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_三世·江山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1(2 / 2)

惊然回神,元幼祺方发觉韦贤妃一直在盯着她看。

确切地说,是盯着她的头顶看。

那双成熟而美丽的眼睛周围,不知何时,已经布上了几道浅浅的、再也无法抹去的皱纹。

而那双日渐衰老的眼中,竟流露出无尽的哀伤来。

元幼祺看不懂韦贤妃的眼神。

“今后,你想如何,便如何吧……”韦贤妃幽幽道。

她像是攒足了浑身的力气,才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只要你好生活着,你想如何,便如何吧……”她长长地叹息着,起身,缓缓地走了。

她只留给了元幼祺一个瘦削的背影。

而那个背影,落在元幼祺的眼中,仿佛突然间苍老了二十岁。

元幼祺不解又伤感地目送韦贤妃离开。

当她的目光转回的时候,不经意间落到了不远处的铜镜上。

她登时屏住了呼吸——

双鬓染霜,头顶发心处亦有一缕白发不甘心地探出头来。

这个憔悴的女子,当真是她?

她才十六岁!

她竟是,一夜白头?

作者有话要说:伍子胥一夜白头,小元仅比他强点儿。

上卷结束。

☆、第九十三章

史载,大魏仁宗皇帝自十六岁继位起,励精图治,宽待百姓,于民休息。边境几无战事,除了一场持续多了多年的足以记入史书的大变故,仁宗在位期间,可谓天下升平,万民安居乐业。

仁宗皇帝继位的第二年,改元“乐安”,意为“祥乐安康”。其在位期间,也只这一个年号,未曾变更过,史称“乐安之治”。

人间岁月匆匆过,转眼已是百年身。

这一年,是乐安十五年。

当今天子已经登基十五载有余了。这十五年间,斡勒人、西羌人都还还算消停,除了偶然的小小冲突,没有任何值得朝廷动阵仗的大变故。

边境一旦安定,往来商贸便越发的顺畅繁荣起来。商事发达,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天公亦作美,连着几个丰收的年景。普通人不愁吃穿,自然乐得安定过日子,绝少有人平白无端生事。

是以,现在的大魏,虽还称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其富庶繁华却是比历代先帝时候更甚了。

既然富庶繁华,鲜有战事,文官的地位自然与日递升。而当今天子开明,更是于登基五年之后顶着天大的压力,开了第一次女科。

所谓“女科”,就是开科取女进士,以为朝廷拔擢人才之用。

当年,在朝堂上,天子此言一出,诸公哗然——

这是要男女同殿为臣吗?简直是有违圣人“男女有别”的教诲。

那些老臣,尤其腐儒们都疯了,纷纷跳出来反对。但终究扛不住天子的执意推行。

到如今,女科已经开了三科,总共取了三十余名女进士。除了几名世家背景的入了兰台院修史述文发挥其特长之外,其余的,几乎都被编入了今上继位初期设立的鸾廷司,直接归天子辖制。

而鸾廷司的主官,三品归德将军唐易,此刻正带着鸾廷司的七八名随从护着一位少年疾驰在官道之上。

初秋时节,长安城郊繁花未尽,林木仍葱茏得可爱。凉风细细,拂面而过,令当先白马上的锦衣少年心怀为之大畅,不由得紧了一鞭,驰得更快了。

唐易眼见着这小祖宗越跑越远,只觉得头大。平素那般从容稳重的性子,怎么离帝京越近,越浮躁了呢?

想到这小祖宗几日前刚刚经历过人生之大痛,唐易的心里也觉不好受,那份怨怪的心思便登时消去了大半。她于是不敢怠慢,忙狠狠抽坐骑一鞭,狂奔着追了下去。

此刻已过申时,官道上车马稀疏,前面只一辆双驾马车在缓缓而行。那马车的装饰算不得十分华丽,瞧着像是寻常富户的女眷所乘坐的。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