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这么讳莫如深,莫非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吗?似乎是一个无法补救的缺憾呢。
她曾经对曾以萱的性向无比好奇又无比恐惧,但现在,这件事好像已经不重要了。也许自己披着这身皮,真可以走近曾以萱,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次,她不想回家――回那座只有曾以萱和她的房子。一想到曾以萱对她的好都是因为那个藏在她身后的影子,她就觉得委屈,她宁愿曾以萱对她一点都不特别,也不想要这种虚假的温暖。
挨到十一点,她才慢吞吞起身下楼。回家的路上,她开了车窗,冷风猎猎,降下了她的满腔激愤,让她好像清醒了些。
不想要又怎么样呢?已经做出的承诺她总得遵守。明天开始的特训她也必须竭尽全力。也许在曾以萱心里她永远都是另一个人的影子,但对她牟颖来说别人的看法重要吗?既然不在意那些阿猫阿狗的看法,又何必对曾以萱如何看她那么在意?就算她多喜欢曾以萱都好,她也仍是她自己,不是曾以萱心里对她看法的投影。
开了门,站在客厅的阴影里,她自嘲地笑了笑。
果然并没有人在等她。
但没有人等,不代表她就应该自怜自伤,躲到角落里舔~舐伤口。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希望有人在等她:不等,意味着她不重要;等,被等的却并不是她。
牟颖,你能撑过去的。在心底,她轻声对自己说。不就是失恋吗?爸妈出车祸你都熬过来了,不差这一点点,对不对?
#
宽大的卧室里一片黑暗,只有手机屏幕闪着微光。
曾以萱倚在床头,对着红外线镜头下女人远去的身影陷入沉思。
今天是周六,集团总部其实是正常休假的,但她并没有休假,秘书处当然也照常运行——事实上,接手集团的这五年,她就从未有过休假。自从组建秘书处以来,秘书处也没有一日停止运转。
每个周末,如果没有应酬,她都会分别去芳姨和母亲那儿吃晚餐,探望并确认她们都安好。两个地方,她都称之为“家”,一边是责任,一边是牵挂。
相较之下,她其实更愿意去芳姨那儿,那里是简简单单的家庭氛围,只有最朴实的关心,不会有人问她公司经营情况,也不必面对那些复杂的情绪。
但很不幸,就像之前阿和哥表达的那样,今晚却没有那么轻松。
牟颖的名字被提起了好几次,当然,是带着善意和好奇,但……
她觉得很难解释自己不想把牟颖当做殷语替代品的心情,所以一开始只是强调“牟颖并不喜欢她,她也并不喜欢牟颖”,谁知几个人竟都相视而笑,像是认定了她只是害羞因而不肯承认。天叔还好,只是笑着摇头。芳姨却是一边替她布菜,一边数落自家儿子帮她解围:“好了好了,别一个劲儿提人家。”转眼却又巴巴地讲,哪天有空把人带过来给她瞧瞧,惹得所有人大笑不止,连小侄子都在旁边偷笑。
临走的时候,嫂子照例送出门来,顺便又拉了她仔细叮嘱些饮食起居的事儿。生病的事情至今仍瞒着芳姨他们,只有阿和哥知道,但嫂子近来似乎也看出了些端倪,私下对着她的时候总是满眼的担忧。
嫂子和阿和哥也算是青梅竹马,当年阿和哥笨笨的不会追人,她还充当过小军师出谋划策。这些年下来,早已亲如姐妹。
“要是人不错,就好好处着。觉得合不来,也不必勉强。”嫂子抿着唇笑,不提从前,也不提将来,“你呀,就是容易想太多,其实顺其自然就好。”看一眼正在发动车子的自家老公,嫂子又悄声续道,“公司的事情操心也就算了,回家就是放松的,管他们怎么想呢?你这什么事儿都要放在心里来回琢磨的习惯真是该改改,思虑太重多伤身。”说着又轻推她一把,嗔道,“哎,又想什么呢?”
她正在心里将“顺其自然”四个字念了一遍又一遍,就听到最后那句,不觉莞尔:“在嫂子眼里,我好像是个透明人,脑袋上会冒文字泡不成?”
嫂子撇撇嘴,帮她拉开车门,再一把塞进车里:“一个两个的都固执得要死,真是一家人。”再没好气地敲敲前排车窗,“赶紧走吧,今儿太冷。别让她在外头多待。”说完就一溜烟跑回去了。
阿和哥笑着扭头看她:“哟,又把你嫂子弄生气了?”
她摇头轻笑:“改天给她赔礼道歉。”
“拉倒吧,她对你生气从来气不过五分钟,比对我强多了。”窗帘紧闭,阿和哥体贴地按下隔板按钮,继续道,“她最近老跟我念叨说觉得你有些没精神,问你这段时间是不是太累了。还拷问我是不是有事瞒着她。我觉得吧,也瞒不了多久了。”
“有这么明显?”她忍不住又开始琢磨到底有多少人已经觉察了这件事,“哥你觉得呢?能看出来吗?”
阿和哥叹气:“我已经知道了,当然能看出来啊。不过我看我爸妈好像被你骗过去了,应该还不是那么明显吧。你嫂子心细,又跟你熟得冒泡,要不估计也看不出。”停一停,他又道,“头还晕吗?要不要躺一会儿?”
“还好。”她说着,半靠到座椅上。整个后排空间都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对面来车的车灯,也看不到路灯洒下的幽光。阿和哥也没再出声,她的世界陷入这片黑暗的宁静,世界仿佛只剩下了她自己,只有微微的胎噪提醒她仍在回家的路上。
不知怎的,就在这一片狭小的暗沉的空间里,她忽然想起了前一天牟颖夸张的口型,还有那看向挡板的幽怨眼神。
“这不是故意误导人家嘛!明明司机也是心腹**嘛要一直拉着挡板!”那一瞬她几乎可以读出那人的内心OS,即使在晕晕沉沉当中,仍然觉得有几分好笑。
拉下挡板和窗帘只是为了避开诸如忽然闪过的远光灯之类的强光刺激。如果她的小助理知道了缘由,又会怎么想呢?是不是也会觉得,她果然已经是一个连基本生活都快要无法自理的废人?
微微上~翘的唇角缓缓下落。黑暗里,她极轻极轻地叹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晚了一点。以后如果临时请假也会在前一章评论里说明~
谢谢一般会社员同学的地雷~爱你么么哒~^_^
一般会社员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10-1612:43:34
☆、关键信息
不能开车,不能喝酒喝茶喝咖啡,不能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必须严格控制摄盐量和饮水量,不能坐飞机,不能长途乘车,不能熬夜,不能过度劳累,不能感冒,不能有强光刺激,周围环境不能太吵闹,不能情绪激动,不能……不能……不能……
最初确诊时,对着好几页的医嘱,她只问了两句话。
“能治愈吗?”不能。
“会致命吗?”不会。
这是一个多可怕的玩笑。它将伴随她一辈子,缚住她的手脚,凌迟她的身体,摧毁她的骄傲,无论欢喜忧伤,无论贫贱富贵,它都会极尽忠诚地、无比恶毒地陪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坚强,却仍在那一刻尝到了绝望的滋味。
但她不能放弃。她可以失败,但绝不能放弃。从小到大,父亲一直试图让她坚信,自杀是懦弱的行为,放弃是弱者的自我保护,他们只是无法接受自己不断失败的痛苦事实。他说,强者会拥抱失败,失败的痛苦会让他们更加坚强。他成功了。如他所愿,她从来不怕痛苦,只害怕自己不敢面对痛苦。然而这一次,当这痛苦无处不在并且永不会停歇的时候,她还是害怕了。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想到了放弃,想到了逃避。
不得不说,牟颖那几句话恰好击到了她的痛处。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不断给别人添麻烦,恰恰是如今她潜藏在心底深处的自我认知,亦是她深恶痛绝却无力摆脱的现实。
事实上她一直对情绪控制得不错,生病以来更是轻易不肯动怒,但那一刻的羞愧与恼怒仍然直冲头顶,让她难得失态,也让她一整个下午都隐隐头痛。
她知道,牟颖并没说错。至少她自己也的确是这么认为的。这愤怒与其说是对牟颖,不如说是对自己。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