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玉奇道:“怎么了?又在哪里受气了?”
四宝说道:“哼!给南街的张老三打个柜子,做完了还挑三拣四的,以为我愿意给他干?”
琼玉道:“都是街里街坊的,人家找你打家具,不也是让你赚钱么?不能跟人家客气点?”
四宝愤愤的说:“看不起我!我知道嫌我是外地人,嫌咱家穷,给我气受!”
琼玉劝道:“人穷志不穷。只要你踏踏实实干活,没人敢小看你。”
“别说了,人穷志短!没希望了。”
说完,自己躺炕上歇着去了。
老郑下工回来,没走到家门口,就被张老三拦住一阵数落:“唉!老郑呀!你这个女婿,太不成气候了。我看你的面子,让他给我打家具,干了好几天,把我的柜子打得一头大一头小,跟个棺材似的!说了他两句,撂下手里的活就走了。你说怎么办?要不是看你面子,我不能轻饶了他!”
老郑陪着笑,跟张老三说好话:“年轻人办事不牢。我赔你木料,让四宝再给你打!”
“算了!你也别陪我木料。回去好好教教你的女婿,让他知道知道小铁锅是铁打的还是泥捏的。一天不三不四,琼玉怎么找了这么个人?活糟践了。”
说完,张老四叹口气,扭头走了。
这天,冷智来到老郑家里,正好一家人刚刚吃罢饭。
冷智也不多坐,跟老郑说道:“县府在南街盖房子要用人,我把四宝报上去了,让他到那里干活。工钱不错,也能干个一年半载的。”转身又对四宝说道:“年轻人怎么能老在家坐着。到了工地上改改脾气,老老实实的,别再惹事。你爸爸一辈子规规矩矩,你别把他的名声败光了!后晌到家里找我,我带你去报个到。”
四宝诺诺的答应着。
四宝在工地干了两个月活,一分钱也没拿回来。晚上到了家,琼玉跟他说:“四宝,咱住在爹妈家里,不能一分钱都不给吧。爹妈年纪也不小了,我们不能光靠他们养活呀。”四宝回道:“工钱还没发呢,发了也不给。爹妈养活儿女,那还不是天经地义。我出来时我妈跟我说了,有了钱装到自己身上,花起来方便。”
琼玉一口气没上来,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
梁生回到乡下家里,每天里忙活着侍弄庄稼。两年下来,身体长得壮壮实实,脸也晒得黑乎乎的,象个寻常的庄稼汉了。
这天后晌,村长找到了老魏家里,跟魏老栓说:“村公所现在正缺个识字的人写写画画。梁生是县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家里种地太屈才了,让他到公所去吧。每月能分薪水,比种地要强得多。”
老魏十分欢喜:“多谢村长了。梁生回来我就告诉他去公所报到。以后村长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他。”
村长笑了一下:“梁生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人不错。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让他把锄把子撂下。咱十里八乡可就是这么一个读过县中学的孩子,让他在家里种地惹人说闲话,我这面子上也不好看!”
说完,村长起身要走。魏老拴要留他吃饭,村长说着自己还有事,以后有机会再说。魏老拴挽留不住,只好千恩万谢的送出了门。
梁生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吃罢了饭,老魏就跟梁生说去村公所的事。
梁生倔巴巴地回道:“我不去。到了村公所,地里的活就没人干了。”
老魏操起鞋底,就要扇梁生:“你是跟我赌气还是怎么着?明天就去公所找村长报到,敢不去打断你的腿!地里的活我来干,老子年纪大点,还死不了呢!”
梁生低头不作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