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干炒腊肉、辣子萝卜条,五香萝卜干、外婆菜、酱萝卜……尤其在北方,萝卜干、腐竹、冻豆腐,这些可都是冬日炖菜的标配。
不过,单是把这些萝卜切片、切条都是个大工程,看来得先把擦片板做出来才行。
唔……如果有酱油就好了,辣菜头、水萝卜都是腌酱菜的好材料,苏页的外婆家就是开酱菜厂的,并非小本经营,而是有资格参加世博会的那种。
万年县的粮食作物里,黄豆占了大头,然而,当地人吃黄豆,除了磨成面蒸窝窝之外,就是炒熟了给孩子们当成零食吃。
作为一个现代人,苏页知道的黄豆吃法没有十种也有八种。其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外婆家自产的黄豆酱油。
无论是爆炒、红烧还是腌制,只要加些酱油,菜的味道都会有种别样的香味。
若是能把黄豆酱油做出来,百姓们的餐桌是不是会大大地丰富起来?
想到黄豆酱油,自然不会落下豆瓣酱。
虽然没有外婆家的特殊配方,普通的倒还能做出来。
苏页暗自点了点头,等着把地里的菜收拾好,他便试试。
五六亩地,照现在的速度到天黑差不多就能收完。
幸好有村里人帮忙,若是只有他和虞峰两个,恐怕得收到猴年马月去。
不仅婶子大娘们干活实在,就连那些半大的孩子们也出了许多力气。
苏页琢磨着,晚上做顿好的犒劳犒劳大家。
恰好听到旁边两个婶子闲聊,说是溪头村谁家杀了猪,前两天就传过话来,问村里有没有人买肉。
“我寻思着,不然就去买些。”
另外一位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舍得了?”
前头那位叹了口气,说道:“臭小子长到四岁上,上回在峰子这里第一次尝到肉味,到现在还一直在念叨……”
“别说他才四岁,咱们四十几岁,还不是第一次吃上猪肉?”听这话,却是不赞成的。
另外有人加入进来,扬声说道:“若不是花嫂子从娘家带回野物给咱们尝尝,恐怕到棺材里都不知道肉味儿啥样。”
挑起话头的婶子解释道:“我想着,今年做鞋赚了些钱,正好又到了年根底下,干脆咬咬牙,让孩子好好地吃上一顿。”
苏花大娘接口道:“没错,孩子们没了爹没了爷,不能再让他们跟着咱们女人吃苦!”
这话说到女人们的心坎里,原本舍不得花钱的那几位,也纷纷说着要去称些。
苏页听到耳朵里,悄悄把苏青竹叫到跟前。
如今苏青竹一看见他,脑子里就是户籍上那几个明晃晃的大字——再也没有底气嘲笑他又白又弱一吹就倒。
人家有地啊,那么多!
然而,以苏青竹的脾气,又不屑于讨好“大地主”,因此,他现在面对苏页多少有些别扭。
“干嘛?”苏青竹别着脑袋,干巴巴应了一句。
苏页笑笑,半点不把他的态度放在心上,只是低声说道:“你会驾马车,麻烦你去溪头村买些肉,最好是排骨和板肋,若在猪皮和大骨也要些,晚上咱们炖肉吃!”
苏青竹一听,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怀疑地问道:“真的?”
苏页不说话,而是从布袋里掏出足足一吊钱,在苏青竹眼前晃了晃。
苏青竹嗖地一下把钱抢过去,原本的别扭劲儿顿时抛到脑后,“等着,一准儿给你买回来!”
苏页忍不住笑,到底是半大小子,没有什么是一顿好菜解决不了的。
临出发,苏页又说道:“带着苏芽儿,也让他熟悉熟悉。”
“成!”苏青竹难得听了一回话,不由分说地将苏芽儿拉到车上。
苏芽儿吓了一大跳,慌慌张张地问道:“小竹哥,你这是做什么?”
苏青竹翻了个白眼,“瞧你吓得,难不成还能把你拉出去卖掉?”
苏芽儿苦着脸,可怜兮兮地看着他。
苏青竹真是败了,没好气地嚷嚷道:“就算我想卖你,姑母也不答应!”
苏花大娘见不得苏芽儿受一点委屈,扯着嗓子吼苏青竹,“把话说清楚,别毛毛躁躁吓唬人!”
苏青竹撇撇嘴,真不是知道谁是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