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_[重生]两都纪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9(1 / 1)

四野阒然,除却淅淅风声,再无杂音**扰。兼之女人的声音本就尖细,倘若有心要听,再依据平日观察所得进行适当的猜想,不愁窃听无果。

忍冬在里间似乎在四处走动,声音因而忽大忽小,好几处难以辨清:“……殿下,余家老爷遍访所得的这副药方药效虽好,但起初便说了……您不妨隔月服药,否则……”

余家老爷?莫是表姑的阿爹?那位曾在太医院任职的余医官,屡有耳闻他医术精湛,江南杏林界中亦有赫赫声名。可是,什么药方,竟绕开太医院医正,需他四处遍访?起初便说了什么,忍冬才劝阿娘隔月服药,否则又会怎样?

只恨适才一时兴起的偷听行径,无端便将话中关键听漏。

药方、服药……接连几个字眼利刃一般刺穿她的耳膜,太阳穴跳动不止。唐潆感到周身有股不安阴霾似的笼罩着她,使她险些喘不过气。她隐隐觉得蛰伏在她心中许久、重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虑仿佛已在破土而出,她情不自禁地紧扣门框,耳朵牢牢地附在门上,半个字都不肯再错过。

接着,是太后的声音。语气一如既往的云淡风轻,寥寥数语,却道出欺瞒她良久的事实:“这眼疾,已是治不好的,再差,不过沦为瞽者罢了。服了药,我夜间尚能视物,无甚不好。”

阿娘说甚……眼疾……瞽者?!

须臾间,唐潆只觉心口如遭千钧重锤,脑中茫茫然一片空白。嘴唇随之毫无血色,面容亦是煞白,她不可置信地一面摇头,一面略略向后退了几步,盯着近在眼前的殿门,竟生出悲惧的心情,犹如不愿面对眼前现实一般。

阴晴不定的燕京,积攒了一夜的厚重乌云,忽然滚滚而来,骇人的惊雷从中猛然劈开,泼下冰冷的倾盆大雨。

将天与地,人与人,皆浇了个通透。

☆、第59章牵机

犹如眼前迷雾蓦然被徒手拨开,以往许多曾屡次被自己遗漏的细节得以卷云涌雪般浮现在脑海。如今回想,约莫是在一年前便有蛛丝马迹显露,而自己却一次次地忽视遗忘,以致现下得知,除却该有的惊诧愕然与心痛难耐外,更多的竟是追悔。

夜色如墨,凉风瑟瑟。

唐潆僵立在原地,她只觉自己如处冰窟,体内的鲜血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冷,举步维艰,无所适从。须臾间,心里又何止是五味杂陈,她已品不出究竟是甚惹得她鼻间酸涩异常,眼眸湿润。婆娑树影倒映于殿门,她移眸看过去,便疾步向前,发凉的指尖扣上门扉,欲将它推开。

殿中灯火依次熄灭,直至里间的脚步声由近及远地行到角落,最终只余了微弱的光亮,饶是如此,大片的黑暗霎时倾巢而出,此情此境中竟营造出令人心惊胆战的氛围。

唐潆咬了咬唇,她阖眸,漫无边际的黑暗未曾使她惊惧和恐慌,只一睁眼,她便又能视物。但阿娘呢?阿娘适才所言定非说笑,倘若当真沦为瞽者,她将日夜与黑暗为伴,四季轮回花开花落,人世间的繁华热闹遂成只可耳闻不能亲见的虚景。

事事皆成遗憾,无可弥补。

无可弥补?

不,不可能。我大晋民殷国富人才济济,纵然阿娘身患眼疾,又岂会无药可医?

短暂的理智使唐潆得了片刻喘息之机思及此处,她再看了看殿内,便毅然决然地回身往外走,深夜中径直造访太医院。

阿娘平白无故为何会患上眼疾,又为何瞒她,更服用了甚药物兴许会对身体有所损害——诸如此类,事情始末她已暂且搁下不问。这些来龙去脉细枝末节,知道了又能如何,只拿目下来说,没有什么,比她身体康健更为重要。

即便太医院医官昏庸,民间卧虎藏龙,重赏之下必有能人。

肩抬步舆的内侍本就手脚麻利,更兼唐潆面沉如水,看着较之平素不易与许多,愈加不敢怠慢,卯足了力气疾走在宫道上。片刻后,便到了太医院。

其时深更,几乎人人入梦酣眠,因有中官传过口谕,医正冠服齐整地恭候在外,望见圣驾,忙下阶来迎。按理说,今日陛下该是在京郊祭日,几时返京竟无人告知?倘若染恙,传召即可,夜深来此,细思起来却是十分异常。

医正于是惴惴不安,弯身行礼时亦做足了礼数。

唐潆迈下步舆,走到他眼前,声音冷硬,眼眸中更满是威慑:“卿请入内言语。”

医正历经两朝,堪称老臣,仁心妙手,德高望重,先帝久病缠身,因有所求,故而待他百般礼遇。他不曾伐功矜能,于职守上兢兢业业,唐潆沿袭先帝之风,待他亦是平易近人,从未如眼下这般气势凌人。

医正随在她身后,亦步亦趋地走着,脊背慢慢渗出层层冷汗,心里已然拿不定主意。

宫人皆被屏退,里间仅唐潆与医正二人。

门扉合上的吱呀声尚未落尽,唐潆便急切地向他发问:“太后究竟所患何症?痊愈之法可有?你且速速说来!”

即便早有预想,医正仍免不了陡然一惊。他不知事情如何败露,尚存侥幸,欲佯装茫然糊涂,先糊弄过去,翌日再寻太后细谈。医正毕竟并非圆滑世故的朝臣,瞬息间脸上的神色已将他心中所想毫无遗漏地暴露在外,张扬醒目。

唐潆逼近一步,厉声斥他道:“休再瞒朕!欺君之罪,你可担待得起?”

这一发问,更有一“再”字,便暗示医正——先前他呈上的脉案作伪,已是欺君?*希热粼俨换诟模烟铀雷铩?br/

医正抖如糠筛地跪下来,他面白如纸,叩头道:“臣罪该万死,陛下息怒。”如是者三,方稍加停歇。虽未抬头,但周遭君威的无形压迫有如万钧,骇得他呼吸急促气息不匀,紧忙将自己所知全盘托出:

“殿下实乃余毒未清,祸及双目。”医正顿了顿,掀起眼皮觑了觑唐潆的面色,声音又低了些,显得底气不足,“至于……至于痊愈之法……臣才疏学浅,尚未得知——但殿下金尊玉贵,自有福佑。”

金尊玉贵,自有福佑?

此句不过宽慰人的话语罢了,唐潆心中的冷笑来不及浮于面上,她先将前半句话反反复复地默念了屡次三番。

痊愈之法,尚未得知……痊愈之法,尚未得知……

她看向医正,这个两鬓银丝精神矍铄的老人,是这间太医院、是这座禁宫、甚至是普天下医术首屈一指之人,而今,他明知倘有失言定会令她勃然大怒,自己随之便有性命之忧,却仍以实情坦言,确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

连他都束手无策,莫非当真无药可解?

唐潆忽觉无力、懊恼、心痛如绞,脑海中忽而浮现出太后的眼眸。那双眼眸,是她历经二世所见最精秀绝伦的一双眼睛,清冷如月,又温柔似水,每每与她对视,便如跌入澄净幽深的湖水中,心甘情愿地溺在其中。

这样一双眼睛,以后兴许再也不能视物了么?

心上嫩肉如遭刀创,如被箭雨,千疮百孔,疼得她狠狠咬住了下唇。脚步险些站立不稳,她忙扶住一侧的木桌,勉强镇定下来,又问道:“你适才说,余毒未清?什么余毒未清,她整日居于深宫,何人敢伺机下毒害她!”

她虽然强自镇定,话间语气的波动激颤听来却十分骇人。医正双肩止不住地发抖,生怕自己稍有不慎未能善终,他伏腰下去,声线剧颤:“此、此毒名为‘牵机’,毒性霸道坚韧,难觅良方。贼人为谁,臣……臣确实不知。”

作者有话要说:

说好的更新,貌似晚了一个多小时……字数还有点少,我的错……下次补回来。大家国庆快乐。

李煜就是服牵机而死,所以牵机□□千载留名了,此处借来用用。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