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华雄的骏马还在往前奔跑,而华雄则是被迫悬在空中,因为他的胸口被穿入一根长枪枪头。
刹那的时间,驾驭着白马化作闪电一般,众人只觉眼前一花,谢知非手中的长枪便已经插入了华雄的胸膛将其举起。
华雄撑着一口气看向谢知非,口中赫赫声不断,华雄不明白,为何不过是须弥的时间谢知非能连人带马冲得如此之快,这样的冲击力不像是七步的爆发,而像是数百米奔跑带来的。
华雄将头低了些,想看清自己插入自己胸膛的这柄长枪,枪身雪白,看外形有些像戟。
这个动作用完了华雄最后的力气,在天地化作一片黑暗之前,华雄隐隐听到谢知非的声音比腊月的东风还要凌冽:“还有人要战?”
见没人回答,谢知非撑着华雄来到敌军面前,华雄的部下如临大敌,碎碎步往后退。
然而谢知非来到阵前,手中的焚海一抖,华雄落在地上,谢知非如同冬雷乍响的声音对着华雄的部队喊来,喊着他们只觉耳边有如蜂鸣:“华雄已死,可还有人要战!”
只见黄沙漫天的战场上,谢知非一人骑马立在董卓的军队面前,没有护卫没有亲兵,华雄便躺在地上,然而董卓的军队却不敢往前一步。
谢知非骑着马立在那里,身上那厚重得让人心惊的正气有一种魔力,让人不自觉的信服:“降者不杀!”
盟军这边将士陡然清醒,立刻冲过来,喊着同谢知非之前一样的话:“降者不杀!”
寨中大帐之内,众人只听到外面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纷纷变色。待听到是自己这边在齐声高喊的时候,这才松了口气,由袁绍为首纷纷出账,远远看去,只见自己这边的军队步步紧逼,董卓的军队刚失主将仓皇四顾。
也不知是谁先放下手中的兵器,随后他身边的人也跟着放下兵器。
这放下兵器的行为,如同海啸一般席卷整个董卓的军队,不一会儿的时间这只适才还在压寨的军队已经向盟军投降,而骑马立在董卓军队之前的谢知非如同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分外瞩目。
第125章人间四忠骨
按理说谢知非一枪挑落华雄,又携威势不费一兵一卒迫使董卓队伍投降,无论怎样算均是立下了大功,理应加官授赏。
然而等谢知非回到大寨后,袁术一口咬定谢知非越位行使将帅的权利,不但不论功行赏,按军纪反要降罪。
听完袁术的理由,在场诸人顿觉灵台崩摧:这家伙出生的时候,没带脑子吧!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袁绍、韩馥等人觉得:“公路言之有理!”
“……”听到这话曹操顿时想骂人了:言之有理个鬼,感情不是你家的人治起罪来你们不心疼啊!
事实的确如此,袁绍他们半点也不心疼,眼看着这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就要发生,曹操同孙邈等人立刻起身言辞激烈。
好长一段时间后,最终袁绍大约是良心发现自己吃相不能太难看,这才以功过相抵为由放过此事:过就不算了,功也没有了,你之前做什么还是什么,之前是白丁还是白丁。
联想之前孙坚是如何被坑的,这下诸人哪还有不知道的道理。
袁绍要么是想要功劳,最大的功劳;要么便还有更深的打算,比如拥兵自重!
然而任何人任何势力只有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方能无敌于天下。
此时莫说洛阳城,连虎牢关尚且未破,遥望洛阳宫阙繁华不可见,诸多眼明心亮的人知晓袁绍不过是徒有威名绝非明主,心中失落之下另觅明主的心思就起来了。
比如听到忠义二字瞬间打了一身的鸡血,兴冲冲自荐到袁绍帐下效力结果发现袁绍并不忠君爱国还脑子里有水的荀彧。
荀彧双眼亮晶晶的盯着曹操看:忠肝义胆有担当,这才是他心仪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