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_炮灰为王[快穿]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94(2 / 2)

孟则知一脸动容:“娘亲。”

“别,殿下,”萧氏几乎就要落下泪来:“以后切莫再唤这两个字了,万岁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毕竟眼下广德帝对孟则知所有的宠爱都是建立在对孝恭钱皇后的愧疚和缅怀上。

孟则知跟着红了眼眶。

“好了,不说这个了。”萧氏勉强扯出一抹笑来:“你如今虽贵为皇子,可到底没什么根基,朝堂上的事,我区区一介妇人,能力有限,实在是帮不了你什么。方才那些人,你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算了,主要是这个——”

萧氏从季固阳手里接过一个木盒,递给孟则知。

孟则知打开一看,入眼的是一张面值一千两的银票,看木盒的高度,起码不下一百五十万两。

他神情一滞:“这——”

萧氏说道:“娘亲没什么本事,也就是会做点生意。你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少不了有用到钱的时候,这些银票你拿着。”

“不行。”孟则知下意识的拒绝。

萧氏却不容拒绝:“你忘了,我早就说过的,等我百年之后,我的体己全都归你所有,说话算话,所以我如今只不过是提前把属于你的东西给了你。”

“可是——”

“就这么说定了。”萧氏说道:“我给你这些,也是希望能增大你获胜的筹码,只要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听见这话,孟则知张了张嘴,面上难掩感动之色:“谢谢娘亲……夫人。”

听见这话,萧氏心酸之余,一脸欣慰。

第73章

送走萧氏一行人,孟则知招来左长史:“去,把卢道一卢大人请到书房。”

“是。”

卢道一就是当年同孟则知一起赴南昌府应乡试的卢家公子。和孟则知一样,他于科考一途上也颇为顺利。广德二十一年殿试,卢道一得中二甲第二十六名,而后又在由礼部主持的朝考中顺利入选庶吉士。

按照惯例,殿试得中新科状元,发榜之后即授职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同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其余二、三甲新科进士则需要再参加朝考,前列者授庶吉士,列次等者分别用为各部主事、中书或地方知县。

被取中庶吉士的进士需要在翰林院学习两年半,期满后再经过一次散馆考试,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二甲进士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三甲同进士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这才算是正式成为翰林院中的一员。

因大扬朝自开国以来就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而能入选翰林院的官员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散馆考试成绩差的则被授部属主事或地方知县,从此与翰林绝缘,其仕途也大受影响。

卢道一上个月刚刚参加了散馆考试,成绩优异,如今正等着吏部授官。

只是今年散馆庶吉士的分配却与往年不同。

这一科的庶吉士都是孟则知的同年(同榜录取的人),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工部原是二皇子的地盘,二皇子倒台之后,工部下属的官员几乎都被清理了一遍,十不存三。

孟则知思忖再三,拒绝了广德帝入户部观政的建议,选择了工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户部一直都牢牢的掌握在广德帝手中。

——不仅是因为孟则知想给自己一个最大的发挥空间,最主要的是因为工部除了掌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之外,还兼着机器制造的职责,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那这里边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广德帝也是存了考校孟则知的心思,稍稍一想,便也就答应了孟则知的请求。

所以这一科的三十多个庶吉士,除了因为岗位不够预备外放几个去河南做知县之外,剩下的都是要充入工部做主事的。

对于这些庶吉士而言,虽然这么做无疑是断了翰林院这条通天大道,但能入孟则知麾下办事,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而现任工部尚书是原湖广布政使卢增祥,卢道一的祖父。一干清吏司郎中也多是由当年孟则知应考时的房师(考官)、座师(主考官)充任,这是广德帝划给孟则知的势力。

“殿下。”一进书房,卢道一就跪下行礼。

“免了。”孟则知放下手中的茶盏,伸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

两人都以最快的速度习惯了身份上的变化。

孟则知说道:“我记得瑜才兄你曾说过令尊在卫河船厂做主事。”

卫河船厂在福建长乐县,是大扬朝三大船厂之一的清江船厂名下最大的分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