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惊凡也不意外,他本就不认为苏承徽会马上说实话,他只是想让苏承徽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眼中,所以别想在他面前弄鬼。他往日里只是不想计较,没得失了身份,但是出了厌胜巫蛊一事之后,就算他再不耐烦应付这些女人,还是得分出一些心神敲打她们。
“看来是这贱婢自作主张,也罢,本宫便替你管教管教,茯苓,苏承徽缺了一个宫婢,晚些时候让司闺补上一个,你亲自领去。”卓惊凡话锋一转,便不再追究小宛的事。
坐在一旁的李承徽却蹙了蹙眉,太子妃竟是要将这事轻轻放下?一个宫婢大半夜摸到宫门处,想来定是没有什么好心思,肯定是打算要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怎么可以就此放过?因此她也顾不上失礼,贸然地开口说道:“太子妃容禀,妾觉着此事甚为古怪。”
卓惊凡轻飘飘的瞥了李承徽一眼,淡淡地说道:“喔?哪里古怪?”
“回太子妃,小宛身为苏承徽的贴身宫婢,自当随侍在苏承徽身侧,如何会苏承徽不知小宛的去向,难不成苏承徽连身边的宫婢都管不好?”李承徽见太子妃没有怪她擅自开口,反而还询问了她,便挺起胸膛大声说道。
“李承徽所言有理,苏承徽管教不周,看来是无法当起承徽的责任,本宫自会禀了皇后娘娘,苏承徽便先待在怜芳阁内,等着皇后娘娘的裁断罢。”卓惊凡顺着李承徽的话,三言两语便定了苏承徽的罪,还想夺了她的位份。
苏承徽表情僵硬,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自是不能说出小宛半夜为何会到通训门,可也无法接受就这样被夺了位份,此时她的心里真可说是内外煎熬,万分不是滋味。
原本太子妃都要将这件事轻轻放过了,都怪李承徽多事,苏承徽越想越是不忿,抬起眼狠瞪了李承徽一眼,谁承想李承徽正好望了过来,见她神色不豫,反而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眼中满是赤裸裸的讽刺。
她二人之间的龃龉,自是尽落在了卓惊凡的眼里,卓惊凡心下冷笑一声,这苏承徽莫不是真以为自己会就此放过她?若是不想追究此事,他又何必当着李承徽的面提出来,他就是算准了李承徽的心态,要让李承徽开口点出这事的不妥之处,他好顺水推舟推给皇后,让皇后去和婉贵妃斗个狗咬狗。
今儿这事他也不是不能处置,只是他若是出手了,也只是保住暂时的安宁罢了,婉贵妃如此锲而不舍地找东宫的麻烦,实在令人烦不胜烦,倒不如引皇后去和她打擂台,找点儿事给她做,省得她一天到晚只把眼睛盯在东宫上。
经过傅良娣被送出宫一事,皇后现在肯定是恨不能将婉贵妃挫骨扬灰,现在他将这个大好机会递给皇后,肯定能够让皇后和婉贵妃好好斗上一阵子。
因此卓惊凡也不等苏承徽再喊冤,直接将小宛送到了皇后的立政殿,并且让茯苓亲自走一趟,将小宛所犯之事说一遍,言词中当然是暗示着此事与婉贵妃有关,皇后一听果然双眼一亮,立时就将这件事揽了去。
待到茯苓回到承恩殿,向卓惊凡禀报后,卓惊凡也只是扯了扯嘴角,眼中闪过一丝讥讽,“若非如此,本宫又怎会将小宛交给她。”他本就是看中皇后的冲动和心眼狭小,否则怎会挑起皇后和婉贵妃对峙。
上回在书房里,他已经确定了窦淳在圣人心中的地位,如此一来,只要皇后不是真的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想来圣人都不会太过计较。况上一回的厌胜巫蛊一事,他已从中窥探出圣人对婉贵妃的心意,婉贵妃恃宠而骄,可事实上,圣人对她的真心实意,也不知有没有往日里的一二分。
不过转念一想,或许婉贵妃也不是没有察觉,否则她何必冒着大风险,和淮王勾结,想来她也知道自己平白顶了宠妃的名头,在宫里当了几年的挡箭牌,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另攀高枝,待到淮王事成,她可就是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
只圣人当真不知么?
卓惊凡歪在软榻上,细细思索着,既然圣人都能识破婉贵妃和张良媛设下的这个局,而且是事先就提防着,难道圣人在其他方面不会小心么?婉贵妃身处深宫之中,又是如何在不惊动圣人的情况下,见到淮王或是梁仲轩的?
他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后宫妃嫔平日里根本没有见到外男的机会,而一个外男要进到后宫更是不容易,纵使淮王再有通天本领,他也无法摸到后宫来,否则他直接趁着圣人宠幸妃嫔时,摸进来一刀了结圣人不就行了,何必在外头招兵买马,拉拢朝臣。
至于老祖宗梁仲轩,卓惊凡了解得也不多,只知道他是淮王的手下,深受淮王信任,只是在淮王逼宫造反后,却是一刀了结了淮王,取而代之。
他眯了眯眼,看来得先查清楚老祖宗的底细,他总觉得,老祖宗、淮王、婉贵妃三人之间似乎有些古怪。……
******
那一日圣人将窦淳单独留下,父子两人之间谈了很久,圣人并没有因为窦淳的心智只有八九岁就看轻他,反而耐着性子和他说话。父子两人谈论的人正是太子妃,圣人耐心地询问窦淳关于太子妃的一切,包括日常行为举止以及谈吐。
窦淳心里知道,圣人怕是也发现了太子妃和以往不同了,只圣人不像他和太子妃相处得多,自是担心太子妃是否别有用意,才会在往日装出那副懦弱的模样,好迷惑众人的视线。眼下也不知对方在打什么主意,所以圣人教导窦淳必须对太子妃怀着一丝警惕,绝不可信任对方。
窦淳知晓圣人那颗当父亲的拳拳之心,只他心里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眼见为凭,日久见人心,卓惊凡对他好或不好,时间总会证明的,所以他也不会在圣人面前替卓惊凡辩解,待到日后圣人自会知晓,他的太子妃,对他是真心实意的。
和圣人谈话过后,窦淳便离开两仪殿回到崇文馆,继续先前未完的课程。……
过几日,他便听说苏承徽闹出来的事儿,还知道太子妃将这皮球踢到了母后那里,窦淳无奈地笑了笑,想来凡凡必是察觉了母后对他的不喜,再加上这一次差一点吃了婉贵妃的亏,所以干脆挑起母后和婉贵妃的斗争。
窦淳觉得,有时候他的凡凡真是直率得可爱,就连报复人的手段也是如此直接,经过这一次,想来婉贵妃应当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再招惹凡凡了。
毕竟凡凡可不像娘子们总爱搞那些弯弯绕绕,他直接抬出圣人当面打脸,比起后宫妃嫔常用的手段,凡凡的粗暴肯定让她们大开眼界。
30第三十章盛装
婉贵妃果然如卓惊凡和窦淳猜想的,因为疲于应付皇后的找茬,再无心力盯着东宫,也就没功夫找东宫的麻烦了。卓惊凡也算是觉出了皇后的好处,平日里虽不至于阿谀奉承,不过听说皇后的生辰快要到了,也就费心准备贺礼。
皇后生辰当日,宫里自然会举办宫宴,这一次因为适逢皇后四十整寿,因此光禄寺卿领着少卿还有辖下四署内的众人,专门负责这一次的宫宴。光禄寺辖下的四署分别为太官署、珍馐署、良酿署和掌醢署,其中太官署的署令姓苏,正是苏承徽的叔叔。
当年圣人封了太子妃之后,又先后封了良娣和良媛,没多久又封了两位太子承徽。苏氏女被封成为承徽之后,苏家也跟着蒙了圣恩,除了苏承徽的阿耶本就在朝中,就连她的叔叔也捞了个太官署署令的位置。
虽然太官署的署令只是个从七品下的官职,可是由于太官署掌供祠宴朝会膳食,若是得了贵人一句赞赏,便能得到不少赏赐,再加上苏署令的侄女儿在东宫,光禄寺中没有人敢为难他,甚至有传言苏署令很快就要升官了。
只是原本风光的苏署令,近来却是变得低调许多,往日里时常呼朋唤友,下了值便相约去吃酒,现如今却是每日下了值就走,旁的人想喊都喊不住。
其他三署的署令见他如此,都在心里幸灾乐祸,这苏署令以往仗着自己的侄女儿是太子承徽,根本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他们三人因为官阶比苏署令低,本来就低人一等,再加上苏承徽的关系,苏署令往日里根本不将他们当一回事,甚至满心认为自己迟早成为光禄寺中最大的。
谁知前些时候却传出,苏承徽蔑视宫规,顶撞了皇后娘娘,现已被贬为奉仪。这奉仪虽然说得好听,还是太子的侍妾,可却只是正九品,可说是摸着品级末尾的边了,再贬就成了和宫婢一样没有品级了。
如今侄女儿的品级比苏署令自己的还低,自然是无法照拂他了,因此苏署令只得识时务的夹起尾巴,只希望苏大郎的官职没有受到影响。许是苏署令的祈祷很诚心,虽然苏奉仪被贬级了,不过她的阿耶却没有受影响,因此苏署令也就不担心他的署令位置会有所变动。
只他还没有放心多久,圣人的一纸调令,便将他从光禄寺太官署调到司农寺的上林署,尽管还是署令,可上林署能捞的油水比起太官署来说,可是少了许多。上林署掌宫内各个园囿池沼种植蔬果及藏冰等事,简单来说,他被调去务农了。
虽然同样是从七品下的署令,可这上林署署令当得比太官署署令来得憋屈,只苏署令也不敢叫屈,他没被抹了差事,已是万幸。当他听说侄女儿被贬时,还以为自己好不容易捞到的官也会丢了,幸好只是从肥缺被调走,至少是保住了这份俸禄。
苏署令只是个小官,因此他的调令没有引起太大的动静,就彷佛一颗小石子被丢进湖里,甚至没有泛起任何涟漪,便沉没到湖底。……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