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大人言重了,”杨念随着他笑了一笑,而后抬了抬手里的案宗,“我只要这些就足够了,大人是否需要过目?”
“不用不用,”邱大人摆摆手,“我还能信不过大人吗?”
杨念一出大理寺就呼了一口气,这些卷宗里就藏着当年那个惨死的太监一案,他修史的目的就是能够有正当的理由把卷宗借出来。部院们习惯了他们借卷宗,到后面也就不再仔细检查了,他才有机会一查当年的案子。
“查到什么了吗?”李晟把新蜡放进杨念的灯罩里。
“这个案子送到大理寺也没有再审,而是直接封案了,只有仵作留下的验尸记录,其余什么都没有记载。”
“大理寺独立于六部,专以查审大案,批驳冤情为主,当今大理寺丞是出了名的的谏官,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件案子,能让他直接封案……”
“果然是上头的旨意,我怕也是因为这个,我爹才会以死自证。”
“老师他……”
“你看这里,有提到那个赵三,”杨念指指一行文字,“这事如果没有他,我想也不会牵连到我爹身上。年二十三,老家在江南淮地,江南淮地,江南……”
杨念忽然开窍,“户部尚书是不是也是江南淮地人!?”
“这,”李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我要翻一下吏部的名录,”杨念着急求证自己的想法,“还有户部的。”
“好,我这就叫人去给你准备。”
“我只以为这珍妃是出于女子妒忌之心,百般刁难我姐,没想到她心狠至此,非要我家破人亡。”
“那你说皇上知不知晓这件事?”
“只怕,”杨念脸上浮上失落之色,“毕竟那老太监的事对他来说事关重大,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吧。”
“只可怜老师一片忠心,”李晟叹息道。
杨念提到父亲又要落泪,但他坚强很多,只狠狠道,“我不会放过这些人,一个都不会。”
“如果那赵三还活着,我即让人查访,一定会把这件事调查的水落石出。”
“少爷!”瑶儿叩了几下杨念的房门。
“什么事?”
瑶儿推开门,向二人行了个礼,“这是江大人叫人送过来的信。”
“给我看看。”
“诶,”瑶儿递上来,正要走,她又回过头,“少爷您记不记得,曾要为瑶儿做媒的事?”
“你?”杨念摇了下那信。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