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_(历史剧同人)[清穿]再沐皇恩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1 / 1)

和珅知道,在古代,卖地就意味着变卖祖产。古人祖宗的观念强,卖房子、卖地是对祖宗的不敬,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赖五撺掇着自己卖地,分明是没安好心,想要好好折辱和珅一番。

可他错算了一点,今日的和珅,内里可是换了芯子的,脑子里没有那些封建伦理的条条框框。在他看来卖地确实不失为一个筹钱的好办法,至于旁人怎么看,他还真的不在乎。

打定了主意,和珅便嘱咐刘全去找卖家。隔日清晨,和珅刚梳洗完毕,就见赖五一脸殷勤地寻到客栈来。

见了和珅,脸上堆着笑道:“少主人想通了,要是想卖地,小人倒是知道一位极好的买家。”

“哦?”和珅一边用着早膳,一边冷眼瞧着赖五自导自演的把戏。

“少主人可还记得,昨日在那公堂之上的知府大人,咱们保定府的青天大老爷穆琏璋。”

和珅嗤笑了一声,他当然记得,那位颠倒黑白、假公济私的保定父母官。看来自昨日升堂以来,他就一直觊觎着自己手里的地。

“出个价吧。”和珅也懒得和他绕弯子,接过帕子擦了擦手,等着赖五给价钱。

“活卖五百两,说实话保定这些年的收成不好,这个价钱还是知府大人…”

“绝卖。”和珅出声打断赖五的话。此话一出,却连刘全也愣住了。

刘全伏在和珅耳边,轻声道:“主子,你这样,夫人要是问起来…”

和珅瞥了他一眼,看他一脸为难,温声道:“夫人问起来,就说是我的主意。这地,绝卖,一千两。”

赖五被他的气势震住了,半晌点了点头,抑制不住地嘴角上扬:“好,好,少主人真是爽快,就这么说定了,一千两,永不加找,永不赎回。”

赖五只当和珅年纪小,涉世未深。催着和珅立下卖地书契,约定好隔日更写当册,过割钱粮,便兴冲冲地回衙门报官投税去了。赖五就这样替穆琏璋谈成了一笔大买卖。

和珅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窗外碧蓝的天,想起曾经在书上看过的一句话:“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清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官吏和豪绅垄断了乡里的田产,无数自耕农因税收课役过重而沦为佃农。

封建王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读书,才能入阁拜相,才能成为天子近臣。而要在咸安宫官学继续读下去,需要大把的银子。

和珅了解这个时代的规则:他要读书,他要当官……

回去的路上,和珅坐在马车里,主仆二人都不像来时那样轻松。刘全见他不说话,疑心他担心夫人的责备,便拍着胸脯道:“主子不必担心,夫人若是责备您,奴才替您受着。”

和珅笑着摇了摇头,他既然敢自作主张卖田,自然也不惧旁人的言语。

刚一到家,连一盏茶都来不及喝,继夫人便打发人来请和珅到正厅问话。

和珅一进正厅,就见不仅是正室夫人,常保的几位偏房都在。他朝正中坐着的妇人行了磕头礼,继夫人也不叫起,只是问道:“带去保定的地契呢?”

和珅抬起头,垂眸应道:“我将地卖了。”

继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全家就指着几顷地的地租过活。他倒好,去了趟保定借钱,直接就把地卖了。

“你个败家子,你这是要把我气死啊。”继夫人怒极攻心,扬手就往和珅身上招呼。

刘全挡在他的身前,死死地将他护住。和珅却没有被吓住,一字一句道:“我和琳哥儿都要上学,靠着那点地租根本付不起学费。”

继夫人见他还敢顶嘴,火气又上来了,打不到和珅,她的巴掌就落在刘全身上。手上的首饰一划,刘全脸上就是一道血棱子。

一位偏房见她气得狠了,忙上前搀着,低声劝道:“夫人息怒,善保说的也在理,两兄弟都要上学,地租确实负担不起他们的学费。”

继夫人冷笑道:“上学?也不看看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一等一的官学。老爷都去了还把自己当公子哥,指着别人来养他?”

见和珅默默不语,便指着他道:“现在,趁银子还在,去把地赎回来。”

和珅一面替刘全捂住伤口,一面应道:“签的是死契,绝卖。我寻思着,五百两给我和琳哥儿作学费开销,还有五百两交给您管家。”

一时间满堂寂静,饶是那位劝和的偏房,都觉得和珅此举过于狠绝,那可是祖宗的基业啊。

继夫人捂着胸口,恨声道:“给我滚,别再出现在我眼前,给我滚…”她抓起桌上的茶杯,朝和珅掷去,滚烫的茶水溅了主仆二人一身。

偏房见势不对,对和珅使了个眼色,缓缓地替继夫人顺着气,柔声劝道:“善保和琳哥儿都是夫人的孩子,将来他们出息了,我们这些老人还得倚仗他们咧。”

和珅扶着刘全走出老远,还听见正厅里传来继母刻薄的声音:“谁敢指望他们啊,连祖宗都不放在眼里的孽种。”

☆、第五章

和珅拿着卖地得来的银子,总算成功复了学。官学里为学生设了住处,但那些自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自是看不上住处简陋的设施,走读的人数很多。像和珅这样,吃住都在学校里的,还真没有几个。

咸安宫官学是旗人子弟的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高官显贵之后。就算是常保在世时,和珅的家境也是不能与京官子嗣相比的。喜欢相互攀比家世门第的纨绔子弟们自然瞧不上他。

一日课毕,几个京中大员的儿子相约着到迎春楼饮酒,见和珅正在收拾笔墨,便腆着脸笑道:“善保大学究可?*透隽常胛颐且坏廊ハ蚕病!?br/

和珅一边拾掇着桌上的墨迹,一边淡淡地应道:“我就不去了,你们玩得尽兴些。”

和珅对那烟花之地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对女子素无兴致,被女人的脂粉气围绕着,除了难受再没有其他感觉。再加上他囊中羞涩,和那些一掷千金的豪门公子,自是没法儿比的。

他以为自己的拒绝委婉又不失风度。殊不知看在别人眼里,就是刻意装成假正经的样子,那些个孟浪少年,最受不得他这副模样。

待和珅回过神来,那伙少年的头儿已经站到了他的桌前,端起桌上未**的砚台,就朝那誊满端正小楷的宣纸上撒去。

黑白相间的纸张瞬间就被黑色的墨汁沾染了。和珅平静地看着那一摞废了的功课,将它们揉成团扔进了废纸篓里,脸上的表情却依旧平静如初。那少年见和珅还是一副气定神闲、唇角带笑的模样,顿觉无趣,纠缠了一阵也就随着众人离去了。

少年一走,和珅紧绷的脊背就松懈下来。如今的和珅,内里是个二十五六的成年人,自然不会跟几个十岁的孩子计较,但并不代表他不会生气。从穿越到现在,他所经历的桩桩件件,都是原主前世的际遇,连他都要紧握着拳头将怒气忍下来。他无法想象,当年年仅十岁的和珅,是怎样熬过这一次次满怀恶意的羞辱的。

面对着出身就比自己高贵的公子们,他打不得,骂不得,不能动手,不能还手,能做的,只有忍。

和珅是带着怒气睡着的,次日走进讲堂,就见昨日那位挑衅的少年手中拿着什么,一群人围在他身边指指点点。

走上前去一看,白纸黑字写着一首打油诗:“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来一半明,寄语松江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人。”这诗文下的署名,竟是明晃晃“善保”二字。和珅才看清纸上的字,众人就都发现了他,一时间喧闹声戛然而止。一部分学子同情地望着他,平素与他不对盘的几个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

和珅禁不住蹙起了眉头,他有上辈子的积淀,知道这首诗的出处。这诗原是江南的读书人为了讽刺明末清初的降臣吴梅村所作。这吴梅村,是江苏太仓人,而这张纸上的诗,却将地名太仓改作了松江府。松江府的吴学士,说的不是吴梅村,而是这官学里的教习先生吴省兰。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