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胡小汜带着五万人马赶到宿州城。当街发表南征檄文,遂命两个军队一万人接管城防留驻城中,其余军队在外驻扎,不可扰民,违者斩立决!
三日后,南朝派遣李冬声为新一任的南征大将军,领军四十万想要收复宿州城,誓与北国血战到底!
想那李冬声临危受命,父亲李显扬此刻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自然对那胡小汜是恨之入骨,受命之日便率大军长途跋涉赶到宿州与胡小汜决一死战。但为兵之道切忌急进,哪知胡小汜早已将宿州政务料理得当,严谨治军,虽无美誉却无恶名。一众军士也是旗开得胜,士气高昂。
正所谓,此消彼长,敌我优劣已有区分也!
半月之后,李冬声大军压境,将宿州城团团围住。无奈宿州城易守难攻,李冬声百般懊恼却也无可奈何。胡小汜却是退军入城,紧闭城门,不予应战。
三日后,宿州城内粮食吃紧,胡小汜开仓放粮,将军备物资接济给宿州百姓。
又十日后,城中粮食再次吃紧,胡小汜上到城门骂阵道,“李冬声啊李冬声,你将我军团团围困自是不打紧,但是你就不顾及这宿州城内的老百姓嘛?他们可都是你的子民啊!”
“大胆贼人还不快快投降!”李冬声笑道。
“好!我愿开城门投降,李大人要答应放过城中一干老小,不要大开杀戮!”胡小汜言罢,宿州的四处城门统统大开。
李冬声大喜过望,不顾谋士的反对,遂命部队分成四队分别进入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自己则领兵从东大门进城受降。
果然,胡小汜的一出苦肉计。先是发放军备让宿州百姓感念恩情,再是出城挑拨离间百姓与军队的关系,最后大义凌然甘愿为百姓纳降。一波三折,终将城内百姓打动了。待得李冬声进城之后,埋伏在内的军士便将李冬声的四十万大军拖入了巷战。大军铺展不开,人多的优势无法施展,加上城中居民闭门观战,不愿反水,李冬声孤军奋战,此一役,胡小汜损失伤亡两万余人,李冬声大军溃散,逃出不过万人……
第084章
北国京城再次收到捷报,大元帅花无缺,一举歼灭南朝的四十万大军,我军一举南下,势如破竹,短短数月便占领了南国的幽云十六州。胡小汜每隔数日便发表上请,望北国派遣官员接收城池。幸好胡小汜在吏部选拔任用官员的改制,让北国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尽管如此,还是使得国内人才短缺。故此在已经占领的南朝旧州大量选拔当地人才,一时间引得南北两国的文人雅士纷纷感怀胡小汜的恩情。
康正五年五月十九。
自宣武殿前吐血昏倒之后,南皇冼嘉便病倒了……伴随着南朝节节败退的消息,南皇的身体每况愈下。这才半年便也是卧床不起了,大臣们只得蜗居在南皇冼嘉的寝宫商议国事。
“陛下,北国举兵南征,两位李将军生死未卜,如今我朝损失惨痛,三十六州城却已丢了一十六城,情况岌岌可危矣!”李鸿儒跪地道,“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咳咳咳咳……”冼嘉已经言不由衷,只得看着李鸿儒,虚弱无力道,“国师,你说该如何是好?”
“陛下何不效仿辰光帝的先祖,向北国称臣,然后再图谋大业呢!”李鸿儒一言惊得四下沸腾。
“不可!陛下万万不可!微臣以为就算战到只剩一座城一个兵也不可向那北国蛮夷投降!”兵部尚书胡国希嚷道,“微臣愿意领兵,替陛下收复幽云十六州!”
“蛮夷?胡大人莫要忘了,那北国的先祖可也曾姓冼!”李鸿儒森然道,“陛下三思啊!我军已损伤殆尽,纵使百万大军也不是那北国花无缺的对手啊!”
“花无缺!花无缺!难道此人就真的那么厉害?”兵部侍郎秦凯不悦道,“微臣不信此人战无不胜!”
“胡尚书、秦侍郎,两位大人莫要妄言啦!事实就在眼下,我们不该再让陛下犯险!”吏部尚书耿雁说道,“陛下,微臣同意国师李大人所言,为今之计求和为上,待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陛下三思啊!”
一派主战,一派主和,朝堂之上,两派争执不休。
就在此时礼部侍郎洪兴出列跪首道,“微臣不才,深受皇恩数十载,不敢忘本!如今国家危难之际,微臣孱弱无力保家卫国,但微臣受的是南朝皇恩,食的是南朝俸禄。若为了自己苟活而让陛下受辱,臣罔为人矣!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臣宁死不愿受降,誓死效忠陛下,与陛下同生死共进退!”这个洪兴就是当年那个在胡小汜出使期间受贿帮忙的礼部小文书,如今却也身披侍郎官袍,身居高位了。他心里自有打算,无论是战是降,只要仗着与胡小汜的关系,自然可以安枕无忧。什么民族存亡的大义,与己何干?他此刻如此言之凿凿,无非是收到了胡小汜的秘书,让他主战罢了!
洪兴此言一出,竟也激起了众臣的热血豪情。原本还未能定夺的朝臣们,尤其是那些文臣,皆纷纷跪地慷慨激昂道,“微臣愿誓死效忠陛下!”
如此一来,南皇冼嘉也毅然道,“兵部尚书胡国希领旨,朕封你为平南大将军,率州城各部守兵,集结兵力十万收复幽云十六州!”冼嘉深深叹息道,“胡爱卿,朕就指望你了!朕的南朝也仰仗你啦!”
“陛下放心!微臣必当不辱使命!凯旋归朝!”胡国希跪地哽咽道,“微臣去也!陛下要保重龙体!”
时值康正五年五月二十。
自胡小汜先后举兵攻打南朝各州城,历经数月拿下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便把北国的国土拓宽了一倍之多,且都是富庶多产之地。胡小汜励精图治,将北国的政改移植到了南朝,也获取了不小的进展,再加上在当地选拔任用的人才,加固了北国的统治。自此,南北朝国之间的优劣便完全倒转了个儿。
胡小汜上表北帝辰光,建议在庆州府修建行宫,以便一统江山后作为都城之用。此表被辰光帝欣然接受,故此庆州府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北国大军的大本营。
入庆州一月有余,终于得空的胡小汜身着南朝文士锦袍,孤身一人骑着红枣马来到了城郊外的一处茅屋。茅屋的匾额上分明写着熟悉的两个字,药庐。
快两年了,你还好嘛?念及此胡小汜却也不敢贸然而入,下得马来,放红枣自己玩耍去了,自己则呆立在这林间小道之上。
“既然来了,为何不进来?”一声熟悉的娇喝。
“紫衣……”胡小汜尴尬地笑了笑。心有万语千言,却又堵在一起,一时间却也沉默了……
紫衣还是一袭紫色裙衫,面戴紫纱,缓缓走近。佳人风采依旧,再见却似多了些许伤感。胡小汜怔怔看着眼前的曼妙身姿,心中感怀万千。想起当年与佳人初遇之时,自己的这个身体年方十三四岁,而紫衣也不过年方十五。如今已是康正五年了,一晃四年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生生死死……一转眼,自己也十八了,而佳人风姿依然,却也早已过了及笄,过了嫁人的好时季了……
“你看什么?”紫衣似有些哽咽,“莫非不记得我了?”
“紫衣莫要说笑,我自然是记得的!”胡小汜干咽了一口,苦涩道。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