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_三世·江山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72(1 / 2)

她英挺的眉峰挑了挑,瞥向梁少安所在的位置,恰好滑到梁少安和一众侍卫紧张兮兮地戒备神情。

元幼祺又挑了挑眉毛,目光已经迅速地转回到眼前,月白色裙的女举子已经委顿在她的面前,不知所措。

御试失仪,还砸了砚台,墨汁溅了皇帝一身,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这个女举子的前途完了。甚至有人觉得,这人何止前途完了,说不定皇帝一气之下还会治她的大罪,从此大牢中便多了一个可怜人,没准她的家族还会被连累。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皇帝低着头看了看自己袍角的墨汁,忽的笑了,道:“卿以一砚墨赠朕吗?翰墨书香,天下才子,从来最是难得。卿赠朕一砚,何愁不引来一池?”

她语气中俨然都是盛赞“这是能得天下才子为朕所用的好兆头”,旁人惊诧的同时,亦恍然大悟,以为皇帝这是爱才惜才之心动,不仅不忍苛责这个女举子,还出言夸赞她,将御前失仪之举,也说成是繁花似锦一般的好意头。遂无不感慨“陛下好心胸!”

在场的八名读卷大臣多是久混官场的,闻言,都不仅心里面暗忖着评卷的时候,要多加关照这名月白色裙的女举子。

而墨池在听了元幼祺的一席话之后,两颊立时飞红,慌忙垂下头去——

什么“一砚墨”引来“一池墨”,分明就是在调戏自己!

怎么不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呢!

墨池虽羞意大盛,却也很快明白了元幼祺言行的深意之所在,即盛赞这个女子,以此转移走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么便不会有人多留意自己的存在了。元幼祺在用她的方式,弥补之前的冲动,亦是在用她的方式在保护自己。

墨池的心头泛过甜意。她欢喜被自己爱慕的人保护着,更欢喜于看到自己爱慕的这个人行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像个帝王的样子。

无论那女子是否真的有才学,这般引走了众人的注意便好。若她有真才实学,那便是元幼祺提前为自己收纳了人心;即便她无甚才华,最终拿掉其名次也就是了。

总归评点名次的权力都在元幼祺的手中,这都算得上一阕佳话。

果如墨池所料,元幼祺言毕,便俯下.身,将那月白裙的女举子桌上被墨污了的一半的答卷拿了起来,细细看了看,颔首道:“真是好字!用词用典都好,论述得也很是犀利痛快……可惜,污了!”

月白色裙的女子,原也以为自己将皇帝得罪了个通透,却不料皇帝竟说出这番话来。她初听皇帝赞她字好词佳,心中一宽,那满腹的紧张稍觉舒缓,便听到了皇帝说到“可惜,污了”,脸色登时煞白。

须知,历朝科举取士,录取时偏重字者有之,偏重辞藻者、偏重论述者皆有之,但无不以卷面的整洁干净为前提。若是连基本的卷面整洁都做不到,那简直就是对国家选才大事的亵渎,没有哪个考官会录取一个卷面有脏污的举子。何况,这女举子的试卷已经被墨污溻得不成样子了?

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御试之路就此终结,怕是以后想博得功名都不可能。能怪谁?只能怪自己不争气的紧张!

她根本就没有料到,元幼祺在看了那张污溻的试卷之后,转脸吩咐唐喜道:“再备一份新卷纸来!”

唐喜自然照办,向属官讨了一份崭新的卷纸,亲自捧了,呈上。

包括属官在内的所有在场的官吏都看得目瞪口呆:从来无论哪一级的科考取士,每名举子只有一份卷纸可用,自己不小心污了,或是写错了,就只能怪自己倒霉,绝没有备用之说。陛下今日,可是破了先例了!

然而,皇帝就在那里等着呢,哪一个敢说这样不合规矩?再说,规矩不也是人定的?没得为了个死规矩,自讨苦吃不是?

元幼祺接过新卷纸,亲自为那名女举子在桌面上铺展好,又命唐喜取了新砚、新墨、新笔来,一并给了那女举子,微笑道:“这一次,可要小心着些了!”

那女举子已经从无所适从,变作全然呆怔,此时又是感动又是惶恐,忍不住泪水扑簌簌而落。

“谢……谢陛下……我、我……”她一激动便更紧张,紧张得很了,口齿都不利落了。

元幼祺最看不得女子掉眼泪,于是脸上的笑意更柔和了几分:“不必我我我了,安生答卷吧!”

她见那女举子的脸颊上还挂着泪水,极想热心地再帮她擦擦眼泪,不等有所动作,忽觉旁边两道凉森森的目光投射过来,打在她的身上,顺着脊背冒上脖颈,在脑后生风。

元幼祺马上明白那两道颇含深意的目光来自哪里,她呵呵干笑两声,赶紧把两只手直接背到了身后,表示自己根本没打算再与那女子有任何接触。

“呵呵!你不用感激朕,朕全是为了替国选才!”她又干笑着,紧着给自己解释。

朕真的是出于爱才之心啊!阿蘅,你可别冤枉朕啊!

作者有话要说:言情主更《女匪》,吃得下言情的小可爱记得收藏一下啊蟹蟹!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魏科考,自太宗年间改前朝旧例,不再如前朝那般持续三五日。因科考期间考生要被圈在一个小小单间内,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太宗少年时曾亲眼见识过,因此登基之后,言道“此种形制大伤天和”,遂将整个考试的过程压缩在了一日之内,使得参考的考生的负担着实减轻不少。

自太宗改科举仪程,此后大魏历朝历代皆循此例,元幼祺当初增设女科,亦照此例。

虽然考试的时间被缩短了大半,但至少也要持续半日,四五个时辰,这对人的体力是一个严苛的考验。因此,科考中还是如前朝一般,允许考生自带干粮点心,但依旧会被检查得极为细致,以防考生夹带私物,行作弊之事。

参加女科考试的自然都是女举子,女子之体力大多弱于男子,因此在参加会试的时候,她们也会自带吃食。有家底殷实又疼爱自家女儿的父母,甚至会准备极精致的点心,唯恐自家女儿饿坏了身子。

但那是在会试上,一旦参加了殿试,就没有几个女子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吃食果腹了——

往年,宣华殿殿试举行的时候,上面只有一张代表皇帝的精致座椅,没有皇帝本尊。大殿两旁有考官和诸读卷大臣,以及鸾廷司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吏,和负责殿内防卫的众内廷侍卫。大魏男女之防虽不森严,然而让这些饱读诗书又知礼端严的小娘子们,当着男子们的面大嚼大咽,实在没几个人能做得到。

终究殿试不过才几个时辰,挨一挨也就挨过去了。绝大多数参考的小娘子存的,正是这个心思。

这是往届女科考试的情形,然而今年又是不同。

谁也没有料到,皇帝会出现在殿试的现场,最前方高高在上的那张精致座椅于是有了名副其实的主人。这些小娘子们无不渴盼着自家才学能被读卷大臣看中、被皇帝点中,甚至将来能够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辅佐皇帝成就大业,光耀门楣。“天子门生”又怎么可以在天子面前失了仪态呢?莫说是大快朵颐了,就是当着皇帝的面细嚼慢咽,她们都怕皇帝觉得她们只知道吃吃吃,浑不顾学问策务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