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_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洗具人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07(1 / 1)

听着他们天南海北的到处扯,我一方面觉得这样干坐着也不好,便凑向‘一叶扁舟’聊起他那个二手捷达的事。‘一叶扁舟’递给我一根软中华,我笑笑说我不抽烟。‘一叶扁舟’呵呵一笑,刀削一般干瘦的脸还真配他这外号。他自己吹嘘是魏晋风骨。

“不抽烟?”他压着声音说:“你忘了,当年的大比拼我还在旁边看着呢。”

我才想起漏了陷。那个“大比拼”说来我都不想再提,传出去的确不雅,有损我现在塑造起来的“形象”。

当年有次聚会吃饭,有个人,吹着自己多懂多懂香烟的口味,说的吐沫星子飞溅,我在一旁听着心里不服。虽然我也是偶尔抽上几支,但我有个喜好,就是每次都买不同牌子的,试一试。

于是我就和他卯上劲了。俩人比拼,出去买了十几还是几十种香烟,从北边的人民大会堂长白山中南海,到中间的南京上海红双喜黄山利群。。。到湖南湖北的芙蓉王白沙黄鹤楼红金龙。。。到西南的贵烟红塔山云烟玉溪。。。再到两广福建的七匹狼石狮红双喜甚至香港的南洋双喜。。。通通一样买一包。

旁边有个人将每一包抽出一支,烟嘴用纸包着,抽两口,就说出是哪一种。说对多者胜。

那家伙当时就蔫了。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我对这种‘同一种类的细微差别’有很强的记忆和分辨能力。只要看过一眼尝过一口,就不会忘也不会混淆。

酒也是,虽然我不胜酒力,但对于口味的地域差别,我的分辨能力也是很好的。

再如我玩闹似的学过一些中医的扶脉,也对脉象的细微差别的把握很到位。我师傅的老朋友老中医也觉得很惊诧,问我学多久了。

其实我只是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通的。

就如香烟,首先都是“烧烤型”这个本体,它可以生成万千变化,生成各地各种口味,但都是围绕着“烧烤型”这个本体而变化的,当然与“混合型”等其它本体不同,再者,“各个地域的口味”是另一个本体,这个地域的菜,主食小吃等等,都是这个本体的变化,香烟的口味只是其中之一,它一定是和当地的饮食习惯口味有联系的。虽然高档的都是面对更大的市场,但总是能找出相似点和区别点。

酒亦然。

再如中医和西医和诊断辩症。这个西医是很简单的,比如白血球的量超过多少就是什么病,不会因每一个个体的区别而制定出一个属于他的标准。但中医不同,中医在群体和个体中取得一个平衡点。

比如“脉象”,一个“脉象”本身是一个本体,它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一定不是可以定性定量完全一样的,同样一个“浮紧”,一千个人肯定是一千个表现,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肯定是有细微的差别的,但作为一个本体,这些万千变化一定又是遵循这个主体规律,是对立统一的。

再者,每个人每个个体又是一个本体,他身上体现的所有脉象,也一定是对立统一的,服从他这个本体的特性的。他所有的五脏六腑的状态、动向,他的喜怒哀乐,一定是服从他这个本体规律的,是对立统一的。

再如一个好的文章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描写的景致、场景。。。等等,比如水浒里的林冲风雪山神庙那个场景,比如红楼里的王熙凤这个人物,他们本身是一个主体,它传达出来的感觉,肯定是复杂的,千千万万的,一千个人看肯定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和感悟,但虽有不同,这些肯定又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完全看成了截然不同的几个人,那这个人物塑造就失败了。反之,如果每个人看,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样的,那这个人物塑造也失败了。真实的东西一定服从自然规律,服从自然规律的标准一定是每个读者看起来都不一样,但这些不一样一定是对立统一的。

另一方面,有意义的人物,作品,会让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看它,都会看到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感悟,这个时候每一个读者本身又是一个本体,虽然因为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的变化和累积,看到东西会有不同,但作为一个个体,这些不同阶段的感受也一定是对立统一的,服从你这个独立生命体的特质。就如你感觉到的“喜”,肯定服从你这个灵魂本体的特质,和你其它的感觉一起,对立统一构成“你”这个本体。同样,你的“喜”这种感受也服从所有人类的“喜”这个本体的特质,亿万人不同的“喜”的感觉,也对立统一构成“喜”这个本体。

而这种效果,不是写作者刻意追求,刻意做出的,而是作者的人生积累累积到一定程度,自然溢出的一种状态。

一个作品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内涵才是好。

当然这是我个人认为的。当然,我是完全没有本事做到。

同样,艺术鉴赏也是这样。好的东西,它一定符合“各种本体幻化万千而互相交织归于融合”的这一特质,它绝对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本质——本体演绎出万千滋味。

艺术是它最折中又最极端的表现。

就如一个前辈说过的话,“每一个门类,每一种表达方式,都如一条线段,两端的顶点才是最好的,中间的大部分的一段,都是一般的。”

而为什么古代艺术品的精品那么珍贵重要,因为它已不仅仅是满足一代人几代人在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反复的、琢磨和推敲,它是几十代人人生累积审美累积对天地人之间联系感悟的累积。得意也好,失意也好,风光也好落寞也好,看着它都会得到慰藉和满足。

它负载着一代代人各种人生情感的累积,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我接了“一叶扁舟”的一根软中华,走到屏风外面,点了却未抽,看着窗外的景致,看着缕缕青烟飘渺。。。想起这些。。。杂乱无头绪。。。

唉,这二十几年就这样混混沌沌过去了,浪费无数光阴,较之前辈的广博积累,究深探微,我何以立身?简直无地自容。

看着指尖的烟燃尽了,坐回来,正好听到他们又聊到黄金期货之类的,我赶紧调整思维。这些我不懂,听着不甚了了。他们还扯到几个腕儿,只大约听一胖一瘦说起,最近好像有风波,黄金期货这块,上头政策风头不对,好像还出了内部斗争,弄不到殃及池鱼,云云。

我最不屑这些茶余饭后装腔作势的所谓“内部消息”“小道消息”,真要是准确的,内部的,怎么又会泄露到这个层面呢?

叶肿也不甘寂寞,就此问题也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见解。

话说这行的高层接触各个行业的老板比较多,只要留心往往消息和故事也是蛮多了。不过听听这些见解到也可以看出这人品性如何。

“你们跟着政策走,总归不会错。”

“法律上是保护的。”

“法律?中国是先有政策才有法律,要不怎么叫‘政法’?”

“这也不矛盾。”

。。。。。。

我只当耳旁风吹过,托着下巴装作很感兴趣很崇拜滴专注听着。直听到“郑国强”三字,我才眼光一闪,郑国强就是以前的郑总,对于他的离职,一直是个迷。赵肿的言谈中,似乎带出来一些信息。大约是工具不好用,上头把他换掉了。我突然觉得背后发凉。

“你们陈总这个人怎么样?”叶突然转头问我。

我直一楞:“啊?还好吧。接触不多,我只是个办事的,和她隔着好几层呢。”

“你们那儿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龟伯接上一句。

“怎么说?”我抬眼看着龟老爷子。

“陈。。长漪,是吧,我不熟,但是那个麦克倒是到过交道。喝过洋墨水的,都那样。”龟伯喝了口茶,又说:“石头啊,叶总很看好你,你要是愿意就过他那边去,这儿都是咱自己人,比跟着那些假洋鬼子强。”

我心里一动,原来叫我来是说这个的?窜和着跟这一胖一瘦。。。倒腾这些事?给他们当枪使?

腾的扔出这么个烫手山芋,我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又一想,和她的那种。。。关系,如今又发生了这事,这些日子我不是没想过是否换个公司工作。。。一时间心里有点乱。

龟伯多精的人,马上就说:“不急,你好好想想。”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