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_大明天下1-54章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章(1 / 2)

是二姐钻云燕郭依云,身形小巧莺声呖呖的是破云燕郭彩云。

郭飞云避过小妹泼过来的泉水,正色道:“小妹,你来那白公子姓甚名谁的都不清楚,就这么冒冒失失的跑过来,不是大海捞针么。”

少年不知愁滋味,郭彩云秀足一挑,将一蓬水洒向二姐,“谁冒失了,当日问过金帮主,他说白公子是京城公门中人,想来那般丰神隽永的出挑人物,京城也不多见,稍一打听就能知晓。”随即向着郭依云笑道:“真的找不到,还可以找二姐夫帮忙……”

还没说完,郭依云就已不依,羞道:“你个死丫头,胡说什么……”二人旋即打闹一起。

郭飞云叹了口气,“公门中人才是麻烦,他是兵,我们是贼,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这一番心思怕会付诸东流。”

郭彩云撅起小嘴,道:“萧大哥不也是公门中人,二姐不还是跟人来往。”

“萧大哥怎么一样,他是六扇门总捕头,当世大英雄,连爹爹也交口称赞的人物,虽身在公门,却从不因我等绿林出身而小瞧。”听着小妹那人与心上人作比,郭依云当即不满。

“人家白公子也急公好义,当日牡丹园中毒之人与他非亲非故,他立时出手相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白公子的浮屠恐都要盖到天上去了。”破云燕立即反口相讥。

呸,什么急公好义,老子当日为了救人差点没着了邙山鬼叟的道儿,找谁说去,最后搬来梅退之才解得大围,怎么没人惦记我,分明就是看脸,丁二爷心中直淌血。

“好了,二妹好歹与萧子敬有数面之缘,彼此颇有好感,你那没头没尾的白公子连姓名都不知道,争个什么。”郭飞云数落妹子道。

郭彩云泫然欲泣,粉拳击水道:“大姐,你和二姐合起来欺负我……”

二女赶忙相劝,“三妹,别哭,到京城我们便帮你去寻人。”

小燕子立即破涕为笑,娇声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二女对着自家小妹无可奈何。

哈哈一阵笑,“真是巧了,大半夜里都能捡到衣服,莫不是最近财星高照。”丁寿穿着飞鱼服,坐在泉边石上,脚边正是三女刚刚脱下的衣物。

几女一声惊叫,把身子缩在水里,郭依云厉声喝道:“哪来的登徒子,敢在姑娘面前撒野,识相的快还我们衣物,留你一条狗命,否则将你碎尸万段。”

“咦?”丁寿故作惊讶,“怎么这里还有人,你说这衣服是你的,有何证据?”说着拿起一件黄色肚兜嗅了嗅。

“你……”郭依云气恼,这件衣物就是她的。

“这荒郊野外,除了我们哪还有其他人,不是我们的,还能是谁的。”郭彩云道。

“那可未必,兴许几位姑娘是天上仙子,下凡戏水,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丁寿摇头晃脑,“也有可能,是这位路过的姑娘的……”

向身后一指,张绿水衣衫不整从石后转出,青丝上还带着水渍,面色潮红,哪个看不出来刚才经历了好事。

郭依云小嘴不屑地一撇,“不知羞……”

话未说完,丁寿伸手在泉水上一拍,屈指在荡起的水珠上一弹,水珠激射,正打在郭依云的腮帮上,打的钻云燕俏脸发麻,硬生生将后面的话咽进肚里。

这一手立即将三女震住,摘叶飞花,即可伤人,毕竟只是听闻,从未真正见过,郭飞云玉臂环胸,恭敬道:“舍妹口不择言,还请英雄见谅,家父白云山郭子玉,不知哪路英雄当面,来日有暇定登门拜会。”

丁寿眼神从玉臂掩藏不住的深邃乳沟上划过,不经意道:“冲霄燕郭子玉,燕子门当代传人,凭着燕双飞轻功和燕子飞云三绝手在白云山开山立柜,他要来自是最好,刚好有几件旧案可销。”

郭飞云脸色一变,“阁下是公门中人。”

“公门中人更好,我二姐是六扇门总捕头萧子敬的红颜知己,识相的快把衣服还我们,不然将来有你好看……”破云燕小嘴喷个不停。

“铁面无私萧子敬?六扇门第一高手?”丁寿咋咋呼呼道。

郭彩云得意的哼了一声,“不错。”

“哈哈哈……”丁寿大笑:“刑部总捕,秩不过六品,你们不看看爷穿的什么衣服。”丁寿起身,月光之下,上好云锦缎面的青织金妆花飞鱼纹熠熠生辉。

三女愣了一下,郭依云率先哈哈笑了起来,“你一个唱大戏的,胡吹什么大气,笑死人了,还真以为你是捕快呢。”

“唱戏的?”丁寿往自己身上看了一眼,没穿错衣服啊。

“你这不就是唱戏的蟒服么,哟,不对,你这戏服没做好,蟒的尾巴是鱼尾,还有鱼鳍,四不像,哈哈,估计连角儿都不是。”

你个没见识的傻娘们,丁寿差点没从石头上栽下去,觉得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侮辱,“这是锦衣卫的飞鱼服。”声嘶力竭,简直是从肺腔子里喊出来一样。

几女出身草莽,谁知道飞鱼服是个什么玩意儿,但锦衣卫可是清清楚楚的听见了,俱是色变,郭飞云往前游了几步,“这位将……哦,大人,民女无知,多有得罪,请大人海涵。”踌躇了番,试著称呼道。

嗯,几女的惊慌很大的满足了丁二爷的虚荣心,威严的点点头。

郭飞云看清丁寿面容,迟疑道:“这位大人,可是在牡丹园中救护百姓的那位丁公子?”

忽地从水中站起,郭彩云惊叫道:“是你?那位白公子在不在,他也是锦衣卫么?”

听不到丁寿回话,见他只顾盯着自己,低头一看,粉嫩酥乳迎风翘立,蓬门青草水珠欲滴,啊的一声尖叫,抱住身子缩进水里,要不是小燕子不会闭气功,只怕将脑袋都要埋进去。

郭飞云强颜道:“既然是洛阳故人,不知可否放过我姐妹。”

“那是自然,不过自古失节事大,几位都被丁某看了通透,这名节如何保全?”二爷一副为人着想的嘴脸。

“不劳你费心。”郭依云冷哼道。

“二妹不得无礼,那大人之意……”郭飞云探询道。

丁寿涎着脸道:“不如你们就做我老婆吧。”

“做梦。”郭依云色变。

郭飞云脸色难堪:“多承大人厚爱,奈何飞云依然成亲,二位妹妹也有心仪之人,况我三人蒲柳之姿,难配大人英姿。”

“配不配不是你说的算,心仪而已,我不在乎,至于你么,说说夫家是谁,爷教他怎么写休书。”

这样霸道无赖的言语让郭飞云无话可回,打,打不过;逃,没衣服,今日出门没看黄历,撞了这么个太岁。

调戏美女正开心,忽听远处密林中人声嘈杂,人影幢幢,丁寿一皱眉,“什么人?”

常九声音传来,“大人,王大人看您久不回营,担心您的安危,派我等来寻。”

忘了使团里还有这么个人物,丁寿催问道:“怎样,想好了没有,答应的话某便带人离去,若不是自己的老婆,只有让那些粗人来观赏下这美人出浴了,那些粗坯做出些什么事来,某可拦不住。”

郭飞云神色纠结,丁寿冷哼,道:“来人。”

“慢,我……答应。”郭飞云急切道。

丁寿一指另二女,“你们呢?”

郭依云倔强的将头拧到一边,郭彩云都恨不得将头垂到那不大的酥胸里去,都不做声。

“我替二位妹妹应下了。”

“哈哈哈,好,那就记住了,你们的夫家叫丁寿,从此以后你们有主了。”丁寿笑道。

第四十二章、男儿之志

群峰簇聚,坡陡崖峭。

王廷相按辔止步,向前方一指,“贤弟你看,九门口到了。”

丁寿举目望去,只见两山环抱之间一座偌大的关城横陈在条石铺砌的河滩之上,两端与峭壁相衔,九座巨大的拱形水门巍然耸立,一字排开,雄踞于两山之间的峡谷之上。

“此地已是燕山余脉,关墙始建于北齐,洪武年间,中山王在此督军筑城,见这里既有高墙抵敌,又可放洪水通过,便在长城河谷处扩建了这九门口。”王廷相兴奋道:“关墙万里,皆是遇山连绵不绝,遇水中断不接,而此处长城确是遇山中断,遇水不绝,关隘就建造在九江河之上,每至汛期,山洪暴涨,众山之水,汇为一流,水势湍急,九江河水穿关奔涌而下,远观如银河倒悬,仙阙凌空,为我大明唯一的水上长城。”

“依山傍水,好一处雄关。”丁寿赞道。

说话间一行人已接近九门口,关口前早有人等待,常九拨马上前,高声喝道:“锦衣卫指挥佥事丁大人护送钦差出使朝鲜,当面何人,近前答话。”

一名武将快步上前,一撩裙甲,单膝点地,叉手行礼道:“辽东分守沈阳副总兵刘晖恭迎钦差。”身后将佐随后跪倒行礼。

王廷相微笑点头,“刘将军免礼。”

丁寿骑在马上眉头一皱,“辽东总兵韩辅和巡抚马中锡为何没来?”

方起身的刘晖笑容一滞,道:“朵颜三卫近日蠢蠢欲动,韩总镇与马巡抚巡视边墙,无暇分身,命末将代为赔罪。”

翻身下马,王廷相关心的问道:“哦,朵颜又有异动?”

朵颜三卫是指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明初捕鱼儿海之战后归附明廷,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蒙古人为主组成。

朱老四被自家侄子逼地造了反,可势力和人差的太多,于是胁持了镇守大宁的宁王朱权,向三卫借兵靖难,许诺以大宁卫封赏,等到朱棣当了皇上,别说朵颜三卫的大宁牧场了,曾说要跟人家平分天下的朱权都被从塞外移藩到了南昌。

抱着既然不给,自己去拿的实干原则,三卫勾结鞑靼阿鲁台进犯大明,永乐皇帝岂是好相与的,御驾亲征,收拾鞑靼的同时,顺便教会了三卫怎么做人。

安分了一阵子的三卫蒙古人等朱棣死后,又开始继续南侵,进犯大宁城,这时当皇帝的是被永乐亲手调教出来的明宣宗朱瞻基,这位爷带着三千骑兵就去跟人对砍,结果三卫在战场上就口呼万岁回家放羊去了。

土木之后,明廷自顾不暇,边防废弛,三卫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将牧场推进到了长城之外,朵颜驻牧近宣府,泰宁自锦州至辽河,褔余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因此时朵颜势力最强,明廷称三卫为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

朵颜三卫西附鞑靼,东结海西女真,多次出兵关内劫掠,虽数遭明守将击之,仍侵扰不已。而他们与鞑靼之间也时分时合,每次被鞑靼蹂躏之后,便向明廷乞赏,朝廷一般也给予优抚。

这些年鞑靼小王子巴图孟克兵威正盛,朵颜三卫不堪侵扰,纷纷向明边关守将请罪避祸,可三卫只是表面恭顺,每当请求增贡加赏,未获准便积怨甚深,纵兵抢掠,这也是文华殿小皇帝拍桌子的缘由,花钱不落好,这钱花得多冤枉。

看着刘晖向王廷相点头称是,丁寿不由撇嘴道:“朵颜都督阿尔乞蛮病重将死,三卫这时候还有心情来犯?”

“哦,这个……”刘晖支吾道,“不想大人对辽东情势如此了解。”

“哈哈……,丁佥事出身东厂,若无这点手段怎能得万岁信眷。”一阵公鸭嗓的笑声,一个身材干瘦的红袍太监走了出来,“咱家辽东镇守中官朱秀见过二位大人,适才在关内准备酒宴,未能迎接大驾,还望恕罪。”

“朱公公客气了。”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的道理丁寿还是懂得,辽东镇守太监身份不在总兵和巡抚之下,他犯不着再甩脸色。

朱秀笑语晏晏,请众人入关,丁寿来到关城下,猛抬头见在中央门洞的顶楣上,书写着“一片石”三个大字,脸色一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