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_理科生的专属忧伤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2 / 2)

“你敢!”

……

☆、第二章

学校,是怎样一种存在呢?把一群年龄相仿的未成年人“圈养”起来,安排在一起教学知识的地方?知识又是些什么呢,前人总结出的方法的集合?师生关系呢,大概就是交学费获得知识……的样子。宋彦仪上小学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些问题,想把复杂的事物抽象化,从而得出简练的答案。然而就这些问题看来,得出的答案似乎并不舒服,即便这就是事实。

虽然很多人向往学校生活,更有甚者美其名曰“最纯净的宝地”,但这仍阻挡不了对于所谓“知识”的竞逐愈演愈烈、成为目前初高中的主旋律,而那些美好的爱情甚至友情,恐怕是可有可无的。

实验中学实行文理不分科的制度也有几年了,宋彦仪和陈雨生在综合班里听了一周的预备课,下周要开始选课了。

“除了语数外还要选三门……老宋你选啥?你理科那么好应该会选理化吧,毕竟好大学还是很看重这俩的。”

“嗯。”

“剩下那门呢?政治太无聊,历史也没啥意思,地理……哎!要不地理吧,咱以后旅游也能用上,祖国的名山大川什么的,老师讲课也很棒有木有?!”

“那是预备课,讲的都是些提高兴趣的。”

“有道理,以后越来越难,保不住就不想学了。还是生物保准,就是有点惊悚,人体构造啊啥的,不过听说选修三还有小黄图呢!哎,这样咱不就跟标准理科男没啥区别了吗,总觉得教育改革之后应该整点新花样……要不就政治吧,以后当国家主席!哎还是地理吧……”

宋彦仪听他墨迹了一路,那句“要慎重”始终没有说出口。

晚上十一点半,宋彦仪准时睡觉。睡前关手机的时候,弹出这样一条语音:“老宋!我爹非得让我选理化生!没人性没人道bulabula……说是复旦大学(雨生老爸的母校)最看重理科成绩,其它的要折算什么的,老宋我真的要成理科男了,咋整?”

宋彦仪打了三个字“都一样”,随后补上一句“快睡,明天再说。”

消息发送出去的时候,宋彦仪的脑海里划过两个字:晚安。在打出“快睡”二字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想到过这两个字,但是总觉得不太合适,就算了。他听前座的女孩子们说,“晚安”是“我爱你”的意思,就在心里默默地划掉了这个词语,仿佛这个词语是违禁的,不适合他使用一样。

嗯,就是叫他快睡。

关机之后,宋彦仪整理好明天穿的衣服,躺在床上,姿势端正得像个僵尸。他知道,越是“正襟危躺”越是睡不着,只有放松下来、侧躺才能快速入睡,但他的眼睛还是直直地望着天花板。经过了紧张而忙碌的一周,九门课程再加上体育和计算机,宋彦仪迫不及待地想将文理科的意义重新概念化,如果概括不出来,那就归纳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文科就像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探索,无数道路供人去选择,而最终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荒草隐没的宝箱旁边,便是题解;而理科像是在狭窄的隧道中钻研前行,看到前方的一线光亮,便是题解之时。可是,如果那艰苦卓绝的甬道外,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我们何苦要给自己制造出这样的麻烦呢?尤其是在古代智者已经通过了这条暗道后,我们又为何研习早已被发现的公式定理,跟在人后,继续通行呢?理科,要的是什么?老师说是思维。但他认为,在同学们能够创造新的公式定理之前,理科的要求只是熟练度。

这并不是宋彦仪作为一个理科学霸侃侃而谈。随便找来一条公式,或者说,一个解题方法,只要运用就好了,即便不理解,只是生硬的套用,数遍之后,也会有些想法,遇到哪些数据、哪些值便可熟练地运用,从而解决其他的值,进而找到答案。这便是熟练度的意义,和思维能力不同,不会强人所难,只需要些时间和耐心,几根不漏水、不影响心情的中性笔,即可。

他想着,顺手掏出枕头底下的笔。食指和拇指捏紧笔盖,中指再一顿,熟练地摘下,将今天新学的公式默写在手背上。他一般会在晚上洗手前,将它们全部“消化”,而现在睡不着,便打起了这些公式的主意。

他翻个身,对面的铺子空空的。美其名曰“尖子生的优待”,也就是因为住寝的同学太少,就把入学成绩前几名的同学分成单间。但二人寝的床位还是在的,空床突然嘎吱一声也蛮吓人。

如果雨生也在就好了呢……宋彦仪这样想着。

周一面临着分班。像他们俩这样规规居居地选了三门理科标配的,全年级只有二十几个。于是这个“终极理科班”——二班正式成立,名单公示在了教学楼口。

“老宋你看,咱们是二班哎!那一班是不是标准文科班啊?真有这么傻的……呐老宋,你就这么决定了?半个月之内还可以改的,看我爹那个死脑筋,我算是改不了了,哎!此生无望喽!本来还想撩妹,现在倒好,你瞅瞅这些名字,还特么“曹大壮”、“李四夯”,都特么像是抠脚大汉、东北大黑猩猩……”

看完分班表走向食堂的路上,宋彦仪听着雨生絮叨。

宋彦仪决定陪雨生上理科班,是因为他有那么一瞬间,觉得雨生走后的班级很可怕。他才发现整整一周他从未跟除了雨生之外的同学说话。他清楚,很快就要分班的,现在建立起的友谊是不持久的。可他没想到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这样。他甚至不敢对其他任何同学开一点点玩笑。“我只对你说脏话”这句话如果被雨生听到,他的反应肯定会是“你他妈是就骂我吧?!”

就这样在各种闹腾中度过了一个月,二班迎来了第一次阶段考。不算多也不算少,九科,两天半。

“哎老宋,文科为啥不合到一起考,太浪费时间了,考个阶段考特么两天半,真是折磨人!而且太不公平了,我们跟文科班考一样的卷,这特么会的能一样?考试就是不公平……”考完最后一科,同学们狂奔去食堂,只有雨生磨磨蹭蹭地收拾文具,显然他考砸了。

宋彦仪在后门等他收拾。

“真是的,我会的那些都没考,竟然考了一道超难的集合题……有种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考了啊!不说什么‘全面检测’、‘素质评估’吗?我看高考也就这德行,谁捡着了就赚了……”雨生颇为不满。

宋彦仪没说话。如果真像雨生所说,考所有的知识点,可能会更不公平吧,别的不说,就只看题量来说,对于耐力差的学生就是个考验。

不过他有一句是对的:考试本来就不公平。

不知怎地,宋彦仪想到了在路边摊“论斤”买回来的旧民法书。他越看越觉得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公平,比如遗产分割,按遗嘱当然是有道理的,毕竟财产的主人有权利分配,但如果遗嘱是为了公平,谁照顾自己就多分一点遗产,或者谁穷就多分一点,那么一定会有无法看到、无法折算的侧面。

而且,“照顾”这种东西,难道是可以用钱财衡量的吗?同理,“素质”这种东西,也不是分数衡量的了的吧。

宋彦仪帮雨生背过书包,雨生认真地把雨伞揉成一坨……最终还是宋彦仪把雨伞整齐地收好。

后面三个男生夹着篮球,像是地痞流氓一样的黄色爆炸头,中间那个高个还染了一撮绿,“前边那俩像不像小情侣?一个男生还会收雨伞,还叠得那么板正……他俩还真怂,都不敢回头,哪个初中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