关系。错综复杂的路,两旁边全是小商铺,卖什么的都有,衣服纪念品小精品木饰银饰金饰生活用品玩具家居装饰,也有各种特色的小吃餐饮店冰激淋饮料茶吧咖啡吧,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而且无论走上哪一条路,感觉看上去都差不太多,转了两圈,便有些迷路。路上,店里,都有很多人,虽然没到接踵摩肩的程度,但也显得拥挤。热闹非凡。我想这些人也大多都不是上海人,他们也和我一样,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城市,即便是不买东西,来此看看凑个热闹也好。好像人都有此习惯,哪里热闹就喜欢往哪里去,哪里人多的越是挤不进去越是要往里挤。买东西也是如此,什么东西越是买的人多买的人就越多,说好的人多了便是不怎么样的东西也成了好东西。我们平时在外面吃东西,也是看见哪家店里面的人多就喜欢往哪里去,甚至里面没座了我们就站在那里等座位。

记得我家那边有一处炸糖油粑粑的小店,价格卖的比别家都高,也不知是从开始说这一家的特别好吃,接着大家伙都说那一家的特别好吃,越传越神,所以只要想吃这东西就非要到这一家来买,结果这一家店的门口总是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多的有时候一两百人等在那里,很自觉的排着蛇形的队伍。每日从小店开张到收摊,队伍的规模一直有变化,但始终是有队伍排在哪里。我是没有那个耐心的,所以很不幸,我至今都不知道那一家的糖油粑粑味道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还有一事。那是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吃了饭去广场散步。正逢广场艺术文化表演。广场上抬了舞台,有很多的节目,主要是唱歌和舞蹈。台前围了不少观众,大都很木然的磕着瓜子或点着烟或双手插在衣兜站在那里欣赏。突然,舞台上一个彩灯发生意外的爆炸,浓浓的烟雾伴随着巨大的响声弥漫开来。广场上就跟炸了锅一样,几乎整个广场的人都在往舞台这边跑,都想要过来看个究竟,一边跑还一边欢呼着,也不知道为什么都那么兴奋。本身就站在台前的更是近水楼台,直接就往台上冲,看架势是准备着一定要最近距离的欣赏一下爆炸现场。主持人大惊失色,连忙拿话筒大声喊:“别上来,别上来,台子承受不了那么多人,会塌的。”

由此,不难看出人们的本质是喜欢凑热闹的。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我凑热闹的本质尚未显现,因为到目前为止,凡拥挤的地方我都不太愿意靠边。

我冲着城隍庙的庙字而来,却发现这里其实是个超大的杂货市场。不过这一片的房屋建筑都是红瓦斜顶,倒真有些庙宇的风格。大概这个庙名也就因此而得来。后来吃午饭的时候我顺口问了服务员一句,才得知这附近确实是有一座庙的。饭毕,几经问路。终于是得见了城隍庙真容。并不如我想象中的大,但香火鼎盛至极。

我进去烧了香便准备走。经过坐在庙门口解签的庙祝旁边时,他忽然叫住我:“求支签吧。”

我听他叫我,于是站住了脚步,在他案前的椅子上坐下。他给我一个签筒,我随手抽一支出来递给那个老道士。他拿去看了看,对我说:“所问何事?”

我其实是想问,为什么那些我爱过的女子都会无端失踪到最后都会离我而去呢。莫非就只能解释为命中注定吗?但我没有把这听起来有些哀怨的话说出口,我只是说:“找人。”

他是个年纪偏大的老道士,笑起来感觉挺和善的:“守得云开见月明。是支中签。但你找人,便就不坏。你最后终于是能找到你所想找之人的,只是还需些时日。所谓,时候未到。不急,不急。”

、6。10

既然时候未到,我便安心的等到时候吧。就像我的父母,曾经我也是那么想要找到他们的,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人能给我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现在,他们不是出现了嘛。就如我说过的话,“我可以用来等待的时间还多的是。”

我拨通了老板给我的那个号码。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对面的那个人。只好说:“你好,我是宇。”

对方明显的很激动:“好。好。你终于打过来了。”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的声音,我无法从声音中判断对方的性格,我只是觉得跟我记忆中父亲的声音完全不一样。说记忆其实是扯淡,很可能只是我想象中的事情。那么多年以前的事情,当时我才几岁大,哪来的什么记忆呢。

我接着问了一句有点可笑的话出来,我说:“你真的是我爸?”

他显然没有料到我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我只听对面有抽搐着的呼吸,很久没有说话。我耐心的等着。他最后说了句答非所问的话:“孩子。我知道这些年,爸爸妈妈欠了你太多。其实,我们都一样的挂念你。你来,我们见了再说吧。”

我说:“好。我定了机票告诉你。”又说,“你们不欠我什么。”

我开始着手准备去找我的父亲。倒并没有什么事情。不过是办签证,再拿几样衣物,反正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到了那边一样可以买。我交代pass和诺:“我的房子和我在这里留下的东西就先交给你们了。帮我照看好。”pass问我:“还回来吗?”我说:“当然,我在那边定居也会偶尔回来看你们。毕竟在我前面30年的日子里,你们几个是我最好的朋友。”

拿着电话正要打去订机票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好像漏掉了什么。其实还有一个人,在我走之前,我是不是应该见一面。哪怕就只是为了告别。

于是我在电话上播了艾雯的号码,分开的这几年,我第一次打她的电话。

她说:“真难得,被你想起来了。”

我傻笑了一声:“我想看看你,有时间吗?”

她思索良久:“什么时候?”

“6月15。”

“在哪?”

“你来我们省城吧。就一躺飞机。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你可以星期5或者星期6过来,然后星期天的晚上坐回去,也正好去上海有一班晚上的航班。”我本来可以去她那里找她。但我现在实在不想到上海去,可能是怕触景生情吧。可惜我人在上海还没回来的时候却不记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