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齐家的十亩田地可以送三亩良田给族长,他们自己占七亩地,有了这七亩地和那个三进的大宅院,他们家的小辈就都可以解决婚嫁问题,族长家人也同样可以占很大的好处,怎么算都划得来。
当晚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就去找了族长,他们很聪明的没有直接跟族长说,而是先找到了族长的媳妇,族长的媳妇是个非常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凡是找族长办事的人都必须拎点东西过去,否则族长媳妇会在村里说很久这家人的坏话,办起事来也是拖拖踏踏不给弄利落。
时间长了大家也都很自觉地拿东西给她,族长媳妇在听了李齐大伯娘转述的话之后,两眼放光的对李齐大伯娘保证这件事交给她绝对没问题,然后让她到外面先等着,自己先去跟族长说说这个事情。
李齐大伯娘得到了族长媳妇的承诺,高兴的不行,一出门就跟李齐大伯说了刚才李齐大伯娘说的话,李齐大伯连说了好几个太好了,太好了,站在原地绕了几趟圈,又是搓手又是跺脚,就等着族长媳妇给他们带来好消息。
第122章大门外的哭嚎
李齐大伯和李齐大伯娘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族长媳妇笑容满面的走了出来,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一看就知道有戏。
族长媳妇走到他们俩面前,笑呵呵的说道:“我家老头子说了,这个事情毕竟是你们一家人的家事,他虽然是族长,却也不好总是干涉别人家的家事,况且他这几日总觉得身子不爽利,我们正准备到镇上去找大夫给看看,搞不好要在镇上住几日,把身子骨好好养养,你们自家的事情自家解决好,不管什么事都等他从镇上回来了再说。”
这段话潜在的意思就是族长现在不会管他们的事情,不管是他们上门去闹也好,还是给李齐单独立户也好,族长都不会出手,也不会管,确切的说是两边都不会帮,只看他们能不能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而且机会也就只有这一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把李齐的家产顺利拿过来,那么族长是乐见其成的,可若是他们拿不到,族长也不会给他们创造第二次机会,是成是败也就在此一举了。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得到族长媳妇确切的答复后,欣喜若狂,连忙塞了十个铜钱给族长媳妇,算是辛苦费,族长媳妇乐呵呵的把铜钱收了起来,很好心的给他们出了个计谋,你李齐不是不认大伯和大伯娘吗,行,你要铁了心不认他们也没办法,但是你总不能不认你祖父祖母吧,总不能不认曾祖父曾祖母吧,若是你都不认,那你李齐的爹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只要李齐人了祖父祖母,认了曾祖父曾袓母,那你就没办法跟你大伯一家把关系给撇的一干二净,你就是在外面做了大官,你也要乖乖的给孝敬钱。可若是你不认祖父祖母,那不光光是你李齐不孝,你李齐的爹娘也都被打伤了不孝的罪名,就是在九泉之下,他们也是没脸面对李家列祖列宗的。
这个点子一听就知道不是族长媳妇想出来的,摆明是族长给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出的主意,由此看来李氏族长面对利益的诱惑,不可避免的动了心思,且口头上说是两不相帮,实际上还是站在李齐大伯和大伯娘这一边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这个村子里住了一辈子的人,有什么毛病,该怎么收拾,好不好说话,有哪些弱点,李氏族长一清二楚,比起气势很强且丝毫不买他帐的李齐,李氏族长自然是无条件支持李齐大伯和大伯娘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呢,李齐大伯和大伯娘比李齐好控制多了。
如果李齐大伯和大伯娘真的能够顺利把李齐的家产给夺过来,那么对于他这个族长来说,就是多了个钱袋子,只要需要银两,只要他开口,他相信李齐大伯和大伯娘都不会,或者说都不敢拒绝,因为如果他们敢拒绝,那么他随随便便都可以把李齐大伯和大伯娘扔进牢里,让他们好好享受享受牢头们的关照。
对于李齐大伯一家和李氏族长一家的算盘毫无所觉的李齐一家人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与其说李齐一家人毫无防备,不如说李齐一家人完全不在乎,如果真的在这里过不下去,他们了不起把这座宅子给卖掉,再搬到其他地方居住,我惹不起你,我总是躲得起你,更何况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躲得必要。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从族长家回去后,第二天一大早又把儿子们都叫了回来,把族长媳妇说的话给儿子们说了一遍,几个儿子都兴奋的不行,觉得李齐的家产已经是触手可及了,便迫不及待的开始规划起来。
有的说穿着丧服冲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哭闹一番再说,有的说就在大门口哭,让村里所有人都过来看看,还要哭得越惨越好,有的说没必要哭,直接把祖宗们的灵位放在他们门口就行,只要他们开门,就必然能看到牌位,只要是看到了,他们不想跪都不行。
一大家子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先是说,到后面变成吵,最后差点因为这个打了起来,还是李齐大伯发了一通火才让这些人冷静下来。
李齐大伯把几个儿子的主意反复比较了几遍,决定中和一下,全家人从老到小都把丧服穿上,抱着祖宗们的牌位,站在李齐家大门口哭,越早越好,去之前还要跟村里借来锣鼓,一边哭一边敲,把村里所有人都吸引过来最好,就算不能全部吸引过来,只要有人来,他们就有胜算。
李齐大伯发话了,底下的儿子们就是再有意见也不敢说出口,纷纷认可了李齐大伯的主意,李齐大伯见一家人都赞同他的想法,又是得意又是高兴,当下就拍板第二日一大早就开始按照今天说的来做。
几家人晚上回去之后都要跟家里的人说清楚,包括明日清晨什么时辰起床,什么时辰到这边来集合,什么时辰换丧服,什么时辰去祠堂把祖宗们的牌位请出来,什么时辰到李齐家门口,什么时辰开始敲锣打鼓的哭丧,一点一点交代的清清楚楚。
几个儿子回到各自家中,跟自家媳妇把之前李齐大伯说的话都说了,正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几家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所有人的脑海中都闪过李齐家的青砖大瓦房和不知道多少的银两,每个人都在想以后自家能够分到多少银两,能够住进哪个院子,能够得到多少良田,却没有人想过李齐一家人要怎么办,会不会过不下去日子,会不会因为他们这种行为被活生生的逼死。
于是,就有了早上那一幕,李管事抱着两个牌位过来之后,李齐整了整衣襟,侧头对李吴氏说道:“夫人,待会儿你躲在我身后,千万不要出来,知道吗?”
李吴氏抚了抚头发,回道:“不,你在哪里我在哪里,你站左边我站右边,这些年咱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从不曾躲在你身后过,以前如此,今日也如此。”
李齐顿了顿,说道:“好,咱们老两口以前如何,以后也如何。”
说完,李齐命人打开大门,率先走了出去,李吴氏紧紧跟在他身后,两人表情严肃,就如同当年面对那些李家庶支一般,李良和李陈氏两个人一人抱着一块牌位,面容悲戚,而李若松和成栋走在最后,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大门外面的事情给吸引了,没人留意到周护院抱着李若杉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他们几人的身后。
李若杉虽然没有听到前面的话,却听到了李若松最后那一段话,在来的路上周护院已经跟他大概说了大门口发生的事情,李若杉也想过如果是自己碰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不得不说,他能够想到的也就只有李若松之前提过的两点,要么请族长来,要么请族老们来,因为除了这两种人,他想不到还能有谁可以压制住那一大家子不要脸的人。
李若杉见长辈们和哥哥哥夫都去了外面,本来是想要下来自己走的李若杉转了转眼珠,没有下来,他凑到周护院耳边,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周护院越听眼中的笑意越浓,等到李若杉说完了,周护院点点头,说道:“小公子放心,这件事交给我就好。”
李若杉见周护院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便伸出手搂着周护院的脖子,把脑袋埋在周护院的怀里,就这样被周护院抱着,俩人没有急着出门,而是躲在大门后面听着外面的动静。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一家人看到李齐出来之后,哭声一下子高了很多,按照成栋的说法,从90分贝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