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_绵家染布坊的外来者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2(1 / 2)

“嘘!”步琪嘘声提醒,点点头,挽了衣袖,将搭在水盆上的的布巾拿起放在水里浸湿拧干,然后仔细的给绵里擦拭着脸颊脖子和手,一遍遍的,直到绵里舒服的喘了口气长气。

步琪将布巾放在水里:“萤草,瓜片给我拿来一些。”

“是,小娘子。”萤草端了水盆递给外间的小雨,自己又反身到内室的柜子里寻找起来,找着了个白瓷坛子,萤草仔细净了手,然后拿着竹勺轻舀了三四粒出来,放在一空杯子里,只见那物事形状如爪子,颜色呈黑褐色。萤草将坛子收拢好,又放置起来,才端着盛有三四粒瓜片的茶杯走到步琪面前。

步琪看了下,对着萤草说:“去冲泡了吧!这一时半会儿的她还醒不过来,先冲了等会我给她服下。”

萤草点头,端着茶杯到了外间,和小雨一起在廊下烧着了山泉水,等水开用茶壶冲着了那几粒瓜片,小雨不曾看过,看着一脸疑问着:“这是何物?”

萤草笑着说:“这是二太太家里带来的,在山南以南才有,专门用来醒酒用的,很好使。”

小雨点点头:“山南以南?那可是很远,听闻那边多瘴气,来回一次都是掉着命的。”

“可不是么,身体不好的到那边不过一日就得上吐下泻。你是不曾看到,我家二太太去过一次,回来人又黑又瘦,都脱了型了,所以此物很是难得。”萤草得意的说。

小雨看看点点头。

等冲好,放置了一会儿,萤草倒了一杯,和茶壶一起放置在一个小托盘里,端着托盘进了内室,这时步琪已经坐在床边看着小册。

“小娘子。”萤草轻声唤着。

步琪抬头,伸手接过了茶杯,轻轻吹了吹,自己试过觉着温度差不多,才叫着绵里:“里儿,醒醒。”

多叫了几次,绵里才有些晕乎乎的睁开眼看着步琪。

步琪宠溺的一笑:“喝了些再睡,以防头疼。”

绵里拄着床边坐了起来,闭着眼睛,揉揉脑袋,眉头皱了几下,感到嘴边多了东西,她轻启嘴唇,就着步琪端着的茶杯喝了起来,入口微微苦涩,喝过几口,停下,嘴里有些回甘,绵里揉揉眼睛,看着茶杯,有些愣愣的。

“可是不合口味,喝着难喝?”步琪拿着帕子给绵里擦着嘴角。

“嗯,有点苦。”绵里看着步琪手里的杯子,一脸若有所思。

“良药苦口,不过这不是药,叫瓜片,是二姨从山南那边带过来的特产,醒酒用的。”步琪解释着。

“六安?”绵里砸砸口舌,嘴里说出两个字。

“什么?”步琪迟疑的问道。

“奥,没什么。记得好像在哪本书籍中有看到过。六安瓜片有消食,解毒,去疲劳之功效。也是解酒良品。”绵里推说道。

“我倒不知什么是六安瓜片,只是这个瓜片殊为难得,只有在当地几棵树上有产,数量极少,得来不易。”步琪说着自己知道的。

绵里则因为这个想起来很多事情,甚至以前一些忽视的事情也浮现出来。现在这个时候,很多植物的功效都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因为地理气候的原因,很多都没有出现,就比如茶叶,就只是用于茶汤,很是浪费,绵里又想到了遂林村,想到了餐食,思维一下发散想了很多,一时间有些呆愣。

步琪说完看绵里呆愣着没有说话,以为酒劲没有过去,就扶着绵里躺下,盖好了被子,给放下了帷幔,自己拿着账册到榻上对着账目。登蓝阁因为彩锦的投入,现在进账多了不少,娘家给步琪陪嫁的铺子也因为彩锦多收益了三分。看着充盈的账面,步琪心里喜滋滋的,突兀的想起娘亲的嘱咐,步琪有些羞红了脸颊,目前绵里和她的小家正红红火火的发展着,为了可持续发展,她也应该努力才是,想着步琪就看着放下帷幔的床。

绵里在半睡半醒间,得蒙仙子垂青,一夜翻云覆雨,如临仙境,好不快活。一大早神清气爽的醒来,只觉着满手滑腻,低头凝视怀中人儿,心里一片甜腻,原来夫妻相合如此美好。一时间绵里进取之心爆棚,嗯,可以再去寻些书籍看看,充盈下知识库,绵里思索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间传来绵静的声音:“小雨,你家六爷可是醒了?”

小雨柔声回到:“回二小姐,昨夜六爷醉酒,睡得可能迟了,现下还未起!您有事,我去叫一下?”

“好,阿娘那边让我陪着小六去做些衣衫,可不敢误了时辰。”绵静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传来,绵里从怔忪中醒来,轻轻的放下步琪,自己赶忙穿好了衣物,想起今日不只是做衣服那么简单,还要一起去祭祖,不敢耽搁。

步琪微微醒转,掀开帷幔问着绵里:“怎么这般早?”

“你且睡着,今日还要去祭祖,所以要早些,你在家歇着就好,午间我就能回来。”绵里温柔的对着步琪说道,然后亲了步琪一下,这时外间敲门声响:“六爷,可是进来伺候?”

绵里:“进来。”

只听咯吱一声,小雨端着了水盆进来:“六爷,起了?二小姐在外院等着您呢!”

绵里点点头,在小雨的服侍下洗漱好,整理好衣服发冠,便赶忙出去,临走时交代:“琪儿,多多休息,午间我自会回来。”说完才出去。

留下步琪重新躺好,拥着被子睡去。

☆、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和庶民的服饰都是有些区别,而童生和秀才也是有区分的,这是当权者给读书人的殊荣。读书人为官可以帮着统治者治理国家,在这个时代也是有儒学,只是它演变于上古的儒修,主修浩然正气,所以当传向民间时,很是受当权者喜欢,形成了科举链条,培养为官者。

家里供养的裁缝绣娘,在过了没几天又给绵里裁衣,只是这次更是尊重绵里本身,上次在许娘子的照看下,几个痣女绣娘还敢偷偷的打量,现在则比上次端庄了诸多。

绵里边配合着量衣,边问着绵静:“二姐,等下祭祖怎么个章程?”

绵静摇摇头:“应该是咱们附近的几支分族同祭,主要还要准备安排祭天,你现在是秀才可以免咱们自家的徭役,名下可以免一千亩的赋税,所以这些应该都会在祭祖后商定,反正你是亏不了,自有阿娘帮你。”

绵里点点头:“我省的了。”这种对于家族发展有益的事情绵里还是乐于去做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